首页>
根据【作者:王】搜索到相关结果 765 条
-
论欧阳予倩戏剧的传统性
-
作者:
王慧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统性
戏剧创作
人物形象
语言形式
欧阳予倩
-
描述:
本论文从欧阳予倩戏剧中的传统因素入手,考察欧阳予倩创作对中国戏曲传统的传承,并讨论这一现象的原因,以更全面地认识中国戏剧现代化过程的多元景观,更完整地理解集演员、导演和剧作家于一身的欧阳予倩。<br> 本文认为,无论从语言形式、人物形象还是审美意蕴,欧阳予倩的戏剧都渗透了浓郁的传统因素。从形式上看,他有超过一半的作品是戏曲体裁,直接取材自中国传统剧目;从语言上看,他充分运用元杂剧的谐谑手法,并秉承民间传统,喜用朴野的唱词和宾白;在人物形象上,他善于塑造具有传统中国美德,聪慧贤淑的女性形象,始终
-
曹禺戏剧世界中女性的生存本相
-
作者:
王颖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实主义写作手法
女性形象及特点
女性意识
悲剧
道德伦理观
曹禺
-
描述:
曹禺在他戏剧创作的前后两个时期书写了众多的悲剧史诗般的女性形象,他以不同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以及与同时代的主流话语相背离的人性化的道德伦理观,情爱观,婚恋观等书写了当时中国历史环境下女性的生存本相。在他自创和改编的十三部剧作里这些女性形象都闪动着令人难忘的艺术光芒,他给予中国女性更多的人文关怀,同情和理解,每个形象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亮丽色彩。这些都与他丰富的生活经验、严谨的思想修养、高深的文字功底是分不开的。他在旧的社会制度及旧的封建礼制将要灭亡之时,对不同阶层、不同处境的妇女的痛苦
-
食物意象的多重意义:谭恩美四部小说的后殖民解读
-
作者:
王素洁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权力
文化差别
饮食意象
身份建立
“他者”言说
-
描述:
作为人类生存所需四大元素“衣食住行”之一,“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本文结合华裔作家谭恩美前四部小说中的饮食意象的多重意义:文化差别、“他者”的言说、权力争夺与身份建立,分析华裔作家通过书写饮食意象的多重意义阐释以女性为代表的华裔作为“他者”的现状、形成原因和她们为改变“他者”身份做出的不断努力,并总结出作家采用回写的策略重新审视后殖民阶段历史,食物意象中不仅蕴含着文化差别,“他者”言说的意义,更涵盖着“他者”持续不断的平衡权力在三种关系中的分配与建立身份的双重意义。论文除介绍和结论外,主体部
-
《牡丹亭》与《红楼梦》的两种关怀:「情」与「女性」
-
作者:
王月华
来源:
国立中山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红楼梦
情
关怀
女性
-
描述:
本文以《牡丹亭》與《紅樓夢》為材料,置之於中國明清女性研究的版圖上,借「情」與「女性」之相承轉化的書寫,證明文本乃為作家建立人文關懷之鉅作。研究動機在於:第一、現代研究路向有整合的趨勢,傳統文本與現代研究學門可以如何整合而得致不斷的詮釋可能?第二、以文本而言,從歷史中的時間與空間來看《牡丹亭》與《紅樓夢》,其文本的最大意義在哪裡?第三、應當如何評比《牡丹亭》與《紅樓夢》二者文本精神之間的承續與轉化?在學術上,本文一方面延續筆者「清代紅樓夢繡像研究」(1992),該書處理《紅樓夢》小說繡像在清代流傳之審美觀
-
台湾电视谈话类综艺节目的娱乐性研究
-
作者:
王姝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谈话类综艺节目
电视节目
娱乐性
符号文本
台湾电视
节目制作
-
描述:
在现代社会文化已经逐渐进入娱乐文化为主导时期,电视作为社会文化的主要传播途径,以综艺节目为最先锋,开始占据了观众大部分的收视时间,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娱乐形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谈话类综艺节目更其以独特的类型特质吸引着大众的关注。台湾电视综艺节目更是成为“全球综艺节目产量最高的地区”,辐射到大陆、东南亚甚至全世界,它以强烈刺激性和煽动性的节目特色为电视观众所追捧,而其娱乐化的彻底性作为一种电视趋势更具有研究意义。 本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电视谈话类综艺节目成为综艺节目的主要类型之一,邀请观众或来宾上节目参与话题讨
-
论董立勃系列长篇小说
-
作者:
王英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特色
西部系列
董立勃
长篇小说
-
描述:
本文梳理了董立勃创作的分期,具体分析了新世纪以来董立勃的“下野地系列长篇小说”的创作特色、局限和突破,对董立勃的“西部系列长篇小说”做了分析和预测,指出这两个系列在创作上既有传承又有突破,后者标志着董立勃长篇小说的成功转型。 以《白豆》为代表的“下野地系列长篇小说”引起全国文坛的关注。董立勃专注于书写下野地的日常生活,写那个年代普通的垦荒者的日常生活,婚姻恋爱,形成了自己的题材领域。董立勃的“下野地系列长篇小说”塑造了一系列血肉丰满,性格各异的女性、男性形象群,丰富了董立勃小说的人物形象画廊。董立勃刻画了
-
父权文化的牺牲品:解读《欲望号街车》主人公布兰琪的悲剧命运
-
作者:
王莹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牺牲品
布兰琪
父权文化
田纳西·威廉斯
《欲望号街车》
-
描述:
田纳西·威廉斯是战后至60年代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剧作家之一,代表作《欲望号街车》(1947)成功地刻画了布兰琪。杜波依斯这一孤立无援、脆弱敏感的女性悲剧形象,并赢得了三项戏剧界大奖:普利策奖,唐纳德森奖和纽约剧评奖。关于主人公布兰琪的性格特征和悲剧经历的评论历来层出不穷,但结论却大相径庭。有的评论家把该剧看成是道德剧,布兰琪因为自身的性乱而受到了惩罚;有人把则坚信布兰琪的故事是个体的经历集中表现,不具有广泛社会意义;此外,田纳西·威廉斯也往往被看作致力于人物心理刻画的戏剧家。田纳西本人曾承认他是一位喜欢把个
-
铁凝小说的女性意识
-
作者:
王秀红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铁凝
小说
-
描述:
铁凝是当代文坛上一位很有影响力的作家,她始终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存在着,凭借大量的创作实绩不断引起评论界的关注。其文本表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本论文以铁凝为着眼点,以她的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阶段的代表作品的解读来分析她的女性意识,从而说明铁凝的独特性。引言中简要的介绍了铁凝的创作历程、小说的研究现状,并对本论文的选题做作了阐释。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女性主体身份的诉求。从女性躯体的书写与女性性爱的表述两方面来阐述其小说中的女性意识。作者对女性健康的身体进行了高度的赞美,并对主人公的自赏行为予以了肯定。她对健康
-
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主题剖析——以《格兰奇.科普兰的第三次生命》和《紫色》为例
-
作者:
王静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完整
性别歧视
生存
女权主义
种族歧视
艾丽斯·沃克
-
描述:
艾丽斯·沃克(1944-)是当代美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特色鲜明的黑人女作家。沃克的作品主要描写深受社会和黑人男性双重压迫的黑人妇女的爱与恨,表现她们追求自我解放和个性完整的斗争,反映了沃克争取种族平等和妇女解放的艺术追求。不过,沃克最为显著的成就,在于其有别于主流女权主义的“妇女主义”理念。沃克的“妇女主义”既凸现非裔女性的主体地位,又坚持“致力于整个民族——无论是男人和女人——的生存和完整的允诺”。本论文以沃克在她的评论文集《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对“妇女主义”界定的剖析为依据,通过比较沃克的第一部长篇小
-
安妮宝贝的另类女性写作
-
作者:
王静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一种现象
自传体写作
安妮宝贝
城市中女性
-
描述:
安妮宝贝是近年来颇受文学界关注的女作家,她的作品生动的记录了时代女性的生命历程。当下女性的思维方式、生存本相、情感特征及生命感受在她的作品中得以生动体现。她的写作渗透着一名女作家对于人性,爱情,生存,死亡等根本性终极性思考,本文从三个部分论述安妮宝贝的“另类”女性写作。第一部分对安妮宝贝作品中城市女性形象分析归类,这些形象折射出不同的命运以及人生追求;通过揭示复杂的两性关系和同性关系书写性别体验和生存经验;叙述当代人在城市内外的逃离和寻找,对城市中女性的生存状态予以展示,对女性生存的困境予以揭示,表现城市
<
1
2
3
...
42
43
44
...
75
76
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