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董立勃】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
浅析董立勃小说《天边炊烟》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姬佳伶
来源: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边炊烟》
董立勃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人一直都是董立勃小说中的主角,她们的压抑、她们的叛逆都存活于只属于她们的故事之中。董立勃不断用笔尖触碰着这些下野地女人们的精神世界,试探她们的喜与悲。《天边炊烟》这部长篇小说的初稿是在1999年完成的,这也是董立勃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董立勃在《天边炊烟》后记中说,这本书首先是写给他自己的。《天边炊烟》一共有九章,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描写了一个男孩在下野地农场成长到青年的片段经历。《天边炊烟》中的“我”贯穿始终,代入感极强,由“我”来讲述“他们”的故事,来讲“他们”生活的世界。而小说中的“他们”里,“她们”
-
董立勃小说50年代以来女性形象漫谈
-
作者:
张佳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征
董立勃
女性
-
描述:
董立勃,一个来自新疆的小说作家,通过叙述西部的垦荒故事使人们开始了解新疆这片黑土地,开始认识他笔下的姑娘们,他被誉为继沈从文之后最优秀的乡土题材小说家。文章将简单归纳小说中女性所具有的一些特征。
-
论董立勃小说的地母形象
-
作者:
唐红卫
来源: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母
董立勃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新世纪复出的文学界"黑马"董立勃的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为数众多、形象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普遍具有古代希腊神话中地母神的性格特征:一方面是勤劳能干的生产能力和丰乳肥臀的生殖能力组成的顽强丰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是非凡苦难的承受和母爱意识的洋溢组成的慈悲宽厚的包容性。此类集合了女性与母性的具有"地母"性格的女性形象的成功,或许亦是董立勃的小说被捧为"西部经典"和风靡一时的重要原因。
-
下野地的女人们——评董立勃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施津菊
关丽英
来源: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人形象
董立勃
小说
-
描述:
董立勃的小说以组织原则下的下野地女人和阳具暴力下的下野地女人,构成对那个特殊时代、特定地域中女性形象的描绘,她们以其自身的顺从和抗争,形成了对当时的组织行为与行政机制的批判,也以其命运的悲剧性构成了对男权中心的性别暴力的控诉。政治批判和男权批判也就成为下野地的女人们,以自己的形象和命运说话的声音。
-
董立勃小说研究述评
-
作者:
时曙晖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研究
董立勃
文本研究
-
描述:
对新疆当代作家董立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文本内容的探讨、小说悲剧意识和女性形象探讨、叙事研究和小说局限性的研究等几个方面,小说创作和研究的同步进行,既引导作家及时调整创作思路,也使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冷静而理性的学理反思。
-
董立勃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悲剧美
-
作者:
郑剑平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悲情故事
小说创作
董立勃
女性形象
-
描述:
董立勃的小说创作在新世纪到来后的2003年获得了“爆发式”的成功,从评论家到普通读者以及各种媒体都给其以很高的赞誉。曾经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疆作家为何能够一举成名?他的作品为何能够获得从评论界到普通读者的一致赞誉?究其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在艺术上,董立勃经过了十年左右的“休兵”,最终找到了一条艺术表现的最佳之路;在叙述内容及策略上,他为我们呈现出一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下野地”为地理文化背景的兵团军垦女性的系列悲情故事;在时代上,其小说由于暗合了当代读者对生存及理想等人类生存的终极问题思考而得到专家和读者的
-
苦难大地的诗意呈现——董立勃小说研究
-
作者:
刘镇伟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重复
苦难
董立勃
女性
-
描述:
新疆当代文坛作家董立勃集中笔力展示“下野地”这一特定地域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荒原故事。以苦难叙述为底色和基调,有意将西部边地的人文风情带入人们的关注视野,从容地表现边地世界复杂的人性和特有的温情。其小说在一个个苦难寓言的叙述背后,有一种对特定时空下普通个体生存状况的艺术反映,透视出作家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对社会现实人生的深度思考。论文绪论部分从新疆当代文坛以及西部文坛的创作现状和董立勃个人的创作历程出发,阐明选择研究董立勃小说的缘由及意义,并对董立勃研究的基本现状作一梳理,引出本论文所研究的核心问题即苦难叙述。
-
论董立勃系列长篇小说
-
作者:
王英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特色
西部系列
董立勃
长篇小说
-
描述:
本文梳理了董立勃创作的分期,具体分析了新世纪以来董立勃的“下野地系列长篇小说”的创作特色、局限和突破,对董立勃的“西部系列长篇小说”做了分析和预测,指出这两个系列在创作上既有传承又有突破,后者标志着董立勃长篇小说的成功转型。 以《白豆》为代表的“下野地系列长篇小说”引起全国文坛的关注。董立勃专注于书写下野地的日常生活,写那个年代普通的垦荒者的日常生活,婚姻恋爱,形成了自己的题材领域。董立勃的“下野地系列长篇小说”塑造了一系列血肉丰满,性格各异的女性、男性形象群,丰富了董立勃小说的人物形象画廊。董立勃刻画了
-
叙事重复的生态解读:从董立勃的长篇新作《青树》《暗红》说起
-
作者:
王敏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复现象
叙事重复
西部大开发
重复使用
暗红
小说作品
新疆
董立勃
女性形象
生态意义
-
描述:
对于董立勃这样一位来自新疆边远地区的小说创作者,评论界一方面极力肯定其作品创作的质量,称其作品开掘了西部垦荒小说的审美范畴,突破了西部情爱小说的书写范式(杨光祖),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题材对新疆地域叙事的空白(胡沛萍),美誉其为继沈从文以来最好的乡土题材小说家。而另一方面,也有不少论者指出,五年来超负荷的写作也暴露出其作品中不可忽视的缺陷,最为引人瞩目的便是其小说叙述中的重复现象。 笔者在这里无意于重复各位论者的声音,也无意去对作者创作中的叙事重复现象做任何价值上的评判,倒是想沿着这个问题进一步阐释分析这些
-
叙事重复的生态解读:从董立勃的长篇新作《青树》、《暗红》说起
-
作者:
王敏
来源:
扬子江评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小说
重复现象
叙事重复
西部大开发
暗红
小说作品
董立勃
生态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
描述:
2003年,董立勃凭借《白豆》在中国当代小说界声名鹊起,一夕成名,之后,他以惊人的速度和创作热情陆续发表并出版了长篇小说《清白》(2003.5)、《静静的下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