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莎翁悲剧中女性的三位一体
作者: 王尔奇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朱丽叶   麦克白夫人   苔丝狄梦娜   女性主义批评   三位一体  
描述: 作为欧洲文学史上少数几个杰出的作家之一,莎士比亚在欧洲文学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诚如他同时代的本·琼生所说,他“是时代的灵魂”。作为一个划时代的作家,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近些年来,东西方莎士比亚批评浩若烟海,信手拈来,这正是莎翁魅力所在。如果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读者也就有一千个莎士比亚。尤其20世纪中后期以来,莎翁批评更是流派纷呈,一片繁荣。但是,大多数批评要么集中在莎翁的理论创作上,要么集中在莎翁单个作品上而且重点刻画的基本是男性主人公,女性形象的分析通常被边
消费时代的女性主体意识
作者: 王素婕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消费时代   女性主体意识   王海鸰作品  
描述: 海鸰是近年来颇受读者和观众喜爱的作家、编剧。近十年出版了小说《牵手》、《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等一系列婚恋题材的小说,这些小说的时代背景都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二十年,她的作品
《圣天门口》人文精神探析
作者: 王珊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性救赎   民间寓意   人文精神  
描述: 《圣天门口》是作家刘醒龙沉寂六年之后,数易其稿拿出的一部新现实主义力作,作品以清醒的现实主义手法以及浪漫主义的情怀表现中国20世纪初至六十年代的革命历史,以雪杭两家的家族恩怨将笔墨延伸至民族的心灵史描写,作品中充满了脉脉的人文关怀,通过“个人”、“碎片”化的历史的拼接还原历史的真相,追寻个体生命在历史潮流中存在价值和个体的精神品质。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分为消解革命、反思历史的生命底蕴两节,重点论述《圣天门口》中跳出阶级斗争的革命历史意识,以新历史主义“消解”历史叙事的方式消解革命并反思历史,高扬个体生
奥斯卡·王尔德社会喜剧中的女性角色
作者: 王佳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奥斯卡·王尔德   父权制度   社会喜剧   女性角色   女性主义批评  
描述: 奥斯卡·王尔德是一位引人注目且饱受争议的人物,他为英国,甚至世界文学史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社会喜剧《认真的重要性》、《理想丈夫》、《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以及《无足轻重的女人》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可是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它们都未得到应有的关注。本论文致力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来分析这些社会喜剧中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并探索她们的命运。 全文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简要介绍了王尔德的社会喜剧,学术界对他及其作品的研究,并结合伍尔夫以及肖瓦尔特的思想提出本文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女性主义批评。第二章分析了恋
“易卜生主义”与五四新文学
作者: 王丹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被损害民族文学   易卜生主义   五四新文学   误读  
描述: 易卜生及其作品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东西方文学家和理论批评家的不断阐释和建构,其中从意识形态角度建构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易卜生主义”,在西方的语境中以肖伯纳的建构最为有名,在中国的语境中则以胡适的建构最有影响力。五四时期,在所有翻译过来的西方文学大师中,易卜生无疑是极少数对中国文学思想和创作技巧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者之一,这一点完全可以从五四运动的主将胡适为《新青年》编辑的“易卜生专号”中见出。而易卜生却被当作一位预示中国现代妇女解放运动崛起的革命思想家而鼓吹着,由于鲁迅、胡适等新文学运动的主将们的努力,一种带有鲜
唐婚恋传奇中的男性形象研究
作者: 王卫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爱情   婚姻   唐婚恋传奇  
描述: 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唐代进入了成熟期,被称为唐传奇,作为一种叙事文学它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人物形象塑造所达到的水平最是令人瞩目,本文主要探析婚恋传奇中的男性形象。以往的研究者多着眼于女性形象的塑造,对男性形象关注不足,尚有的少量关注一般都是对男性形象鸣鼓而攻之。笔者通过阅读分析发现,男性形象身上所折射的时代气息,所表现出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十分值得思考,应该对男性形象展开深入研究,才能比较全面公允地揭开其在唐婚恋传奇中的真实面目。爱情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之一,在唐婚恋传奇所展示的美好爱情中,男性形象是
国家民族叙事中的中国女性图景——《中国妇女》杂志封面女性研究(1978-2005)
作者: 王燕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中国妇女》   女性杂志   封面  
描述: 当今中国,“她时代”粉墨登场,传媒的兴盛为女性问题带来新的课题。媒介塑造和呈现的女性形象铺天盖地向我们袭来。女性杂志作为一种女性的精神文化产品,在女性形象及价值观念的建构和传播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中国女性特殊的历史境遇和发展历程,选取《中国妇女》杂志(中文版)作为研究对象,以直观可见的杂志封面作为透视点,援引社会性别的理论,检视改革开放至今(1978-2005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妇女》杂志所建构的中国女性形象和角色意识。力求以新的视觉和批判力量聚焦杂志封面女性,从服装装饰、形象、角色等视觉微
夹缝中的爱情
作者: 王柬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爱世界   张爱玲   女性形象  
描述: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女性无疑是绝对的主角,而女性的情爱世界又成为表现女性性格的重中之重。这些女性生活在一个道德观念新旧杂陈,价值观极度游移的时代。这个混乱的时代一方面为女性在追求自由恋爱时前所未有的自由与空间,但封建制度强大的历史惯性又严重制约着女性对爱情的向往和渴望,与此同时,“十里洋场”率先的商业化进程也在无形中影响和瓦解着女性的传统情爱观。本文试图通过大规模的文本细读,深入到各个女性的心灵深处,解读前封建社会残留下来的伦理道德和商业社会的全新价值观对女性思想和行为的桎梏,以及在这种桎梏下女性自身发生的
铁凝早期小说综论
作者: 王笑雨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综论   早期小说   铁凝  
描述: 在中国当代文坛,铁凝一直以无比饱满的热情从事小说创作,自她初登文坛至今已经为广大读者奉献了近400万字的小说,她以自己丰厚的创作实绩成为新时期以来屈指可数的贯穿性作家。但是,就铁凝小说的研究现状而言,学者多将目光集中在其中后期的小说创作,对其早期创作研究甚为缺乏。笔者认为要真正了解、认识铁凝的创作,对她早期作品的研读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但凡有成就的作家在其早期作品创作中就奠定了整个文学创作的基调,也为其中后期小说创作趋于成熟做了准备。 本文由导言、正文三章以及结语四部分构成,试图从文学观念、女性
娥川主人及其《生花梦》三集研究
作者: 王丽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小说史地位   《生花梦》三集   古吴娥川主人   历史文化内涵  
描述: 《生花梦》三集是娥川主人三部小说的总称,分别指《生花梦》十二回、《世无匹》十六回、《炎凉岸》八回。长期以来,由于版本的罕见,很少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实际上,《生花梦》三集虽然不能算上乘之作,但是它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过渡意义。本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选题意义和研究综述。第二章主要介绍《生花梦》三集的版本、成书时间及作者概况。《生花梦》三集的成书时间在康熙年间,其版本情况颇为复杂,笔者通过多方查阅,对其版本进行了梳理。笔者通过对《生花梦序》、《世无匹》题辞和三书内容的分析,得知娥
< 1 2 3 ... 41 42 43 ... 75 76 7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