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曹禺先生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其创作特色
作者: 岳崇松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特色   曹禺先生   女性形象  
描述: 曹禺先生笔下塑造了多个女性形象,她们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她们善良、勤劳,向往美好生活,并为此而奋斗。但是由于在旧社会背景下,受到旧思想毒害,都以悲剧告终。但她们的坚强反抗,却给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论唐代“女伎赋”的创作特色
作者: 阳淑华   来源: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特色   唐代   女伎赋  
描述: 女性题材赋历来是辞赋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女伎赋作为女性题材赋中较为特殊的部分,在唐代才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颇具时代特色。唐代女伎赋在创作上显示出女性形象刻画类型化与个性化并存、政治因素输入以及情感意蕴发生转变等特色。可以说“女伎赋”进一步丰富了女性题材赋的创作,拓展了女性题材赋的表现范围。
王仁杰女性题材戏剧作品的创作特色与艺术价值
作者: 江南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特色   王仁杰   艺术价值   女性题材  
描述: 被称为“剧坛诗人”的王仁杰是一个有着独特个性和艺术追求的剧作家,他的作品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女性形象的塑造。对于女性题材的关注,对于女性命运的人文关怀,成为王仁杰剧作的一大特色,也引来中国戏曲对于封建意识笼罩下女性问题的深刻思考。文章通过其代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对其女性题材戏剧作品的创作特色与艺术风格进行深入分析,以挖掘其戏曲艺术的思想内涵与当代价值。
一道亮丽的风景——乌江作家群中的女性文学
作者: 黄尚霞   来源: 铜仁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特色   乌江女性文学   崛起   发展  
描述: 乌江作家群在贵州文坛上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继乌江男作家取得突出成绩之后,乌江女性文学也随之崛起了。乌江作家群中的老、中、青三代女作家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创作出了各具特色的作品,她们与乌江作家群中男作家的创作一起丰富了乌江文学。由于女性自身因素和社会因素,乌江女性文学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打破这种局限性并使乌江女性文学走向繁盛,需乌江女作家的共同努力。
论董立勃系列长篇小说
作者: 王英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特色   西部系列   董立勃   长篇小说  
描述: 本文梳理了董立勃创作的分期,具体分析了新世纪以来董立勃的“下野地系列长篇小说”的创作特色、局限和突破,对董立勃的“西部系列长篇小说”做了分析和预测,指出这两个系列在创作上既有传承又有突破,后者标志着董立勃长篇小说的成功转型。 以《白豆》为代表的“下野地系列长篇小说”引起全国文坛的关注。董立勃专注于书写下野地的日常生活,写那个年代普通的垦荒者的日常生活,婚姻恋爱,形成了自己的题材领域。董立勃的“下野地系列长篇小说”塑造了一系列血肉丰满,性格各异的女性、男性形象群,丰富了董立勃小说的人物形象画廊。董立勃刻画了
五月的鲜花:论白朗小说
作者: 曹国昌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特色   白朗小说   大众书写   女性言说  
描述: 白朗小说时代特征明显,时代背景下的大众书写是其主要的表述形式。以“叛逆和抗争”为主题的作品,体现了时代的愿望,表达了时代的思想,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日伪的残暴,展示出了沦陷区人民不屈的反抗精神。回望乡土的作品寄托着对失去的家园、对民族的情感、对失去的母土复得的希望。描写土改的小说,注意到了土改运动中习惯了当牛做马的农民,在翻身做主的过程中思想上觉醒的艰难曲折,指出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他们才能摆脱旧的思想负担,在思想和精神上获得彻底的解放。对“工农兵”的刻画,白朗注重从人情人性入手,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同时期作品
论俄侨女诗人的几个创作特色
作者: 曲雪平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特色   新视角   俄侨女诗人   个性化   女性形象  
描述: 20世纪初以来,中国境内,以阿列克桑德拉.巴尔考、莉迪娅.哈茵德洛娃、玛利安娜.科洛索娃等为代表的俄侨女诗人,在游历于异域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她们凭借女性特有的思维方式以及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当时的中国及俄罗斯社会形态;含盖了优美环境、典型形象以及丰富的情感意识等。她们以思想上的无限制、语言上的无拘束为特色。在中国大地上,开辟了独特的俄侨女诗人的创作空间。
当代女性生存悲剧的写照:多莉丝·莱辛短篇小说艺术管窥
作者: 冯羽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特色   多莉丝·莱辛   当代女性   生存悲剧   短篇小说  
描述: 197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女作家多莉丝·莱辛在其短篇小说中创造了一个与她的长篇小说同样广博的世界。本文通过对其三部短篇小说的分析,从主角设计的独特性、女性人物的悲剧意识和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等三个方面来透视莱辛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蒲松龄莫言比较研究
作者: 赵霞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特色   莫言   蒲松龄   创作主题   齐文化  
描述: 蒲松龄(1640-1715)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集大成者,莫言(1955-)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两人均生长在古代齐国之地。他们的创作受到相同地域文化的浸染,呈现出某些相似或者相近的特色;同时,由于人生经历及时代的不同,两人的创作又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本论文用五章篇幅从不同方面探究两位文学大家的同与异。绪论包括三部分,主要包括选题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等内容。第一章比较了作家生平,分为四节。第一节写蒲松龄、莫言两位作家所处的时代、教育背景之异同;第二节写二人孤独寂寞的成长
《带阁楼的房子》中两姐妹形象的刻画与描述赏析
作者: 孙新法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特色   尼雅   坦然接受   女性观   地区名称   活着   女性命运   修斯   小妹妹   知识女性  
描述: 在小说《带阁楼的房子》中,契诃夫一共塑造了四个不同的女性形象,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姐姐莉达和妹妹任尼雅。通过对这两姐妹形象刻画与描述的分析,通过比较二人迥异的性格等,可以更好地了解契诃夫的创作特色,体会到他鲜明的妇女观点。一、姐姐莉达——独立自主的知识女性形象(一)姐姐名字的深层含义小说中,姐姐的名字为莉达,即"莉季娅",而"莉季娅"其实是小亚细亚一个地区的名称。用这个地区名称做名字,暗示着取该名的人大多畏惧去做一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