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01 条
-
论建国初期中国民族歌剧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孔祥翔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族歌剧
建国初期
女性
-
描述: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歌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一批表现革命中女性形象的歌剧作 ;品,既而一大批出色的歌剧咏叹调也相继诞生,这些作品深受观众的欢迎,本文所要论述的内容是建国初期也就是上个世纪49年到66年这17年中在中华大地上所产生民族歌剧中的经典女性形象,从而体现出我国大众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价值。
-
20世纪20年代摩登风格对现代女装设计的启示
-
作者:
张新宁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几何图案
摩登风格
拼接
同类色
女性形象
装饰运动
服饰设计
-
描述:
通过阅读小说和欣赏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从中获得服饰设计灵感,以20世纪20年代具有典型性的时代断面为研究背景,以时装反映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和独具审美特色的建立为核心研究内容,剖析这一时期西方女性的审美观念及服饰风格,特别是对该风格在当今中国女性服饰设计和着装方式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作出解析。设计实践方面,提取装饰运动中简洁明快的表现手法与设计元素,以西式服装款式造型为设计主线,注入几何形状和线条搭配的图案造型,运用同类色彩和拼接制作工艺,以提高视觉冲击感。结合简洁自然的服装剪裁和廓形样式,在体现上世纪2
-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翻译中的性别差异
-
作者:
孟茜昕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翻译
《紫色》
性别差异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
描述:
史蒂文·塞莫尔——美国前总统卡特的翻译,曾有过这样的说法:“翻译就像女人,若漂亮的话,则很难做到忠诚”(Godard,1996:23)。对此说法人们褒贬不一,莫衷一是。但是这也从另一方面告诉我们翻译和女性之间着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世纪80年代,翻译理论研究经历了第二次转向,即文化转向。这次转向使翻译研究不再局限于两种语言之间,人们开始关注翻译活动中的政治、历史、社会、文化等层面,如:出版政策、赞助人、文学规范、性别差异、种族差异等等。因此,翻译的研究领域已从仅限于文本转向涉及影响翻译的种种因素,女性
-
董立勃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悲剧美
-
作者:
郑剑平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悲情故事
小说创作
董立勃
女性形象
-
描述:
董立勃的小说创作在新世纪到来后的2003年获得了“爆发式”的成功,从评论家到普通读者以及各种媒体都给其以很高的赞誉。曾经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疆作家为何能够一举成名?他的作品为何能够获得从评论界到普通读者的一致赞誉?究其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在艺术上,董立勃经过了十年左右的“休兵”,最终找到了一条艺术表现的最佳之路;在叙述内容及策略上,他为我们呈现出一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下野地”为地理文化背景的兵团军垦女性的系列悲情故事;在时代上,其小说由于暗合了当代读者对生存及理想等人类生存的终极问题思考而得到专家和读者的
-
镜像中的女性形象——对伊恩·麦克伊恩笔下女性形像的拉康式解读
-
作者:
高月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镜像中的女性形象——对伊恩·麦克伊恩笔下女性形像的拉康式解读
-
父权语境下的女性困境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中的女性研究
-
作者:
孙宁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父权语境下的女性困境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中的女性研究
-
美杜沙之笑:《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失语女性的解构力量
-
作者:
王韵秋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失语
延异
女性主体意识
劳伦斯
-
描述: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从出版以来备受争议。它叙述了女主人公康妮与其庄园守林人梅勒斯的一段离经叛道之恋.劳伦斯通过这两个主人公大声疾呼只有‘劳伦斯式 的两性和谐才能救工业社会于危难之中。与康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梅勒斯的前妻—伯莎。伯莎的出现无疑成为解构梅勒斯与康妮之间伪和谐的力量,推动了全剧发展,导致了两位主人公秘密的泄露与分离。据文献研究,伯莎是一个被众多学者与批评遗忘的人物,这也恰如劳伦斯所愿。本篇论文主要以伯莎,这个被作者男权意识抹杀的角色为引子,承西方西蒙波伏娃,凯特米莱特两位女权主义者之意,从解构阅读
-
论明杂剧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李娜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论明杂剧中的女性形象
-
凌叔华小说论
-
作者:
张雅萍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中有画”的语言特色
非情节化倾向
细腻的心理描写
客观化叙述
女性文学
儿童文学
-
描述:
凌叔华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从1924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到1984年发表
最后一篇小说,她的创作时间长达60年。本文主要论述她在二三十年代的小
说创作,以《花之寺》、《女人》和《小哥儿俩》这三部小说集为论述对象。
凌叔华最初以女性题材走上文坛。和同时代大多数女作家表现女性冲破礼
教枷锁、争取独立人格地位不同,她注重揭示
-
王安忆笔下男性形象的变化
-
作者:
谢婷婷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王安忆
弱势
精神萎顿
-
描述:
在王安忆小说里,女性形象千姿百态,相较而言,男性形象就成为相对次要的人物,没有女性形象那般丰满多姿。论文对王安忆笔下男性形象作简单的归类,看到她笔下塑造的男性由理想的男子汉形象到庸常的男性,这些男性与女性形象相比显得弱势或精神萎顿。作家并没有故意要对立男女两性,只是呈现出平凡的归家男性,表现出作者对两性间的关系为“双性同构”的倾向。因而,从男性形象的发展变化中发现当代女性作家对男性形象的塑造,其实是女性对男性、以及女性自身的重新审视。
<
1
2
3
...
7
8
9
10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