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01 条
-
论女高师作家群
-
作者:
武兆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传性
女性解放诉求
社会关怀
女高师作家群
-
描述:
女高师作家群是指五四时期出身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一批女作家,五四文化语境以及女高师校园文化的影响,再加之独特的女性视角,使得这批作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个特别的精神群落。作为中国第一代校园
-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解读
-
作者:
曹嘉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小说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英国女性文学
-
描述:
角度出发,深入探讨这一作家群的女性意识在历史纵向上的一个演变过程。 全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19世纪英国女性小
-
从现代女性主义角度看《小说月报》
-
作者:
张海燕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小说
女性角色
丁玲
冰心
庐隐
《小说月报》
-
描述:
开始的。本文以20年代《小说月报》中女性主义小说为研究对象,从现代女性主义的角度对这些小说做了梳理,对身为女、身为妻、身为母的女性角色以及女性作家群的创作等诸多方面做了系统的研究和较为详尽的阐述,目的是
-
《新唐书·列女传》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田阳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唐代
《新唐书·列女传》
女性形象
妇女观
-
描述:
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都显示出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发达与繁荣,这些为唐代女性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使唐代女性展现出特有的精神风貌。但是,在中国古代史书中,女性入传的机率很小,即使入传,所占的比重也不大。因此,史书中对女性的相关记载弥足珍贵。刘向的《列女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妇女专史。范晔的《后汉书·列女传》开了女性入正史之先例。继其之后,历朝历代的正史中大多会单独设立《列女传》。历代的《列女传》也成为了研究当时女性的重要史料。本文主要以《新唐书·列女传》为中心,通过对书中录入女性的分析和
-
试论张贤亮笔下的部分女性形象
-
作者:
刘妍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坚韧
坚强
张贤亮
女性形象
痴情
-
描述:
张贤亮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富有个性的女性形象。她们是普普通通的下层劳动妇女,勤劳、善良、坚韧、执着,有着中国传统的女性美德。这些女性形象大致分为三类:苦难中坚强的女性;漂泊流离中坚韧的女性;绝望中依然痴情的女性。可以说,她们是作家“梦中的洛神”。
-
试论多丽丝·莱辛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向丽华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英国文学
文学创作论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本文旨在分析20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创作中的女性形象。本文结合莱辛不同时期创作的代表性小说,透视了她创作中的女性形象,力图从整体上凸现出一个丰满而真实的女性群体。本文首先按年龄的差异将其进行大致的分类:少女形象、中年妇女形象和老年妇女形
-
浅析菊池宽通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刘凤坤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通俗小说
菊池宽
女性形象
-
描述:
菊池宽是日本近代文坛上重要的剧作家、小说家。他的通俗小说推动了日本文坛通俗小说的流行。他在小说中以女性为叙事中心,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新女性和自我意识觉醒较弱的传统女性。通过对这两类女性形象的分析,来剖析新女性和传统女性的性格特点,探究其不同命运的性格成因,从而体现菊池宽独特的女性视角和客观理智的女性立场。
-
卡夫卡的女性世界及其创作
-
作者:
徐丽娜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卡夫卡
女性观
女性形象
女性
-
描述:
更加确切、全面、真实地理解卡夫卡夫卡开启了一扇门。本文首先描绘了卡夫卡生命中颇为重要的三位女性,记叙了她们和卡夫卡
-
从“都市摩登女”看刘呐鸥的女性观
-
作者:
唐雨侨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刘呐鸥
都市摩登女
女性观
-
描述:
在新感觉派作家刘呐鸥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形象群——“都市摩登女”。这些女性的形象意义特殊,对于深入理解文本和作家思想都具有价值。我们能透过作者对这些“都市摩登女”的颠覆传统
-
民国前期关于女性职业问题的论争
-
作者:
孟蜜哲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职业
家庭角色
社会角色
妇女杂志
-
描述:
中国妇女运动一直把经济独立作为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而妇女获得社会职位又成为经济独立的重要途径。因此,女性就业问题就成为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方而。本文主要以《妇女杂志》(1915-1931)为考察中心,以女性职业问题为切入点,试图通过呈现报刊杂志中关于女性职业问题不同视角的言论,来解读和分析民国前期社会各界对女性职业问题的观点和看法。不管是倡导女性谋取职业的言论还是反对女性从事社会工作的言论,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职业问题的关注。有些文章还提出通过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打破传统观念、健全社会制度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