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析严歌苓笔下的弱势女性形象
作者: 张莹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弱势   悲剧   严歌苓  
描述: 严歌苓笔下经常出现弱势女性形象,她们长时间的被人忽视,找不到自我的存在感;她们对自己的生存状态感到困惑,也找不到精神的支撑点。本文通过对严歌苓作品中几位弱势女性形象的分析,展示她们的悲剧命运。
弱势求生存的神话——以小渔、扶桑、王葡萄为例谈严歌苓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张春红   来源: 语文知识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   弱势   生存   严歌苓  
描述: 旅美作家严歌苓惯常塑造那些处于弱势的女性形象。在她笔下,这些人物看似活得懵懂、卑微,甚至屈辱,但其实她们才是真正地懂得生活,拥有着生命本真意义的一群人。并且这些人物形象还都纠缠在文本的内部,她们互相
女性,一个因为弱势而永远美丽着的群体——由莫泊桑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所想到的
作者: 刘文红   来源: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弱势   女性形象   女性  
描述: 本文对法国作家莫泊桑作品中女性的弱者形象进行了分析,表现了作者对她们的热情关注与极大同情。
弱势男生:性别平等教育中被忽视的问题
作者: 王文   盖笑松   胡晓红   来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弱势   男生   对策   性别平等教育  
描述: 女生在传统观念中作为教育弱势群体,长期以来得到了更多地关注和重视。但男生在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一些不利方面,却没有得到我们足够的重视。性别平等教育在关注女生弱势现象的同时也要关注男生的不利
电影《天水围的夜与雾》的他者建构
作者: 黄荣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水围的夜与雾》   他者   弱势   合谋  
描述: 本文试图从传播学的视角,参照女性研究以及移民研究相关理论,解读电影《天水围的夜与雾》中男女主人公作为"他者"在电影塑造中的定型化处理,特别在对"他者"的放大想象定势中,主人公王晓玲和李森原型的片段重现,随着导演的视线剖析天水围灭门惨案的根源即社会的合谋,甚至在制度的左右下王晓玲也有加害自己的嫌疑。
女性文学:作为一种“弱势文学”的存在
作者: 任洪玲   王彦军   来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弱势文学   弱势   女性文学   生成  
描述: 吉尔·德勒兹“弱势文学”思想中的弱势、生成、辖域化、解辖域化等重要概念是理解女性文学与弱势文学辩证互动关系的关键词。女性文学与弱势文学存在某种暗合,是作为一种“弱势文学”的存在,这主要体现在
王安忆笔下男性形象的变化
作者: 谢婷婷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王安忆   弱势   精神萎顿  
描述: 与女性形象相比显得弱势或精神萎顿。作家并没有故意要对立男女两性,只是呈现出平凡的归家男性,表现出作者对两性间的关系为“双性同构”的倾向。因而,从男性形象的发展变化中发现当代女性作家对男性形象的塑造,其实是女性对男性、以及女性自身的重新审视。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