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试析林芙美子文学中的女性观
作者: 石晓鹏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林芙美子   女性意识   放浪记   浮云  
描述: 林芙美子(1903年-1951年)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有名的女性作家。林芙美子活跃于昭和初期,1930年,凭借自传体小说《放浪记》进入日本文坛。《放浪记》是林芙美子以大正12年到昭和3年期间写的《歌日记》为原型而创作的小说。被看作是当时的女性所能写出的非常生动的文章。小说通过描写“浪迹于男人和工作之间的我”的悲惨的半生,展现出了林芙美子与生俱来的乐观天性以及少年时期的流浪生活所带给她的独特的精神。在此之后,林芙美子还写了很多的小说、随笔,以及诗和散文。最后的长篇小说《浮云》可以说是林芙美子文学的集大成之作。
“80后”女作家小说中的“小资”形象研究
作者: 温志燕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小资”形象   “80后”   文化动因  
描述: “80后”女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颇受当下青年读者青睐,虽然常因其空乏的言语和虚无的特点受到批评,但还是凭借庞大的读者群在文学市场占据了自己的一席之地。目前,学界对“80后”女作家作品的研究还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80”后女作家小说作品中的“小资”形象入手,对她们小说中不同的“小资”形象进行分类,阐述和研究。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小资概念和小资形象演变过程的一个概要梳理。第一节是对小资概念的辨析,概要阐述从“小资产阶级”到“小资”概念的演变过程。第二节则对“五四”至八十年代文学中的女性小资产阶
20世纪90年代中韩女性文学追求及创作手法比较论
作者: 顾白雪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殷熙耕   比较   创作手法   陈染   女性文学  
描述: 更为深入,女性作家们开始从女性意识的角度对社会进行重新解构,她们积极消解男权话语体制,竭力反抗传统男权社会赋予
从“男权中心”到“雌雄共体”:女性主义对圣经翻译的影响
作者: 吴晓燕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思想   雌雄共体   男权中心   圣经翻译  
描述: 《圣经》作为基督教经典,对西方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圣经》的传播离不开其文本的不断诠释和翻译,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翻译思想、策略和方法。从直译到意译再到功能对等,圣经翻译理论在实践中不断进步和完善。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后,女性主义也与圣经翻译发生关联,部分圣经译者开始从女性的视角重新审视《圣经》,指出形成于男权社会的《圣经》文本及译本中存在着浓重的男权色彩和大量对女性形象的负面表达。为了提高女性的地位,女性主义圣经译者开始重新翻译《圣经》,借助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探索圣经翻译理论和实践,目前已有近
海明威战争作品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作者: 刘炫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海明威   战争作品   女性  
描述: 海明威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传奇,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和战争有关的。而他也凭借这些战争作品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文学大师。作为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不仅开创了独特的写作风格,还塑造了经典的“海明威式英雄”。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各种角度对海明威的战争作品进行了研究。随着全球性的环保运动和妇女运动的发展,生态女性主义应运而生,为研究海明威及其作品提供了新的方法。生态女性主义,由法国女性主义者佛朗索瓦·德·奥伯恩首次提出,是生态主义和女性主义结合的产物。作为一个新的文学批评理论,生态女性主义从两个方面对作品进行解
农村“留守妇女”群体发展现状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以黑龙江省雅尔塞镇为例
作者: 王洪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村留守妇女   影响因素   对策建议   农业生产  
描述: 也随之产生。传统的“男耕女织”分工形式正逐渐转变为“男工耕”的格局,农村女性劳动力成为从事农业生产主力——农业女性化的趋势已非常明显。大多数农村妇女因为自身素质及社会角色等原因而留守在家,原本夫妻双方
女性哥特视角下《简爱》与《呼啸山庄》的对比分析
作者: 李夏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简爱》   《呼啸山庄》   对比分析   女性哥特视角  
描述: 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性作家,她们的著作《简爱》和《呼啸山庄》是维多利亚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长期以来,人们对勃朗特姐妹及她们作品受到读者和文学评论者的广泛关注和欢迎。许多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1976年,随着“女性哥特”的提出,《简爱》和《呼啸山庄》又多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角度。在国外文学评论界,女性哥特的研究已相对成熟、系统,而在我国对其研究则相对比较少,尚处于起步阶段。从女性哥特小说的角度来研究和比较《简爱》和《呼啸山庄》的专著更是寥寥无几
化妆品广告中的主人:从女性符号分析探究生命之美
作者: 刘霞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符号   主人   生命美学   符号学  
描述: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大多采取女权主义或男权文化视角,没有对消费时代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审美特性及意识形态作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失之片面。本文力图通过对化妆品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美”和“审美”的深层关系分析,将其置入消费时代“符号消费”的语境当中进行全面梳理,力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向度进行系统研究。应该说,“符号消费”是对消费的一种异化。本文希望通过对生命本真的探究,使人们能够清醒地看清消费符号的本质,从而建立起以自身存在为基点,更多地关注生命本真意义的消费观念;并希望引入生命美学角度,能够从更
多丽丝·莱辛再认识: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看父权制下的压迫
作者: 薛晓颖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父权制   大男子主义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女性  
描述: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是英国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主题具有多样性,从宏观的种族问题到细微的男女私人情感,从对异域情调的情有独钟到对本土的都市“自由女性”生存问题的关注,无不诉诸她的笔端。而瑞典皇家学院宣布她的获奖原因是,“因其将自已的怀疑,激情以及想象力投入在对分裂的文明的审视上”。 综观我国对莱辛的研究可以发现,学术界大都从女权思想、女性生存、女性形象和艺术手法等角度切入,而对其生态意识和生态关怀关注不够,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解读的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发表的论文只有山东大
老舍《骆驼祥子》和蔡万植《浊流》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作者: 孙晓丽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骆驼样子   小福子   浊流   初凤  
描述: 中韩两国从古代开始就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有频繁地交流,特别是文学方面,韩国更是受到中国巨大的影响。到了近代,这种影响明显减少,中韩文学不再是单纯的影响关系,而是平行关系。同处在近代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两国的文化作品虽然没有直接的相互影响,但在许多方面都有共同的特征。老舍和蔡万植分别是对19世纪30年代中韩现代文学有很大贡献的代表作家,本文通过他们的作品《骆驼祥子》和《浊流》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比较,以此了解当时中韩两国女性悲惨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探索老舍与蔡万植的女性观。通过对作品中代表人物小福子和初凤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