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性格决定命运:《简?爱》与《呼啸山庄》女主人公人物分析对比
作者: 陈娟淑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呼啸山庄》  
描述: 作为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人物,简·爱与凯瑟琳之间具有许多共性和差异。本文将通过分析勃朗特姐妹的代表作《简·爱》和《呼啸山庄》中两位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来更加清晰地阐述性格对命运的影响。
《呼啸山庄》和《小妇人》中女性形象的对比分析
作者: 卢霜   来源: 商业故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妇人》   《呼啸山庄》   女性形象  
描述: 美国著名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成名长篇小说《小妇人》,这本书是在美国19世纪女权主义运动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而创作出来的,这本小说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以独特的人物个性塑造给读者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呼啸山庄》这本小说通过两个家族的传奇历史塑造了四个熠熠生辉的独特的女性形象。在《小妇人》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四个独具特色的女性形象,无一例外的这些女性形象都能够很好地反映当时社会上女性的生活现状,也反映了女性对于平等自主意识的追求,因此本文将结合《呼啸山庄》中的四个女性形象和《小妇人》中的四个女性形象进行对比
从女性哥特视角看《呼啸山庄》中的三个女性形象
作者: 翟莉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哥特   《呼啸山庄》   女性形象  
描述: 许多现当代女性主义评论家把女性作家笔下的哥特作品视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因为它自身有着独特的意识形态和美学特征。通过探讨女性哥特视阈中《呼啸山庄》的三个女性形象,即凯瑟琳、伊莎贝拉和凯西在情节发展中各自不同的哥特式体验,以及其深陷困境、拼死抗争及反抗胜利的情节线索,可以感悟到隐匿在小说巧妙复杂的叙述方式之下女性体验的恐惧、疯癫的根源,及其不朽的文学魅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论《呼啸山庄》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杜宇   来源: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呼啸山庄》   女性形象  
描述: 《呼啸山庄》通过两个家族的传奇历史塑造了四个熠熠生辉的女性形象。耐莉符合维多利亚时代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是"家庭天使"的典型。凯瑟琳、伊莎贝拉和小凯蒂则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追求爱情、反抗压制,既展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又透射出身处男权社会的思想矛盾。其间渗透着作者艾米莉.勃朗特的人生体验和思想情感。
勃朗特三姐妹代表作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探析
作者: 高慧   来源: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艾格尼斯·格雷》   《呼啸山庄》   勃朗特三姐妹  
描述: 勃朗特三姐妹各自的代表作《简·爱》《呼啸山庄》以及《艾格尼斯·格雷》中所塑造的三位女主人公简·爱、凯瑟琳和艾格尼斯·格雷在成长环境、性格形成、爱情认识和女性独立意识等方面,反映了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生活的社会现实。她们追求自由平等、自食其力的精神,对当代女性的自我认知有现实指导意义。
再议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以《呼啸山庄》两个中译本为例
作者: 陈斌   来源: 作家·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文译本   体现   《呼啸山庄》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描述: 本文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指导,以《呼啸山庄》两个中译本为比较,旨在揭示不同性别的译者在翻译策略、语言表达和审美标准等方面的不同特色。通过比较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自觉运用到翻译实践中去,才能使译文生动地再现原著中的女性主义特点。 关键词: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呼啸山庄》中文译本体现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出现的“文化转向”( culturaltum)使我们开始把翻译作为另一种写作方式,研究其受到的各种文化现象、文化
《呼啸山庄》女性人物心理研究
作者: 孙雪峰   来源: 商业故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呼啸山庄》   女性人物   心理研究  
描述: 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呼啸山庄》是一部备受争议的文学作品[4],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以及议论,笔者在本文中通过对《呼啸山庄》女性人物的心理研究来表达女作家艾米莉对于男女平等与妇女解放的向往和期盼,研究它独特的内涵和价值。
女权主义视角下的《呼啸山庄》
作者: 雷宇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   《呼啸山庄》   女性社会地位  
描述: 《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写过的唯一一部小说,对传统的父权二元对立进行了鞭笞,展示了男女两性由和谐到对立再到和谐的艰辛历程。本文将从女性视域对《呼啸山庄》重新分析,结合作家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凯瑟琳为例,探索小说中女性社会地位状况及早起女权主义观点。通过对小说中女性人物生活状况的描述,剖析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对传统理念的挑战和反抗。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文学作品中的生态意蕴
作者: 于芳   来源: 黑龙江科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   《呼啸山庄》   女性主义  
描述: 在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广大的妇女解放运动大张旗鼓的开展,并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在这个阶段,很多女作家也是用很多的文学作品来具体的表现生态的意蕴。以著名作家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为例,详细地分析在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文学作品中表现的生态意蕴。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文学作品中的生态意蕴
作者: 鲍丹   李潇   来源: 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维多利亚时期   文学   生态女性主义   《呼啸山庄》  
描述: 维多利亚时期,以妇女解放运动和生态运动相结合的生态女性运动在西方国家轰轰烈烈地展开。广大女性为了争取独立自由,向往幸福美好,打破男权主义的压迫,纷纷投入到这一声势浩大的运动当中。这一时期的女性作家也闻风而动,并用大量的文学作品展现了生态意蕴。本文将在阐释生态女性主义相关内涵的基础上,以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为例,较为深入地分析探究一下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文学作品中的生态意蕴,旨在为人们进一步了解女性文学生态意蕴提供一定的助力。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