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收藏家》与《法国中尉的女人》的互文分析
作者: 贺一女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收藏家》   特性   《法国中尉的女人》   约翰·福尔斯   共性  
描述: 对于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的开山之作《收藏家》,某些评论家认为它只是一部恐怖小说,但仔细剖析之后发现事实远非如此。在它犯罪小说的外衣下,约翰·福尔斯深入探讨了艺术的本质、人性、慈悲、谅解、不同阶级的疏离、本性在城市中的扭曲、两性之间的鸿沟、女性的解放、不同形式的暴力、爱情伪装下的残忍、亲情的冷淡等主题,故把它比喻成生活的万花筒最贴切不过,通过该部作品美与丑、善与恶都被放大了。 其巅峰之作《法国中尉的女人》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的经典之作。它对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社会进行惟妙惟肖的模仿的同时又包含着颠覆的因
近代青岛女性群体研究
作者: 刘曼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群体   近代   角色转变   历史学  
描述: 女性史是历史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以近代青岛的女性群体为研究对象,时间段以1898~1949为主,兼论20世纪后半叶,具体论述主要选择了都市女性、女学生、妓女、舞女和歌女这几个群体,探讨了时代转变的大环境下不同女性群体的生活与角色变化,通过这几个群体的分章探析串联出一幅近代青岛女性群体的生活图景,并能够以青岛的女性群体为样本展现时代变迁对于女性角色转变的影响。<br> 绪论部分阐释了选择研究青岛女性群体的原因与意义,对过去的女性史学研究进行了学术史回顾,交待了主要研究内容、史料运用以及研
太宰治的女性观
作者: 高丽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   女性独白体   女性形象   太宰治  
描述: 太宰治是昭和时代活跃在日本文坛的无赖派代表作家,被称作“昭和文学不灭的金字塔”,其文学成就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昭和七年太宰治开始了作为作家的创作生涯,直到昭和二十三年投身玉川上水期间,太宰治几乎没有停止文学创作。作为代表作被人们所熟知的有《失去为人资格》和《斜阳》等作品。除此以外,《奔跑吧,梅洛斯》还被收录进日本的国语教科书。太宰治是一位一生都在书写女性的作家,现实生活中与众多女性持有关系的他在其文学作品中也创作出众多的女性形象。在太宰治描写女性的众多作品中,最具有特色的就是女性独白体
汤亭亭作品《勇士》中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李晓玲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打破沉默   汤亭亭   性别歧视   文化融合   文化冲突   《女勇士》  
描述: 汤亭亭(又名玛克辛.洪.金斯顿)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卓越的华裔美国作家之一,她通常被认为是将亚裔美国文学引入美国主流文学的领军人物。通过《勇士》(1976)、《中国佬》(1980)、《孙行者
论王蒙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真真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蒙   小说创作   革命   男权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王蒙作为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之一,他一直比较关注女性的命运,对女性充满怜爱和同情,倡导她们追求人格独立和自我价值。尽管王蒙对于自己笔下的女性没有做过系统性的概括,但我们仍能感受到他对女性的一种独特的认识,从他的作品中仍能勾勒出一个内蕴丰厚的女性世界。笔者对王蒙在不同时期创作的小说进行了一番梳理,聚焦于他的政治理念和文化心理,希望能刻画出他小说中女性形象世界的整体面貌,进而更好地去把握作者对女性的内心情感与思想流变历程。本文第一章主要展现了王蒙笔下三类不同的女性形象:一类是具有进步思想意识的革命女性,二类
高慧勤译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女性与女性主义色彩:以文体为中心
作者: 赵秀丽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   高慧勤   川端康成作品   女性主义   女性  
描述: 十九世纪的女性主义运动带来女性主义思潮,女性反对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制度,开始争取男女平等的权利,这标志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在传统的译论中,人们常会把翻译与“不忠的美人”联系在一起,表现出翻译与女性处于同样附属性、边缘性的地位。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主张颠覆传统译论中的性别隐喻,认为作者与译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女性主义翻译还重新阐释了传统翻译观的“忠实性”问题,认为应该忠实于“写作方案”而非作者或读者。此外,在实践中,女性主义译者强调女性的话语权,在翻译中她们通过语言来彰显其女性形象。女性主义译者还运用一系列的干
<<茶花>>汉译本比较研究
作者: 邵会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茶花女》   汉译本   比较研究  
描述: 《茶花》是外国文学殿堂里的一部动人之作,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翻译到中国来的外国文学作品,从1899年被林纾介绍到中国来以后,茶花一直是中国读者非常喜爱的女性形象,因为她美丽、可爱,为了自己心爱的人
论《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的女性情结
作者: 刘芹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期待   女性情结   自我形象   《喧哗与骚动》  
描述: 文学评论界存在两种观点,一方面,一些批评家强调福克纳作品中女性人物邪恶和具有破坏性,因此福克纳被指控为男性沙文主义者或者厌主义者。另一方面,一些学者提出福克纳对他的女性人物是持同情甚至是钦佩态度
《玉台新咏》中的女性服饰风俗初探
作者: 梁艳萍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内外原因   服饰风俗   《玉台新咏》  
描述: “美”是一个永恒的字眼,美丽的事情总能带给人们心灵和视觉的享受。一谈到“美”,古今的迁客骚人总是乐此不疲地把它与女性联系起来。虽然在历史上有赞美男性容貌的文字,比如《世说新语》中潘岳每次出游总是满载爱慕之果而归,世人围堵卫玠以致使他过度劳累而死。但由于历来文人已经把“美”这个字眼阴性化,使得一说起男性美来,不免有些“断袖之癖”的嫌疑。《玉台新咏》(收录汉末至梁代的乐府诗歌)是一部吟咏女性的专题诗集,它囊括了女性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女性情思,展示女性柔美,自然也有男女之情的描绘。作为编者的徐陵在书中不仅
论爱伦·坡“美女之死”作品中的“女性理想”
作者: 李芸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理想”   莉迪亚   爱的重聚   “美女之死”  
描述: 埃德加·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作为诗人,他20岁以前就开始创作,《乌鸦》等诗作使他名噪一时;作为短篇小说家,刻画人物病态内心活动的能力为他在20世纪赢来了巨大声誉;作为评论家,他将“美女之死”视为世界上最具诗意的主题。在《写作的哲学》中,坡首次提出了“美女之死”的主题。在创作实践中,这一主题贯穿于他的大多数短篇小说和诗歌中。本文拟从坡对于这一主题的迷恋出发,首先探讨坡的人生悲剧和不同女性角色对他的生活和创作产生的影响。之后分别具体分析出现在与此主题相关的小说和诗歌中的女性形象。最后在“美
< 1 2 ...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