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对比分析】搜索到相关结果 22 条
-
男性、女性时尚杂志封面女性形象的对比研究——以《时尚Cosmo》与《男人装》为例
-
作者:
胡春阳
杨雪晨
来源:
新闻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尚杂志
对比分析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选取《时尚Cosmo》与《男人装》2013至2015年的杂志封面作为分析样本,根据封面女性形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着装情况、身体裸露程度和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几个变量进行内容分析,对《时尚Cosmo》与《男人装》杂志封面所呈现的女性形象进行对比,并对形象呈现的差异成因做了分析。
-
康拉德《黑暗的心》中的女性形象对比
-
作者:
田慧文
来源:
北极光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暗的心》
对比分析
女性形象
-
描述:
《黑暗的心》是康拉德以马洛的回忆展开叙述,根据一八九0年在刚果的亲身经历写成的,讲述了马洛到非洲探险的所见所闻。只有小说的叙述者马洛本人和马洛在探险过程中经常听闻的“名人”库尔兹,还有马洛探险前后见到的几位女性。然而,这几个女性却有着一些突出的性格特点,给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并且通过对她们的形象进行对比分析,我们还可以窥探康拉德对于殖民主义的态度和看法。
-
中西古典情诗中女性形象的对比研究
-
作者:
燕莉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比分析
中西方古典情诗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用对比的手法分析了中西古典爱情诗歌中女性形象的差异,并用实例证明了西方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的真实性、确切性、唯美性、直露性,以及中国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的意象性、模糊性、卑微性、内敛性.了解中西方女性形象的差异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西文化差异,从而促进文化交流.
-
女性主义视角下看《远离尘嚣》中的女性形象:芭丝谢芭与范妮的形象对比
-
作者:
龚选艳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远离尘嚣
对比分析
女性主义
-
描述:
维多利亚时期,受工业革命和女性运动的影响,英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本文结合女性主义理论,对《远离尘嚣》中的芭丝谢芭和范妮两个女性形象进行对比分析。
-
语境与话语:王佳芝与蕾切尔之对比研究
-
作者:
田雯文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皮书》
《色·戒》
对比分析
女性形象
-
描述:
电影《色·戒》与《黑皮书》在相似的语境中分别塑造了王佳芝和蕾切尔两位女性形象。战争、间谍、爱情、责任等要素为两部影片建构起了关联的叙事语境与相似的人物处境。正是由于这些关联与相似,使得受众在接受这两个艺术形象时极易产生交错与混淆,从而遮蔽了这两个艺术形象自身传达的话语。因此,本文拟从电影形象角度入手,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王佳芝和蕾切尔这两个艺术形象展开探究,还原她们各自的清晰的面目。
-
小学语文教科书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以人教版和苏教版教科书为例
-
作者:
林晓春
来源:
亚太教育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科书
对比分析
人物形象
-
描述:
的教材存在的共同问题在于:(1)成年人物形象多于少年儿童人物形象,具有成人化倾向;(2)男性形象比女性形象明显更丰富,重男性,轻女性;(3)人物形象的国别倾向于国内;(4)人物形象的职业倾向于科学家
-
比较苔丝与尤三姐的悲剧命运
-
作者:
冯涛
来源: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尤三姐
苔丝
对比分析
悲剧命运
-
描述:
在中外文学史上,苔丝和尤三姐是两个非常鲜活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结局都很悲惨,家庭环境,男权社会以及她们自身的性格特征都是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主要因素。然而,造成她们两人悲剧的成因和她们个人对待悲剧的态度是迥然不同的。从这点出发,对苔丝与尤三姐的悲剧命运进行了对比分析。
-
妒雨侵蚀下的花:李瓶儿、尤二姐女性意识的对比分析
-
作者:
李沁园
来源:
阅读与鉴赏(中旬)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瓶儿
尤二姐
对比分析
女性
-
描述:
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同为封建时代末期男性作家所创作的具有丰富女性形象的世情小说作品,《红楼梦》中的尤二姐和《金瓶梅》中的李瓶儿是这两部小说中体现女性价值的颇具有代表性的形象,两人的人生轨迹既有相似又有区别,笔者试从女性意识的角度对两人进行一番同中求异的分析并探究其原因。
-
“艾米丽”与“韦瑟罗奶奶”人物塑造对比分析
-
作者:
叶高洁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
《被遗弃的韦瑟罗奶奶》
对比分析
人物塑造
-
描述: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和《被遗弃的韦瑟罗奶奶》分别为威廉·福克纳和凯瑟琳·安·波特的著名作品。两位小说家以独特的手法成功刻画了两位血肉丰满的女性形象:艾米丽和韦瑟罗奶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尝试从意识流手法的运用、叙述角度的选择等方面来对两个人物的塑造进行对比。
-
《聊斋志异·江城》对比艺术探微
-
作者:
黄伟
来源: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典型
对比分析
女性形象
-
描述:
江城是《聊斋志异》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悍妇形象之一。在她身上既有恶的一面 ,即具有一般悍妇的泼、悍、妒、毒等典型特征 ;同时又有善的一面 ,如聪明机智 ,疾恶如仇 ,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是非心。作者通过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对比描写 ,成功地刻画了江城这一独特的悍妇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