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20世纪初叶中国虚无党小说及“虚无美人”译介风潮研究
作者: 罗列   来源: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翻译   虚无党小说   女性形象   女权话语  
描述: 新女性的各种女权话语中,"虚无美人"的译介积极参与了"豪杰"话语的建构,翻译文学成为具有建构能力的话语化的文学叙事,在重塑异域他者的同时表达着对自我的想象和期待,成为中国20世纪初女权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回家看看》不存在性别歧视吗?
作者: 李辉   来源: 广播歌选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词作者   歧视女性   教授   性别歧视   歌曲创作   问题   女性特征   男尊女卑   女性形象   麻痹  
描述: 在日前召开的女性维权交流会上,武汉大学罗萍教授批评歌曲《常回家看看》歧视女性,称歌曲唯小人与女人难养观念的现代版,麻痹了社会,这一观点引发网友热议,而歌曲创作者表示没有想过男尊女卑的问题。(1月4日《华西都市报》)虽然不乏支持者,可从网上的回贴来看,大部分网友都不太认同罗萍教授的观点。这首歌的原唱
男权捍卫者:《呼啸山庄》之丁耐莉形象浅析
作者: 田建国   王冰琴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缺乏   丁耐莉   男权捍卫者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艾米莉在其代表作《呼啸山庄》中,既为我们塑造了因女性自我意识觉醒而反抗男权社会的典型人物凯瑟琳,也为我们塑造了因自我意识尚未觉醒,从而在强大的男权社会中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男权制度捍卫者的丁耐莉这一
《他们眼望上苍》中男性的话语缺失和内心透视
作者: 马永峰   来源: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话语   内心透视   《他们眼望上苍》  
描述: 美国黑人女作家的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在成功塑造一位寻求自我的黑人女性形象外,也对黑人男性人物内心的复杂性进行了深刻的描写.文章从分析影响女主人公的几个男性角色出发,展示了白人文化侵染下的黑人男性的心灵世界.细致地分析了他们话语空白的一面,同时也指出这才是导致他们控制黑人女性的主要根源.
千古悲剧人物
作者: 张瑾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姻自由   悲剧命运   潘金莲  
描述: 《金瓶梅》中所描写的众多女性形象中,潘金莲具有独特的意义,是这部小说中性格和思想比较复杂的人物。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不安分的女性所经历灵魂的躁动和痛苦。潘金莲是一夫多妻的男权社会中开出的一朵恶之花,罪恶的社会造就了这个罪恶的女人,罪恶的社会又彻底毁灭了这个罪恶的女人。
活出尊严 活出价值―看刘兰芝的人格魅力
作者: 张明   来源: 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规范   人格尊严   刘兰芝  
描述: 《孔雀东南飞》的女主人公刘兰芝是一位符合汉代妇女道德,同时又具有独立人格的女性形象。她视人格尊严高于一切,做好了该做的所有事情,可就是保不住自己的婚姻。因此,她以死拒绝再嫁,既是合人性的情感追求,也是在矛盾冲突中对女性道德规范的恪守;是“从夫”与“从父”两难道德中合情合理的选择。这正是刘兰芝可贵的地方,是一个弱者和被压迫者光辉;人格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最美的表现。
婴宁与子君之比照
作者: 李利民   李窗影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君   涓生   一朵小花   王子服   浪漫情调   我自己   凌叔华   绣枕   小村落   婚姻生活  
描述: 一婴宁是蒲松龄笔下的女性形象,子君是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在两个人物身上,分别注入了两位伟大作家对爱情的思索和向往。两个女性的时代和命运虽说颇不相同,但在她们身上却显示着共同的爱情倾向——对浪漫情调的关注。有趣的是,两位作家都将自己笔下女主人的爱情命运与她们对待花的态度关合在一起。
浅谈普契尼的创作心理
作者: 鲍卉   来源: 大众文艺(理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普契尼   歌剧   创作心理  
描述: 通过普契尼的身世背景以及当时他所处的时代,剖析他的创作心理和特点。并简要分析她笔下的情感型女性人物。
中国电子显微学领域分层结构的社会性别研究
作者: 宋琳   刘文霞   来源: 科学学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中国电子显微学   社会分层  
描述: 科学领域中"女性相对缺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各学科之间又存在"缺席程度"的差异.为了丰富对科学女性研究的多样性,本文选择中国电子显微学中科学女性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通过对该领域学会会员的构成、科学产出、基金资助几个方面进行性别分层的考察,并从社会性别视角进行了分析,提出实验室中性别文化的存在和科学活动中"理论研究"与"实验操作"的二分是造成女性在电子显微学中比例较高,而在分层结构中位置较低的主要原因.
边缘处的守望
作者: 毕志娟   李大恒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陈染   身体   林白  
描述: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创作拥有着独立的话语姿态,在其繁复的文本实践中,女性作家努力营造着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而林白和陈染就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两位重要作家.她们的创作力图通过私密的话语空间展示独特的女性生命意识,并且借重女性之躯这一话语场所,从身体层面对男性话语的封锁进行突围.
< 1 2 3 ... 167 168 169 ... 229 230 23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