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妇女运动领袖的媒体言说与社会行动:以天津《妇女日报》为例
作者: 李净昉   来源: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邓颖超   妇女运动   天津   《妇女日报》   李峙山   刘清扬   向警予  
描述: 五四时期,天津女性知识精英崭露头角,与男性知识精英一起在反帝爱国运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妇女运动的开展,成为妇女运动领袖。20世纪20年代,她们创办《妇女日报》等报刊媒体,建构言论平台,深入讨论社会性别议题,借助编者、作者及读者的互动,以及与其他地区妇女运动领袖的对话,吸引读者关注女性的生存处境,为妇女运动营造有利的舆论氛围。这些妇女运动领袖不仅通过媒体发声,而且大胆开展调整社会性别关系的实践活动,在中国妇女运动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女性学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培养
作者: 刘庆   来源: 学习月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视角   女性研究   女性学   知识革命   社会化过程   女性人才   品德素养   当代女大学生   人格塑造   社会政治生活  
描述: 女性学教育以提高和扩展女性的价值和素质为原则,是对女性所有个体进行知识传授、人格塑造、品德素养的社会化过程,不仅包括与男性同等内容的教育,而且还包括针对女性的特殊教育。其目的就是要促进占人口半数的女性觉悟的提高,使女性在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中成为与男性同等重要的参与者,为女性从事致力于社会变革的知识革命提供基础和空间。一、在高校开展女性学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女性人才的有效途径
《妇女共鸣》杂志关于女子权利地位的讨论述评
作者: 张晨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子地位   妇女共鸣   社会角色   女子权利  
描述: 《妇女共鸣》是1929年成立于上海的国民党籍妇女团体妇女共鸣社的机关刊物,办刊时间为1929-1944年。从时间段限上看,它基本经历了整个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从内容上看,它涉及了妇女问题的方方面面。本文以《妇女共鸣》原始资料为基础,对杂志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研究,对杂志关于女子权利、社会角色地位方面的主张进行述论,并探讨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文章主要由四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是对《妇女共鸣》创办的背景时期进行介绍。主要阐述杂志创办既处于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女权运动的余波中,又面临着中国妇女运动在经历国民大革命之后
西方女性文学中的女性自我意识及其表达方式
作者: 刘静   来源: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西方女性文学   表达方式   觉醒   女权主义   父权制文化   相辅相成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西方女性文学与女性自我意识是相辅相成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催生了女性文学的发端与发展,而女性文学则加速了西方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表达。女性文学代表西方女性开始摆脱父权制文化和男性话语的束缚,逐步形成和构建起女性自己的文学空间。从西方女性文学和女性自我意识的内在联系、西方女性文学对女性自我意识的独特表达方式等方面,对新时代女性自我意识和女性文学发展趋势进行动态评析非常必要。
浅论李昂的女性文学
作者: 卢一志   来源: 人间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昂   作品主题   台湾女性文学  
描述: 八十年代,台湾出现了一股新的女性文学势力。李昂便是其中的一名代表。她的小说书写了台湾新时期的女性被释放的情欲以及她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抉择。
严歌苓笔下的女性世界
作者: 田姗姗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故事   女性形象   严歌苓   女性主义  
描述: 严歌苓是当代著名的华裔旅美作家。她1986年踏上文坛,目前已经创作了大量的小说,电影、电视剧本,获得了十多项文学大奖和电影奖,是当代文学创作的主力之一。她在作品中为我们塑造了从女兵、女知青、女性移民到中国传统女性、当下的知识新女性等一系列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本文主要以严歌苓长篇小说中的几类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对其女性写作的意义进行阐释,并将严歌苓近两年的新作《妈阁是座城》和《老师好美》纳入研究视野,也对其写作缺陷略有涉及。本论文除过绪论和结语,共分三个章节。绪论的第一部分通过对严歌苓生平经历和
论随园女弟子及其创作
作者: 石玉娟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随园女弟子   袁枚   价值   诗歌艺术  
描述: 清代女性文学的蓬勃发展已成不争的历史事实,崛起的闺秀诗人在这股创作的浪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众多女性创作中,最负盛名的当数袁枚门下的随园女弟子。袁枚弃官而隐,独爱风骚,标举“性灵”,天下文士竞相涌之。更为重要的是,他广收女弟子,一时红粉青衣联袂而来,归附门下。袁枚的标举倡导与提携,也使得随园女弟子成为清中叶乾嘉时期女性文学高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把随园女弟子诗歌创作群体作为文学个案进行系统研究,尤其注意她们创作的个性与特点,包括群体性的和个体性的,来观照清中叶女性创作的审美心理和审美风尚,以及这
《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白皮书——晒一晒中国妇女地位新提高
作者: 新新   来源: 祝你幸福(知心)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党员比例   妇女地位   网民总数   性比例   决策管理   行文规范   尊重妇女   妇女平等   平均预期寿命   妇女组织  
描述: 20年来,女性的进步,就是社会的进步。女性占就业总数45%,互联网女性创业者超五成;70%以上妇女参与家庭决策;女党员比例为24.3%,女性公务员占比为47.8%;妇女平均预期寿命达77岁。
国际妇女参政的实践及其对中国妇女参政的影响
作者: 刘伯红   来源: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参政   中国妇女   实践   性别平等  
描述: 本文回顾了兴起于19世纪中叶的国际妇女参政运动和发端于上个世纪的三次妇女运动浪潮,论述了国际妇女参政运动取得的进步与挑战,经过研究认为:1.我国妇女参政在数量、结构和质量上同国际标准存在一定差距
战火中的妇女之路--《新华日报》副刊与战时女性形象建构
作者: 金黎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构   《新华日报·妇女之路》   《中央日报·妇女新运》   延安女性   抗战   女性形象  
描述: 抗战时期政党积极把女性纳入政治之中,企图以政党力量左右女性命运,并宣扬女性必须依附于民族解放才能获得自身解放。《新华日报·妇女之路》是宣扬中共妇女政策的阵地,其党派意识异常浓烈,它以另类父权形式规训着女性。中国女性应走的解放之路,在《妇女之路》看来是走向革命之路。这时期《妇女之路》不断地建构女性形象,演剧家、剧作者、文人、《新华日报·妇女之路》、观众、读者,他们形成有趣的互动关系,将“新女性”形象建构推向高潮。《新华日报·妇女之路》不停地在戏剧、演剧中寻找符合自己政治立场的新女性,文人也或多或少地受到《新
< 1 2 3 ... 9 10 11 ... 205 206 20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