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鹿港双姝--施叔青与李昂的小说主题比较
作者: 庄嘉薰   来源: 政治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施叔青   李昂  
描述: 鹿港老鎮陳舊的氣息,靜滯的古風,孕育了施叔青與李昂這對文壇上的親姊妹,她們的文學根源於家鄉土壤,小鎮短暫風華被歲月帶走後,徒留斑駁陳舊的老式建築、陰暗彎曲的巷弄,以及各式神祕詭異的傳說,家鄉特殊的空間氛圍,開啟了這對早慧才女的想像之門,透過文字,書寫家鄉之於她們的驚訝與詫異,成為兩人進入文壇的叩門磚。 從老舊的小鎮邁開創作步伐,這對鹿港雙姝各自往更廣闊的世界自信地跨去:施叔青輾轉於台北、紐約、香港等地遷移,半個世界的新奇經歷,開闊了這位鹿港女兒的視野,也富厚了她的文學內涵;李昂除在紐約短暫求學外,多數的
试析李昂《杀夫》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戴伶俐   来源: 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杀夫》   男性沙文中心主义   李昂   女性形象  
描述: 《杀夫》是李昂的代表作品之一,它揭示了封建男权社会下"生为女人不是人"的女性悲剧命运。不论是"吃不饱"的林市阿母,饱受经济、性、精神压迫的林市,还是深受封建思想荼毒而人性扭曲的阿罔官,抑或是相对自由但同样走不出厄运的妓女金花,都共同反映了妇女悲惨的生存状况。作品的批判矛头直指男性沙文中心主义。
李昂作品对台湾历史的讲述方式探究
作者: 张晓利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湾故事   李昂   女性形象   讲述方式  
描述: 台湾女性作家李昂创作题材广泛,通过不断探讨女性的叙事方式来对女性自我进行讲述,在探讨女性意识的觉醒的同时,通过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对男性中心叙事进行无声的消解,并以一种新的方式对台湾历史进行“非历史性”的叙述。李昂通过“女性”来讲台湾,同时也通过台湾故事讲述女性。
浅论李昂的女性文学
作者: 卢一志   来源: 人间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昂   作品主题   台湾女性文学  
描述: 八十年代,台湾出现了一股新的女性文学势力。李昂便是其中的一名代表。她的小说书写了台湾新时期的女性被释放的情欲以及她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抉择。
李昂与林白创作中的女性意识之对比
作者: 李艳霞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李昂   林白  
描述: 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女性文学日渐盛行。台湾女作家李昂站在女性的立场,对男权社会强加给女性的不合理发出挑战,表现出较强的反抗性、批判性,体现了李昂对女性命运的理性思考。林白自传式的写作表达了女性独特的成长经验和生命体验,流露着浓重的逃离、自恋意识和感性色彩。这种不同的女性意识体验与女作家不同的文化理论背景有关。
论李昂小说《杀夫》创作上的进步与不足
作者: 袁洪福   来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昂   创作   不足   小说  
描述: 李昂的《杀夫》是台湾女性文学作品中的一朵奇葩。李昂创作上借鉴鲁迅问题小说模式,并有所超越。她以女性少有的理性,直接揭露社会弊病。该作品在今天对促进女性主义觉醒和抵制男性专权方面具有进步意义,但其在立意、语言运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憾。
求赎的困惑与理性的探寻——论李昂女性主义文学的嬗变
作者: 朱艳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李昂   演变轨迹  
描述: 作为台湾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女性主义是李昂思想的出发点和精神所 在。本文拟从李昂小说创作中的女性意识入手,采取以女性意识为核心的女 性文学观来解读李昂女性文本的创作,力图梳理出她的女性意识在不同创作 阶段的演变轨迹,借鉴女性主义批评方法,对其塑造的女性形象进行整体研 究。 女性意识是女性文学赖以存在的精髓,它的自然属性主要表现为女性特 有的生理结构和心理机制使得她们在体验和感受外部世界时有着不同于男性 的独特方式和角度。同时,女
“第二性”视角下的女性形象分析——以李昂《杀夫》为例
作者: 张驰   来源: 长江丛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杀夫》   男性沙文中心主义   李昂   女性形象   第二性  
描述: 西蒙·德·波伏娃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先驱。《第二性》中她提出:一个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是传统的习俗和男权社会造就了女人。在经济不独立的前提下,女性被迫按照男性的价值取向生存沦为“第二性”。台湾女作家李昂的代表作品之一《杀夫》揭示了封建男权社会下“生为女人不是人”的女性悲剧命运。不论是“吃不饱”的林市阿母,饱受三重——经济、性、精神压迫的林市,还是深受封建思想荼毒而人性扭曲的阿罔官,抑或是相对自由但同样走不出厄运的妓女金花都共同反映了妇女悲惨的生存状况。作品的批判矛头直指
台湾女性文学形象举要
作者: 刘红林   秦家琪   来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女性人生   淑女形象   女强人   李昂   丈夫   魔女   时代女性   女性形象   台湾女性文学  
描述: 台湾女作家们在艺术王国里保存了女性自己。 当男权中心的社会在政治、经济、哲学、历史等各个领域里对女性施加以轻蔑、漠视和排挤的时候,是文学艺术容纳了女性。给予充满缺陷和遗憾的女性人生,带来了温馨和慰藉。它们描述了台湾女性的生活与心态,提供了台湾女性的悲剧人生的真实画面,成为台湾现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重要部分。然而,台湾女性文学中所反映的客观世界,都诉诸于感性,是通过具体的、可感可信的艺术形象,予以艺术的展示。 台湾女性文学以女性自身为审美对象上体,塑造了异采纷呈、各具特色的女性艺术形象。近代人
视角独特 亮点纷呈——评《台湾女性文学史》
作者: 朱郁文   来源: 厦大中文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天文   林海音   百强   台湾光复   施叔青   朱天心   亚洲周刊   李昂   聂华苓   陈若曦  
描述: 《亚洲周刊》于1999年邀请海内外十四名评委投票选出了"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其中台湾作品有28部,这28部作品中有10部出自女性之手(作者分别是朱天文、于梨华、施叔青、聂华苓、林海音、李昂、琼瑶、苏伟贞、朱天心、陈若曦),占三分之一。相比较而言,入选的近60部大陆作品中,出自女性作者的不到10部,远低于台湾女性作品占入选台湾作品的比例。当然,这份"百强"名单也许并不"权威",也未必能代表大多数人的意见,但它从一个侧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