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表达方式】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
历史站在左边 她站在右边
-
作者:
蒋巍
来源:
文艺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弱势女性
肉体
表达方式
女权主义者
同胞
社会学意义
长篇小说
绘画
女性形象
女权意识
-
描述:
历史站在左边 她站在右边
-
《宏村·阿菊》的前世今生
-
作者:
晁珊珊
来源:
小康(财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拉斯维加斯
灯笼
表达方式
国际化
宏村
演员
徽州
演出
女性形象
重新塑造
-
描述:
历时五年,三易版本,中坤集团投资2.3亿元打造的《宏村·阿菊》,一改大型常规实景演出的"讲故事"路线,而用"秀"的国际表达方式,重新塑造徽州女性形象。粉墙黛瓦中,窗户被一盏盏红色的灯笼点亮,每一个
-
寻找女性:左正尧创作说略
-
作者:
王林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形态
理性思考
表达方式
艺术家
创作思路
女性问题
作品
女性形象
城市女性
精神
-
描述:
和生活习俗作为切入点,从传统与现实两方面寻找契机的表达方式,与其一贯的创作思路是一致的。"八五"时期的人
-
中国女性百年自画像
-
作者:
董慧萍
来源:
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表达方式
中央美术学院
自画像
女性自我
美术创作
自我形象
女性形象
美术馆
中国女性
-
描述:
日前,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萧淑芳艺术基金联合主办的《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1920~2010)专题展》在北京展出。该展以"自我画像"为核心,对20世纪中国女性美术加以梳理展示。所谓"自我画像",狭义指画家以自我为摹写对象
-
女性缺席的影像世界——浅析第六代电影的性别色彩
-
作者:
宣宁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八十年代
第六代导演
性别特征
电影创作
男性化
表达方式
女性主义者
色彩
女性形象
-
描述:
从89年张元的《妈妈》到贾樟柯即将上映的《世界》,第六代电影人的艺术实践已经走过了十五年的历程。伴随着第六代的逐步成熟,学术界对第六代的研究也不断深化。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第六代的电影,企图在电影现念、电影形态、义化蕴含等视角的透视下全面解析第六代的影像景观。然而长期以来有一个独特的解读视角却一直被我们忽略,这就是对第六代电影做出性别分析。在中国给电影贴上性别的标签始至八十年代西方女权主义思潮的引入,继而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出现了女性电影创作和评论的高潮。在第四和第五代中都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女性电
-
《世说新语》和魏晋士人心态
-
作者:
温孟孚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士人心态
表达方式
魏晋名士
竹林七贤
《世说新语》
妇女观
阮籍
女性形象
魏晋士人
阳刚之美
-
描述:
《世说新语》和魏晋士人心态温孟孚《世说新语》(以下简称《世说》)是一部极具魅力的志人小说集。从它问世以来,几乎历代均有仿效者,如宋王规唐语林》,明李绍文《明世说新语》,直至近代易宗费之《新世说》,这充分说明了人们对它的喜爱程度。但这些仿效者诚如鲁迅先...
-
李象群:大象有形,塑而成群
-
作者:
姚森
李占豪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肖像雕塑
人体
慈禧
表达方式
艺术家
历史人物
后现代
作品
女性形象
中国当代艺术
-
描述:
李象群/杭春晓:堆云·堆雪我没有刻意塑造一个慈禧,或者说老佛爷,我没有想要强调这个人是谁,她是一个形象,一个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清代女人的形象。我的想法是,通过人体来突破封闭……
-
观点
-
作者:
陈子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方式
时代背景
传统工笔
艺术理念
表达方式
观点
审美趣味
当代女性
绘画形式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当下艺术表达方式和审美方式日趋多元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和空间从艺术理念和语言的层面去重新认知传统工笔画中的审美趣味。它不应是一个绘画形式和种类的"继承",而应该是作者价值观、艺术观的呈现。
-
西方女性文学中的女性自我意识及其表达方式
-
作者:
刘静
来源: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西方女性文学
表达方式
觉醒
女权主义
父权制文化
相辅相成
女性自我意识
-
描述:
和构建起女性自己的文学空间。从西方女性文学和女性自我意识的内在联系、西方女性文学对女性自我意识的独特表达方式等方面,对新时代女性自我意识和女性文学发展趋势进行动态评析非常必要。
-
女性文学情感特征的现代嬗变
-
作者:
任一鸣
来源:
艺术广角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情感
新时期
自我价值
女作家
情感特征
王安忆
女性主义文学
表达方式
中国女性文学
现代女性
-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曲折前行后,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再度崛起。崛起后的女性文学经历了由以张洁、张抗抗为代表的追寻理想爱情,到以张洁、张辛欣为代表的追寻女性自我价值,再到以刘索拉为代表的永恒地追寻哲学意义上的本我——直至90年代初以王安忆为代表的女性主义文学——的现代衍进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