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男权社会】搜索到相关结果 348 条
-
悲剧复生与民族寓言:黄皙暎长篇小说《故园》研究
-
作者:
宋筱茜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韩国作家
男权社会
《故园》小说
黄皙哄
女性形象
-
描述:
悲剧复生与民族寓言:黄皙暎长篇小说《故园》研究
-
《黑暗的心》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李岩
来源:
扬州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暗的心》
男权社会
约瑟夫·康拉德
女性意识
叙述话语
-
描述:
约瑟夫·康拉德的中篇小说《黑暗的心》以作者刚果之行的切身体验作为素材和背景,通过主人公马洛的主体叙述,将险象环生的“黑暗非洲”旅程徐徐展现在读者眼前。自1899年问世以来,《黑暗的心》就不断引发各方学者及批评家的争议,而随着女性主义的兴起,康拉德小说中性别歧视的倾向更是招来众多女权主义学者的议论与批评。不过,这些评论往往忽视了文本深层结构中隐含的重要女性形象,康拉德对五位女性人物的巧妙刻画实际上是对西方父权帝制进行的讽刺和披露,以及对受到男性中心主义和帝国意识形态双重压迫的女性表达的深切同情,由于作品采取
-
康拉德:男权神话的摧毁者
-
作者:
丁燕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社会
黑暗的心
女性主义批评
阴性写作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通过对《黑暗的心》中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的细致分析,并结合作者生平,小说创作背景,及小说写作风格的深入探讨,从而揭示康拉德是站在女性的立场塑造女性形象的。康拉德曾被列维斯视作用英语创作的四大作家之一,他的多部作品均被收录在《伟大的传统》一书中。然而,很多评论家对康拉德塑造的女性形象颇多微词,认为他塑造的女性形象太单薄;部分女权主义批评人士甚至把其当作清算男性文本中的性政治对象,康拉德由此也被视作厌女主义者和男权主义的代表。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视角对此作进一步探讨。本文通过对《黑暗的心》的分析可以看出
-
托尔斯泰笔下女性人物形象的性别文化阐释
-
作者:
王永奇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被阉割的女性
男权社会
现实主义
他者
女性主义
-
描述:
托尔斯泰笔下的女性形象为数众多,特点各异。在以往对托尔斯泰笔下娜塔莎、安娜、马斯洛娃这三大女性形象的分析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加之托尔斯泰又是一个妇女观较为保守的男性作家,因此,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以女权主义理论兴起时期的代表理论为参照系,兼及性别社会学等理论,在进行详细的文本解读的基础上,主要运用女性主义形象批评方法,对这三大女性形象进行新的解读,总结人物形象的演变轨迹,探讨形象演变的深层原因,勾勒作家的思想转变历程。 本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 娜塔莎:被阉割的女性。在创作于十九世纪六十
-
男权社会的一曲女性悲歌
-
作者:
石红英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生存悲剧
男权社会
女性悲剧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女性意识缺失
-
描述:
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的著名小说家。《远大前程》是其后期作品,也是其思想上较为成熟的作品。当今国内外对于《远大前程》的研究已经从以往的侧重思想内容的分析到以综合研究为主,全面分析作品,形成了多元并存的研究格局。其研究重心也突破了单纯探讨狄更斯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狄更斯作品对社会的批判、狄更斯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及其强烈的幽默感的一元发展的局面,整体性的综合研究占了较大的比重。随着社会科学和文艺理论的发展,人们对狄更斯作品的认识已不再局限于仅仅从历史的和形式主义的角度进行分析,而是从女性主义
-
伊迪丝·沃顿两短篇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周蕾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另一个时代》
男权社会
伊迪丝·沃顿
女性主义
《另两个》
-
描述:
本文运用女性主义的分析方法,从两个不同角度对伊迪丝·沃顿(1862—1937)的两个短篇小说《另两个》和《另一个时代》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女性及其处境的分析,揭示了女性受到的外部压迫和女性被置于“他者”的悲惨境遇。文章还进一步分析女性受压迫的根源是其经济上对男性的依赖,解决女性问题的第一步是使她们成为经济独立的“新女性”。
文章由四章构成。
第一章介绍部分首先说明了对沃顿的研究综述,包括当今女性主义评论家对其作品的研究情况,以及本论文的概要介绍。
第二章详细研
-
《逃离》中女性人格建构的心理分析
-
作者:
胡月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社会
人格结构
艾丽丝·门罗
女权主义
女性人格
-
描述:
在社会文化形成的过程中,男性与女性具有不同的身体构造、行为方式和群体特征,这使得人们有了对男女差异的理解。由于男性往往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拥有强势地位,女性也自然被置于客体。社会性别由此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短篇小说大师”艾丽丝·门罗擅长从女性的角度,运用细腻的笔触,描写小镇中平凡女人的命运,并赋予每一个平凡女人以独特的性格和鲜活的特征。他们经历着生活中的冲突、失落、渴望、追求……门罗的作品通过对他们自我寻找与挣扎的描述,引起读者共鸣。本文选取艾丽丝·门罗最具代表性的小说集《逃离》中的几个相互关联
-
追寻自我:《安娜·克里斯蒂》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朱云娜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安娜
独立自我
《安娜·克里斯蒂》
女性主义
-
描述:
《安娜·克里斯蒂》是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早期剧作中较有名的一部,并于1922年获得普利策奖。安娜是该剧的主人公,其人生变迁构成了故事的主线。故事伊始,无助的安娜被农场的亲戚收养,身心遭受了极大的摧残。被表兄强奸后,安娜逃到了另一座城市,熟料却沦落风尘。妓院被警察查封后,安娜别无选择,只好投奔当水手的父亲。父女海上重逢和海上美好的时光使安娜仿佛获得了新生,强烈的自我意识突然被唤醒了。为了追求独立自我和真爱,安娜开始了勇敢的反叛。安娜的遭遇使我
-
《彩虹》中的女性
-
作者:
张兰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实现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自然本我
社会自我
-
描述:
二十世纪初期的英国,资本主义现代工业极大地压抑和扭曲了人性。社会动荡不安,失业工人和女权运动者组织了大量的罢工和游行,人们对与德国作战的恐惧与日俱增;举国上下对于英国的前途充满焦虑和怀疑,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满困惑。英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在这样一个危机四伏的年代,妇女运动达到了高潮。女权主义者们强烈要求获得和男人一样的社会政治权利,尤其是选举权。
作为一个尊重人性和自由的作家,劳伦斯憎恨工业社会对人性的压抑,主张恢复人的自然本性。劳伦斯认为两性关系的失衡是一切社会问题的症结,因
-
被“淹没”的他者:《都柏林人》中女性角色分析
-
作者:
万欢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处境
女性气质
内在性
女性他者
-
描述:
共有十五个短篇小说,是詹姆斯·乔伊斯塑造女性人物最多的一部作品,也是英国短篇小说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由于当时爱尔兰的历史和环境的局限性,乔伊斯不可避免地将女性呈现为他者,为此不少批评家把他指责为厌女症者。在以男性利益为标准的强大父系社会中,男性占绝对的主体地位,而女性则不可避免地沦为他者。根据存在女性主义者西蒙娜·德·波伏娃提出的他者理论,即女性的劣势屈从地位不是由于生理差异而是由于文化造成的,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中女性他者地位的形成原因,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被“淹没”已久的人群。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乔
<
1
2
3
...
20
21
22
...
33
34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