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男权社会】搜索到相关结果 348 条
-
女性视野下的中国传统剪纸艺术思想内涵分析
-
作者:
孙丽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文化价值内涵
男权社会
剪纸
女性
-
描述:
通过运用社会性别知识,在女性学这一视角下,对中国传统剪纸艺术文化内涵进行重新阐释与分析,围绕剪纸意象中的人文内涵,探讨女性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价值定位和发展问题,对当下女性解放自由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与启示。
-
从社会性别理论重新审视《玩偶之家》中"玩偶"喻指
-
作者:
刘婷婷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玩偶
社会性别理论
男权社会
《玩偶之家》
女性主义
-
描述:
根据女性文学批评理论中的"社会性别理论",重新审视<玩偶之家>这部戏剧中的性别问题,可以给"玩偶"以新的诠释.如果说女人在男权社会中为了扮演好社会赋予自己的女性角色而消解自己的女性意识成为玩偶时,男人也因为追逐名利而偏离自我,成为社会性别机制的牺牲品.
-
新时期中国女性小说中的女权意识
-
作者:
张丽娜
来源: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男权社会
女性小说
男女平等
女权意识
-
描述:
新时期中国女性小说的创作,有着明显的女权意识,她们以女性的热忱和强烈的自我意识,表达着共同的主题——对男性、男权社会的失望和反抗以及弘扬女性主体意识的女权思想。从男女两性的不平等、婚姻家庭的羁绊、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奋斗的艰辛等方面来解读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中的女权意识,使女权意识不仅是一面旗帜,而且成为文学、社会向着完美的双性和谐的方向发展的强大内驱力。
-
吴贞姬小说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石秋英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社会
肉体
战争
女性主体性
吴贞姬
-
描述:
吴贞姬是韩国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她的小说着重描绘了主人公在现实生活中作为女性的烦恼,以及她们的人生价值的本质及其根源所在。吴贞姬小说的特点,可以说是特别注重人物的内心世界、自身视角、往事回忆等,以此来展开作品的整个事件。因此,吴贞姬的大部分作品,都是通过对人物的心理、对话、行动的细致入微的描写,来深化其主题。本文试图从吴贞姬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入手,深入研究小说主题及作品体现出的作家意识。尤其要按年龄段分类女性形象,分析各阶段女性的受难特点,以及她们对待社会的方式与态度,从而进一步指出女性的主体性及女性“肉体”
-
托尔斯泰女性观与三个女性形象
-
作者:
娜日苏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社会
玛丝洛娃
安娜
娜塔莎
托尔斯泰女性主义
-
描述:
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在一生当中不断的探寻生活的意义并追寻着人类的幸福。在他的作品中出现了为数众多,特点各异的女性形象。她们有着不同的身世,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遭遇。在本文中,主要以他最具代表性的三个长篇小说进行了详细的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对这三大女性形象进行新的解读,总结人物形象的演变轨迹,勾勒作家的思想转变历程。本文共三章:第一章:详细阐述了托尔斯泰式理想女性—娜塔莎。并解析了托尔斯泰创作前期对女性的保守观念。第二章:分析了托尔斯泰式反抗—安娜。环境逼迫的她最终在妻性、母性、
-
金钱的罗曼司: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对女性形象的负面塑造
-
作者:
黄庆芳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社会
《了不起的盖茨比》
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女性形象
家庭观念
-
描述:
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是美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与海明威,福克纳齐名的伟大小说家,被誉为“爵士乐时代的编年史家”。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更是再现美国爵士乐时代的风貌的一部伟大作品。小说的主人翁盖茨比和主要叙述者尼克都是男性,菲茨杰拉德本人也承认这是一本“男人的书”。可以说,作者本人就是男权社会的代表。对于作品中的女性,作者把她们都塑造成了崇尚金钱和物质利益,追求享乐的拜金女郎。她们或者来自上层阶级并努力维护其身份地位,或者梦想要跻身上层阶级并为此不惜出卖精神和肉体。与作品中的男性(盖茨比和尼克)相比,作
-
似是而非—试论凯特·肖邦女性形象创作的模糊观
-
作者:
潘英慧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模棱两可的观点
男权社会
贤妻良母的女性形象
觉醒的新型女性形象
凯特·肖邦
-
描述:
凯特·肖邦是十九世纪末期著名的美国女作家。她一生中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和三部小说集。很多评论家一致认为肖邦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模棱两可。肖邦堪称塑造人物的天才。她在作品中成功塑造了很多形形色色的女性人物。但总体而言,根据她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和故事,这些女性人物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的女性形象:传统的贤妻良母和觉醒的新型女性形象。 贤妻良母拥有温柔、挚爱和无私的母性。她们是维多利亚时期人们所崇拜的女性形象,也是男权社会下多数女性必须扮演的角色。当女权运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时候,很多女性渐渐觉醒为自己应得的
-
毕飞宇笔下的母性书写
-
作者:
王俞萱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社会
人物
母性
书写
母性书写
-
描述:
如果有一个作家对你说:“我不是男权主义者,我只是强调,男人和女人其实都脆弱,都有权渴望理解。”①这是个很好的开头,对于男人或者女人都是。这样的故事一旦开始,就万劫不复。玉米、惠嫂、蚕婆婆,这些都是他的女人,都是他的母亲。此时的毕飞宇就像一个五岁的孩子,对一个五岁的孩子、一个物质时代的孤独者来说,母性(未必是母亲)是他的天使,作为这些具有母性形象的创作主体,毕飞宇这一走,便在母性的路上一直走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不论是在道德情感还是艺术情感中毕飞宇都若有似无地在塑造着他心目中具有母性特征的女人。不论是早期的代
-
追求女性话语—《玻璃动物园》中南方淑女的悲剧形象
-
作者:
周卓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女性话语
田纳西·威廉斯
南方淑女
受害者
-
描述:
田纳西·威廉斯系美国战后最出色的剧作家,他才华横溢,作品丰富,著有29部长剧,10余部独幕剧及短篇小说和诗歌。在其大部分剧作中,女性角色备受关注,尤其是南方淑女。威廉斯深受美国南方传统文化熏陶,南方主题几乎贯穿其整个创作生涯。威廉斯创造了大量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其中要数南方淑女的形象最为深入人心。他在《玻璃动物园》中刻画的南方淑女形象很好的诠释了南方淑女的细致与脆弱。阿曼达的强势与劳拉的柔弱形成强烈的对比。法国的女权主义学者露西·伊利格瑞提出要构建一种女性话语,强烈要求女性发明属于自己的象征语言体系,用理
-
西部女性自由路的探寻
-
作者:
时胜楠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社会
《伊甸之东》
斯坦贝克
女性话语
自由之路
-
描述:
约翰·斯坦贝克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同时也是最受争议的一位小说家。在他一生中,斯坦贝克创作颇丰、风格多变,其中有16部小说,6部记实性作品,5部短篇故事集。他的小说受到了来自读者以及批评家极大的关注。斯坦贝克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伊甸之东》是作者晚年的作品,这个时候的斯坦贝克已经被很多人认为创作力衰竭,这部小说也因评论家众口不一而不被看好。但是对于作者本人来说,这是他倾注了所有积累的创作技巧和创作精力而完成的,也是其他作品所不能超越的。《伊甸之东》主题宏大,学术界主要是从其主题、写作手法以及
<
1
2
3
...
19
20
21
...
33
34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