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教学设计
作者: 张红蕾   来源: 现代阅读(教育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棠花   西花厅   教学设计  
描述: 本文是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优美的散文。选自 1997 年 3 月 5 日《人民日报》,作者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妇女运动领导人之一、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女士。1988 年 4 月,正值中南海西花厅海棠花盛开之际,邓颖超观花后三次口述往事,由身边的工作人员记录下来。这是一篇追忆性的文字,作者睹物思人,借西花厅再次开放的海棠花,追忆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的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表达了对周恩来同志的深刻怀念与敬爱,体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尚情操与革命情怀。
《荷花淀》教学设计
作者: 陈琳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细节描写   人物对话   语言   水生   人物性格   教学设计   荷花淀   课堂教学   人物形象   小说  
描述: 《荷花淀》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传统篇目。小说运用诗化的语言描写战争中的女人,朴素清新、细腻逼真、富有诗情画意,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女性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语文老师在教学此文时可以选择的点有很多。按照传统的方法,把握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是小说教学的主要任务,围绕人物形象进行语言、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分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本期我们刊发三篇《荷花淀》教学设计,其中陈琳老师的设计,通过分析人物对话和细节描写,有效地揭示了人物性格和心理;蒋文学老师在把握情节的基础上,鉴赏小说的语言,也把教学重点放在分析人物形象上,
《致橡树》教学设计
作者: 黄立   来源: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诗歌   学生   比较阅读   朦胧诗   爱情观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橡树   女性形象   主体意象  
描述: 一、设计思路理解意象是解读诗歌的重要钥匙。本课的教学设计紧抓意象,通过对诗歌中主体意象和群体意象的深入解析来品鉴《致橡树》。赏析诗歌后,设计了能力训练环节,让学生比较阅读多首以"树"为主要意象的诗歌,体会意象
让所有的孩子都参与进来:从生本教育的视角分析一位美国教育专家的教学过程
作者: 席春玲   来源: 现代教育论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教育专家   发展潜能   尊重学生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生本教育   孩子  
描述: 生本教育尊重学生不同的发展速度与态势,鼓励个体根据自身发展潜能和现有水平展开有发展空间学习,能使所有的孩子都能参与进来的教学设计就是生本的教学.本文通过生本教育的视角,分析美国教育专家的教学过程.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