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西方女性主义地理学对城市建设的性别反思
作者: 黄春晓   张京祥   来源: 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地理学   性别   女性   差异  
描述: 20世纪60年代,社会矛盾与冲突在西方国家广泛爆发,诸如妇女运动、黑人运动、学生运动、内城运动等。女性主义产生于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时期,并在后来的20年内,迅速渗透到社会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地理学同样吸收了女性主义的观点,由于女性主义对城市建设建立在角色反思基础上的强烈的社会批判性,以及它对建设实践的积极探索,女性主义为20世纪后半期地理学的发展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译者主体性:浅谈《紫颜色》男女译者的译作特征
作者: 张晶   来源: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翻译   女性主义   译者主体性   性别  
描述: 随着译学研究发生"文化转向",翻译的性别化视角日益受到重视。女性长期以来都是处于父权制的压抑之下,女性解放必先语言解放。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中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性别视角,要求对翻译
奴隶叙事中的性别视角分析:对比研究《女奴生平》和《一个美国黑奴的自传》
作者: 张丛丛   来源: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道格拉斯   雅各布斯   奴隶叙事   性别  
描述: 奴隶叙事是19世纪随美国废奴运动而兴盛发展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奴隶的切身经历为基础揭示了蓄奴制的残酷无情,有力地推动了废奴运动。作为奴隶叙事的代表作,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的《一个美国黑奴的自传》和哈里特·雅各布斯的《女奴生平》,体现了男性奴隶和女性奴隶叙事者在阐释蓄奴制中的不同。虽借鉴了西方传统的文学体裁,如自传、引诱小说和情感小说,但奴隶叙事的独特视角和写作技巧超越了传统,为黑人及女性文学提供了创作范本,在文学史上意义深远。
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 第3辑
作者: 张再生   来源: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社会   文集   公共管理   性别  
描述: 本书是2008年6月在天津大学召开的“第二届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研究师资培训班”的结业文集。文集收入调查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共19篇,内容包括社区妇女组织、女性政治参与、农村留守女性、妇女土地使用权
《恶童三部曲》中的性别意识与叙事性
作者: 刘丽洁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恶童三部曲》   叙事   性别   女性  
描述: 雅歌塔·克里斯多夫的作品《恶童三部曲》中,作者为了凸显自己的性别意识,采取了重复这一叙事策略,文中主要女性人物的设置也都体现了对于传统男权文化为中心的审美意识的反叛。本文以《恶童三部曲》为蓝本
获得尊重与性别无关
作者: 刘砚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   尊重   女性   性别  
描述: 3月8日,一个女性的盛大节日。这一天,整个社会对女性都不吝惜其溢美之词,各种女性人物也占据了各种报刊、杂志的多数版面和电视荧屏的黄金时段。贵刊也不免俗推出“2003中国十大女性经济人物”,不过读来却有另一番味道,觉得这些女性获得尊重是有充足理由的。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乡村爱情》
作者: 马蓉蓉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化   男性中心话语   女性主义   性别  
描述: 《乡村爱情》在国内热播,该剧故事叙事诙谐、人物鲜明,但该剧中也涉及到中国人长期以来形成的性别观念问题。剧中虽然折射出新时代中国农村中部分女性的觉醒,但深入审视,她们仍然被男性霸权牢固地束缚住。换言之
性别符号与女性服饰:电影中的女性服饰研究
作者: 陈华   来源: 中州大学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旗袍   服饰   性别  
描述: 以香港导演王家卫创作的九部电影中的女性为主要论述对象,将电影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与女性服饰、造型等多方面的问题还原到具体的电影之中进行解读,分析电影中女性服饰与人物所承载的性别符号。
谈“三角”叙述交流结构中体现的女性叙述的自觉
作者: 谷鑫鑫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述交流   叙述自觉   叙述距离   性别  
描述: 女作家以男性的叙述者来讲述故事,并通过男叙述者塑造的女性人物给读者以全新的阅读体验,拉开了叙事距离,改变了叙事交流模式,这种讲述是女性全新姿态的叙述,体现了女性叙述的进一步自觉。
论唐诗女性研究的价值支点
作者: 俞世芬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诗歌   唐诗   女性主义   性别  
描述: 女性主义在为唐诗研究带来崭新视角的同时,又容易造成为女性而叫屈的研究目的的功利性与研究定位的模糊性,而这成为限制诗歌与女性研究继续深入的两大基本问题。唐诗女性研究应确立女性诗歌批评价值标准,采取男性与女性交融的人文视角审视女性题材作品。在此基础上,唐代女性诗人文学实践的意义、男女诗人女性题材的表现差异性等问题才有可能浮出水面。
< 1 2 3 ... 8 9 10 ... 17 18 1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