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性别公正与男女平等
作者: 张永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妇女运动   观念的形成   基本权利   妇女运动史   历史关系   男女两性   男女平等理论   妇女工作   性别   理论指导  
描述: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会对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及社会成员个人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和挑战,妇女工作和妇女运动也包含于其中。在新形势下,中国妇女运动迫切需要切合实际的理论指导。 过去几十年来,我国妇女运动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争取男女平等。这种要求正如恩格斯谈到平等观念时所指出的“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一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关
女性主义对母亲角色研究的影响:以美国妇女史为例
作者: 俞彦娟   来源: 女学学志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职   阶级   美国妇女史   妇女运动   社会建构   母亲角色   种族   女性主义   性别  
描述: 隨著1960年代第二波婦女運動的展開,逐漸重視女性經驗並挖掘女性歷史,掀起了美國婦女史研究熱潮,母親角色的重要性亦趨凸顯。然而,對母親和母親角色的歷史研究散見於婦女史和家庭史研究中,並未受到特別注意;一直到1980和1990年代,歷史學者才漸漸把母親角色獨立出來,開始有系統且大量的母親角色歷史研究。 美國母親角色歷史研究的發展,與當代女性主義者對母親角色的態度有關。本文嘗試從女性主義者對母親角色的分析和理論出發,觀察近三十年來美國母親角色的歷史研究,受到女性主義影響的研究發展和特色。本文分為四個部分。首先
性别与平等:印度劳动妇女论坛的经验
作者: 南迪尼·阿扎德   来源: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积累过程   劳动妇女   国有商业银行   非正规   信用合作   生产合作社   贫困妇女   印度   经济部门   性别  
描述: 本文说明贫困妇女如何能够通过动员、觉悟启蒙和组织起来的过程摆脱贫困和非人的处境。她们还克服了父权制的不利影响,维护了她们本来应该享受到的资源权利。这一过程是通过劳动妇女论坛这个非政府组织的干预促成的。这个存在于非正规经济基层的新积累过程中的要素已经得到认证。这一过程显示贫困妇女组织如何帮助她们从贫困线以下和衣不遮体的生活境遇达到经济和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通过一种整体性解决办法,贫困妇女甚至在低收入的情况下进行了储蓄、投资、创造资产、偿还贷款,把技术和管理才能用到经济活动中,把初级保健、家庭福利和识字这样一
艺术是没有性别的自然人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访谈
作者: 曹小鸥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图案   男女平等   艺术家   艺术设计专业   学院院长   艺术设计教育   现代女性   工艺美术   “女性艺术”   性别  
描述: 中国妇女运动在“五四”运动中产生,根本的转折是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现代女性在众多领域的表现,非常令人瞩目。常沙娜、赵友萍、蒋采萍是三位很有成就的女艺术家,正值国际“三八”妇女节前夕,我们对她们作了专访。 近年来,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登陆,中国学术界也对“女性主义”议论纷纷。虽然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可以起到借鉴作用,但是目前也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盲目照搬套用的倾向,即削中国现实之足,以适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之履。蒋岳红、贺诚的两篇文章,尽管尚有诸多值得推敲之处,但是作者均能立足中国女艺术家创作
另类典范:当代台湾比丘尼的社会实践
作者: 陈美华   来源: 台大佛学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典范   社会实践   身份   形象   传统   主动能动性   身体   规范   性别  
描述: 本文希望在台湾民间/佛教女性的范域内,略尽棉薄之力,经由对当代台湾比丘尼「另类典范」的理论化建构过程,为广泛历史意涵之「另类历史」,迈开一个小脚步。基本上,我认为要探讨在何种意义与脉络下,有一群尼师们是「另类典范」,应该放在战後台湾社会文化的脉络里来建筑。在此脉络中,至少有三个子脉络是需要检视的:首先是台湾汉人父系/权社会,其次是佛教传统,再则是女权运动和女性主义新潮流。这三个脉络都是与一般社会对女性的规范和观点有关,也就是在战後不同时段里,对比於社会对女性的强势知识、价值体系,来谈比丘尼的另类知识、价值
性别、变装与英雄梦-从明清女诗人的写作传统看秋瑾诗词中的自我表述
作者: 陳素貞   来源: 东海中文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gender   dressing   变装   女诗人   cross   明清   秋瑾   Qiu   Jin   性别  
描述: 歷來對秋瑾的論述,大都以秋瑾在清末之革命事業與婦女運動爲主,於其詩文之專題研究較少,即使有所述及,亦多以爲其革命與婦運事業之註腳,而忽略了秋瑾作爲一個女詩人,在明清以來閨閣寫作傳統中的特殊地位。本文一則嘗試將秋瑾與明清女詩人並置,探討自明清以來迄乎秋瑾,女詩人作家在個人遭遇與家國憂思中,其性別意識之浮現與提昇,以及在功名事業與英雄夢的企盼中,如何「變裝」與「發聲」;再則,將秋瑾放回晚清革命與婦運的歷史情境中,觀察秋瑾如何從傳統性別與閨閣寫作的情境與束縛中,脫繭而出,用她的生命去衝撞二千年來父權社會的價值觀
性别公正与男女平等
作者: 张永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妇女运动   观念的形成   基本权利   妇女运动史   历史关系   男女两性   男女平等理论   妇女工作   性别   理论指导  
描述: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会对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及社会成员个人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和挑战,妇女工作和妇女运动也包含于其中。在新形势下,中国妇女运动迫切需要切合实际的理论指导。 过去几十年来,我国妇女运动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争取男女平等。这种要求正如恩格斯谈到平等观念时所指出的“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一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关
性别与阶级的整合———市场化转型后女性文学底层书写的意义
作者: 巩淑云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场化转型   底层书写   阶级   意义   当代中国   整合   女性文学   性别  
描述: 一、市场化转型后的底层女性 底层作为一个阶层划分的结果,在1978年社会转型尤其是在全面市场化之后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研究的关键词之一。不过,只要有社会差异存在,就会有社会地位的差异,底层在任何不平等的时期都会存在。那么为何底层在当代中国成为一个虽有差异但又具有同质性因而不可忽略的群体?
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文学的几个问题
作者: 张晓峰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作家   男性化   中国女性文学   奥斯丁   代表性   社会生活   男人   小说   性别  
描述: "女性文学"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存在多种争议和质疑,其中一种有代表性的意见认为,如果说"女性文学"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态而成立,那么其中不仅隐含了性别分离主义,同时也潜在地重复了男/女的性别对立,因为女性之为"女性",始终是参照"男性"而存在。
一部富有创意的研究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作品的专著:《种族、性别与身份认同》一书评介
作者: 罗良功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作品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   美国黑人   种族   专著   身份认同   创意   性别  
描述: 唐红梅女士的专著《种族、性别与身份认同》(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以中国女学者的独特视角,运用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对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和托尼·莫里森的文学创作进行了系统研究,表现了作者敏锐
< 1 2 3 ... 16 17 18 1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