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也谈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媛莉   来源: 青年记者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女性形象   性别差异  
描述: 在谈到广告中的性别差异时,以往的研究都认为女性在广告中存在着被歧视的现象,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有不同的见解。传统研究对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划分可以总结为三大类型:光鲜花瓶型、贤妻良母型和从属附庸型。下面
性别差异与翻译——管窥《紫色》男女译者的译著特征
作者: 曾丽馨   来源: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翻译   特征   性别差异   女性  
描述: 性别与翻译的结合是翻译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因性别因素而导致的译文差异则是翻译实践的有力表征。在翻译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紫色》时,男女译者的译著呈现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无疑是由性别因素导致的。
法律职业共同体中的女性
作者: 刘璐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法律职业共同体   性别差异   女性主义  
描述: 圣经上说,上帝先造了一个男人,后来又用这个男人的肋骨造了一个女人。这可能是女人作为男人附属物之故事的最初起源。尽管世界上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信仰和传统,但是,把女性置于从属于男性的地位却几乎是共同的。在人类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改变这种从属关系,实现两性之间的平等,一直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一个尺度,而法律、法律职业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风向标”。在法律是“男性构建”的体制下,从事法律职业的女性如何完成不仅是可以参与其中,而且是还可以在其中做的更好的“华丽转身”。在这一对于法律职业中的女
性别差异与翻译--管窥中国女性译者的译著特征
作者: 曾丽馨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译著特征   翻译   女性译者   性别差异  
描述: 20世纪80年代国际译学界发生了一场范式变革: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研究的领域开始涉及到影响翻译的种种因素,如:出版政策,赞助人,文学规范,性别差异,种族差异等等。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就是其中的一个
高校教师薪酬体系相关问题研究
作者: 宋莉芳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高校薪酬   延期分配   绩效考评   性别差异  
描述: 教育发展状况,是影响国家和民族发展进程的主要因素之一;二十一世纪的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要素之一。知识型员工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日益凸现,新世纪的竞争,根本在于人才的竞争。高校教师的薪酬制度是影响高校人力资源配置和配置效果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对于吸引和稳定教师队伍,激励高校教师,提高高等学校综合竞争力、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高校薪酬相关问题的研究就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而展开的研究。 全文共计八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选题
异样的言说:论9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日常叙事中的性别差异
作者: 高辉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九十年代   日常叙事   女性写作   性别差异  
描述: ”的发现、人性的发现基础上,以男女平等为起点,进一步深入到男女性别差异及其影响。本篇论文试图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背景下,秉持深度阐释和自省反思的视角,从文本入手对当代女性写作中反映的知识女性在两性关系中
不再沉默的女性研究课程
作者: 胡凤麟   来源: 新课程(综合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特征   妇女学   学生   社会关系   女性研究   社会地位   法律   研究课程   性别差异   女性主义  
描述: 作为女性主义的产物,女性研究课程的目标是使男、女两性彼此能更好地了解对方。学生将发现社会特征和生命标志的不同——即:我们是谁,我们如何选择生活与传统关系(诸如家庭、工场、政府、法律和媒介等)。
《名利场》二译本的性别差异:女性译家杨必译本与男性译家彭长江译本
作者: 杜颖   来源: 贵州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节   杨必   彭长江   修辞手法   背景   性别差异   人物形象   《名利场》   性别  
描述: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四女性主义与译学结合的产物。作为其中一个分支,性别差异不但见于描述翻译的隐喻,而且贯穿于翻译实践,表现在女性借以理解和从事她们的写作活动的特定社会和历史的形式中(Simon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