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3488 条
-
日常生活的“真实女性”:论《红楼梦》女性才德的日常化
-
作者:
杨林夕
来源:
柳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德
才
女性
-
描述:
《红楼梦》中女性形象是对其他古典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超越:她们不仅有正常的情欲,而且具有才的日常化、德的人情化等特点,因而具有全面而真实的人性,是情、欲、才、德四美并具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统一的真实审美形象。
-
女性的隐喻:我国当代海外移民作家作品的一种解读
-
作者:
胡春梅
来源: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融合
传统文化
海外移民作家
女性
-
描述:
本文以当代我国海外移民作家的作品为考察对象,通过其中女性人物的分析,从对母国文化的反思、改变和融合三个层面,揭示了作家们的"中国意识"。女性形象的隐喻,揭示了传统之桎梏,引入异质文化作为审视传统藩篱的策略,并表征着中西文化的融合。移民作家的思考对于今日中国文化的建设有着深远意义。
-
家庭的梦魇:福克纳笔下的女性悲剧刍议
-
作者:
李宜兰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福克纳
悲剧
家庭
女性
-
描述: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又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演绎着一幕幕悲剧。值得注意的是,她们的悲剧首场几乎都在家庭中上演。家庭不是她们温暖的庇护所,而是她们的受难场;她们从家庭中不但没有得到爱,反而受到了深深的伤害。家庭成为女性们一生都难以摆脱的梦魇。
-
元杂剧女性婚恋伦理意识论析
-
作者:
孟庆丽
来源:
理论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元杂剧
伦理意识
女性
-
描述:
元代是女性伦理意识觉醒的重要时期,元杂剧是其重要载体.这种伦理意识又集中地体现在婚恋意识之中.元杂剧中的女性形象表现出了强烈的对一见钟情的追求,实现了从贞节烈妇到红颜知己的升华,表露出了对门第观念的轻蔑,并从休妻的无情超越到了休夫的无惧.成为中国古代女性伦理意识自觉的先驱之一.
-
李碧华小说中的性别政治
-
作者:
聂焱
齐督军
来源:
文学教育·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碧华
性别身份
女性
-
描述:
李碧华是位颇受争议的作家,她的小说浅白、媚俗,但却意味深长。她多以女性作为她的书写主题,探寻女性命运的变迁。在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女性命运往往与政治纠缠不清,女性身上也往往刻写着政治的伤痕。
-
女性,一个因为弱势而永远美丽着的群体——由莫泊桑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所想到的
-
作者:
刘文红
来源: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弱势
女性形象
女性
-
描述:
本文对法国作家莫泊桑作品中女性的弱者形象进行了分析,表现了作者对她们的热情关注与极大同情。
-
《玉台新咏》颜色词语意象分析
-
作者:
陶原珂
来源:
中州学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台新咏
颜色词
意象
女性
-
描述:
<玉台新咏>中的诗作常常借助颜色词语意象描写女性人物,包括肌肤、化妆、服饰等,从而使女性的形象表现得更加明艳;诗人们已经比较有意识地将颜色词语意象融入比兴、铺陈、对仗等表现手法之中,与<诗经
-
女性如花:狄金森诗歌中的花朵隐喻
-
作者:
于敏
来源:
科教导刊(上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狄金森
花朵
隐喻
女性
-
描述:
狄金森诗歌复杂多变的意象中花朵意象频繁出现,女性如花的隐喻贯穿始终。女性如花的传统隐喻在狄金森诗歌中的进一步体现表明诗人对当时女性形象,社会地位和命运的气息认识。本文通过隐喻理论解读狄金森诗歌中的花朵意象和女性如花的隐喻,从而解读其诗歌中的女性主义意识,进一步丰富了关于狄金森诗歌的女性主义评论。
-
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建议
-
作者:
黄秋梅
苏穗
来源:
创新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约因素
建议
职业生涯发展
女性
-
描述:
女性约占我国总人口的一半,我国女性职业生涯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影响女性职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与性别相关的社会传统文化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政策对妇女职业权利保障的弱化,具有示范性
-
灰色的花朵 断翅的蝴蝶:从鲁迅小说中女性的命运看封建制度下人性的异化
-
作者:
张洁
来源:
科教文汇·中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
命运
女性
异化
-
描述:
鲁迅在他一系列的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极具时代特色,她们的命运多是悲惨的,她们不是灰色的花朵,就是断翅的蝴蝶。这些典型的女性形象,真实而集中地反映了封建制度下女性的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