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隐喻】搜索到相关结果 46 条
-
必然的“疯癫”——S·拉什迪《羞耻》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王娟
王文婧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疯癫
男权社会
隐喻
魔幻现实主义
-
描述:
萨尔曼·拉什迪的作品《羞耻》是根据以巴基斯坦的政治大变革而写的小说。拉什迪以奇妙的魔幻现实主义和隐喻的手法,描写了一群承担着各种社会家庭角色的女性形象。她们在《羞耻》中的生活状态,形象具体的反映了在
-
浅析蒙克绘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李伟哲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德华·蒙克
象征
隐喻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结合爱德华·蒙克的经历分析其绘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浅谈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陈亚诺
来源:
都市家教(上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柏拉图
隐喻
女性形象
理想国
-
描述:
本文积极地试图从一个最浅显微小的角度即一群最卑微的女性着手,冲破时空的隔阂,尽量站在历史的节点上,审时度势,以一份现代人文哲思的心态来看待《理想国》中女性形象的千姿百媚。柏拉图的《理想国》作为一部鸿篇巨著,其本身也如国家一样像是各部分痒痛相关的一个有机体,而女性也是这个有机体中痒痛相关一个组成部分。
-
浅谈虹影小说《英国情人》中的“新女性”形象
-
作者:
张凯乙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男权话语
隐喻
新女性
女性主义
-
描述:
小说《英国情人》塑造了一个反传统、勇于挑战西方/男权话语的"新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分析该女性形象以及小说中对历史传统的颠覆性诠释,来解读女性主义者自我实现的迷思。
-
图像隐喻与意识形态修辞―从20世纪50年代月份牌年画中的女性形象谈起
-
作者:
杨冬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隐喻
月份牌
图像
新年画
-
描述: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美术》杂志以及年画创作领域内针对月份牌年画有过一场讨论,这一讨论看似针对审美趣味,实际上体现了新旧两套视觉符号系统在隐喻意义上的对立。对月份牌年画的改造和规范,是新中国在构建其视觉表意系统过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
中国四大爱情传说中的女性形象符号
-
作者:
向天华
来源: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传说
隐喻
女性形象
符号
-
描述:
中国民间流传下来的四大爱情神话传说,讲述了非常经典的爱情悲剧,塑造了系列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特别是织女、祝英台、孟姜女和白素贞这四个人物形象,隐含着人类共同的深层的心理结构,即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寄托。这一母题贯穿着逐渐演变成型的爱情故事文本。
-
王维女性诗的孤独情怀
-
作者:
张自华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孤独不安
隐喻
女性形象
王维诗
-
描述:
王维用彩绘般的美丽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女性闺思、宫怨、爱情的画面,同情、怜悯封建时代妇女的不幸遭遇,绵绵情意、委婉蕴藉的语句隐喻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王维借诗中的女性形象诉说孤独不安的情怀,安顿他那颗漂泊的心灵。
-
《女勇士》的创伤叙事论略
-
作者:
胡小玲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汤亭亭
隐喻
创伤叙事
《女勇士》
-
描述:
《女勇士》是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成名作,也是美国华裔作家创作的里程碑,它的创伤叙事手法可作为现当代美国华裔文学创作新的表征.在《女勇士》中,汤亭亭完全颠覆了中国传统的女性形象,将不可叙述之事以隐喻
-
《莎乐美》:疯癫女性的意象解读——父权社会中的女性命运研究
-
作者:
许霄羽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疯癫
父权社会
隐喻
莎乐美
-
描述:
长期以来,对于《莎乐美》作品的艺术价值评判多集中在作品的唯美主义表现形式上,对于莎乐美的艺术形象分析也多为负面和否定。分析莎乐美由家庭天使形象向疯癫女性形象的转变,探究其疯癫意象的隐喻意义,可以看到
-
“自古红颜多薄命”的现代诠释——毕飞宇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侯芮文
来源: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隐喻
历史模式
-
描述:
毕飞宇笔下的一系列女性形象,外表美丽、内心苦闷、经历坎坷,她们的笑与泪、喜与愁是历史、民族的小小缩影,她们各自不幸的结局不自觉地演绎了“自古红颜多薄命”的历史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