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糊涂的次要角色 不糊涂的中国女性形象:评《许三观卖血记》
作者: 王燕妮   来源: 大视野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角色   女性性格   中国女性形象  
描述: 余华小说里的女性形象一直处于被遮蔽的状态。也多为论者所忽略。本文从不同的视角,对《许三观卖血记》中许玉兰这个人物形象进行深入浅出的探讨。
共同关注下的他者形象:试比较白玫、贞贞女性角色主体性的缺失
作者: 许瑶   来源: 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女性角色   缺失   女性命运  
描述: 虽然台湾作家黄春明和大陆女作家丁玲的创作风格迥异,但是剖析《看海的日子》和《我在霞村的时候》中的女性形象白玫、贞贞可以发现:其文本遮蔽下的女性命运显露的是主体性缺失的政治、文化背景,女性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中扮演的都是他者的角色。
《聊斋志异》女性角色中的男权意识
作者: 刘华   来源: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角色   《聊斋志异》   男权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聊斋志异》塑造的女性可分为三类:往返于幽冥仙界的花妖狐魅,家庭生活中的悍妒之妇和贤德之妇,巾帼不让须眉的才智之妇。她们分别作为落泊书生孤寂心灵的安慰者和苦难生活的拯救者、封建家庭德政的维护者,以及一种并未真正走向自主自立的"可敬"女性。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女性所背负的沉重的封建礼教的精神轭套——她们在总体上并未真正地展现出当时女性本真意义上的情感和欲望。
现代性与当代中国女性角色期待的变迁:对1949-2007年间《中国妇女》杂志的内容分析
作者: 吴玲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妇女》   女性角色   现代性  
描述: 20世纪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百年,而中国女性的角色与命运也伴随着人们追求现代性的过程不断变化着。本文通过对1949-2007年间的《中国妇女》杂志中的优秀人物报道和封面人物,进行变量统计和文本分析,展现了自新中国以来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优秀女性的理想形象,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女性角色期待的特征,包括形象角色、职业角色、价值取向等维度的变化趋势:首先,女性形象角色经历了从去女性化到女性气质的回归,从淡化甚至抹杀男女差别到突出女性性征和气质的转变;其次,女性职业角色期望从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妇女向经济精英、科技文化精英
《超市大赢家》的文化解读
作者: 成怡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象征   女性角色   超市   超市大赢家  
描述: 电视节目《超市大赢家》是央视经济频道正在播出的高收视率的电视节目之一。《超市大赢家》是一档消费竞技性服务类节目,这种类型的电视节目脱胎于传统的服务类节目,又融合了其他类型电视节目的元素。 本文探讨了《超市大赢家》兼容中求创新的节目形态。该节目将商业效应与娱乐效应、游戏与现实生活、消费与竞技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大胆地履行了拿来主义。节目又在拿来中求创新。《超市大赢家》作为服务类节目和真人秀节目在节目形式上有所创新。在播出方式上借鉴了西方电视节目“编播季”的理念,并将这个理念进行了本土化利用。在目标受众上的创新
好莱坞恐怖电影的“女性威胁”
作者: 李方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批评   女性角色   好莱坞   恐怖电影   性别意识  
描述: 本文关注好莱坞恐怖电影的社会性别意识,旨在从女性主义研究的维度审视和论析好莱坞的恐怖电影,试图对所提出的“女性威胁”这一话题进行研究。作为类型电影的重要分支,恐怖电影近年风靡全球,好莱坞恐怖电影的地位依然是任何其他国家无法撼动的,本文以好莱坞恐怖电影为研究对象。由于本人一直对好莱坞恐怖电影的女性角色相当关注,所以本文选择好莱坞恐怖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作为主要阐述对象,以期从好莱坞恐怖电影的历史、社会性别意识、女性恐怖角色的思想内涵、恐怖效应等方面来对好莱坞恐怖电影进行女性主义的解读。本文分五部分:引言:概述国
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女性角色的缺失与回归
作者: 陈恒瑜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科书   性别偏见   女性角色   缺失   回归  
描述: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历史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教育是为了培养国家未来的优秀的人才、建设者、接班人,而教科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媒介,代表着社会权威的知识、价值和观念传统,明确反映学校教育为青少年社会化所选择的特定教学内容和文化。本文主要根据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通过研究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女性形象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危害,对未来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纂
莫扎特晚期三部歌剧中的女仆角色
作者: 尹洁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仆角色   风格特点   歌剧   女性角色   莫扎特  
描述: 莫扎特是欧洲音乐史上一位罕见的天才作曲家,也是欧洲古典音乐的奠基人之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虽然只活了35岁,但他的作品创作数量之多、体裁之广都是非常罕见的。歌剧创作是莫扎特声乐作品的最主要领域,但莫扎特在美学上的见解与这一时期歌剧的改革者格鲁克存在极大的差别:格鲁克强调剧情决定音乐,首先是戏剧,然后才是音乐;而莫扎特则强调音乐在歌剧中的主体地位。莫扎特认为,在一出歌剧中,歌词必须绝对服从音乐。因为音乐家并非诗人或画家,无法用诗句或色彩表现感情。另外莫扎特还强
隐藏在韩剧女性形象里的男性视角
作者: 徐海芹   来源: 青年记者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角   爱情理想   价值理念   女性意识   刻板印象   文化内涵   女性角色   传统女性   女性形象   男性视角  
描述: 2006年,随着《大长今》登陆湖南卫视,韩流携带着新一轮收视浪潮席卷整个中国。随着韩剧的热播和流行,剧中女性角色日益凸显、女性意识更加张扬,其作为一个意义传播体系所携带的价值理念和文化内涵,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着观众。
广告中女性形象的转变
作者: 杜恒波   许衍凤   来源: 经营与管理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受教育程度   女性美   男性形象   导向作用   女性角色   广告行业   商业广告   女性形象   重要组成部分   转变  
描述: 作为大众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告直击人们的消费和生产活动,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对公众有特殊的导向作用。广告已成为引导现代社会规范、共识、标准的重要力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