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丁玲创作中女权思想的衰变
作者: 王周生   来源: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问题   女主人公   丁玲创作   妇女解放   无政府主义   女权运动   女权主义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女权思想  
描述: 本文指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作家象丁玲那样如此关注妇女的命运,创作出众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也从来没有一个作家象丁玲那样因为替妇女说几句话而备受责难,屡遭厄运。文章对丁玲创作中的女权思想的发生、发展和衰变的过程进行了反思,由此得出:中国妇女解放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丁玲小说中的三个女性
作者: 张目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声话语   莎菲   文化模式   丁玲   社会历史文化   旧道德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宗法观念   小说  
描述: 牛津人类学家阿登那(Ardener)夫妇曾描述过一个女性文化模型,提出女人构成一个“失声的集团”,其文化和现实生活圈子同主宰集团的圈子重合,却又不完全被后者所包容,主宰集团指社会历史文化在一定时期的主导方面,如男性中心、宗法观念、封建势力等。而失声的集团这片未被完全包容的部分“飞地”,含着不易为主宰集团所洞察的女性生活领域,丰富的感性生活经验,或形而上的偶像模式等。女性文学则是“双声话语”,其中有“主宰”的故事和“失声”的故事,体现了失声和主宰双重的社会、文学和文化传统。本文试图从叙事入手,引入这个女性文
母爱主题与女性文学
作者: 黄薇   来源: 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性”   孝友   母爱主题   母亲   男性意识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家长制家庭公社   妻子   小说  
描述: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这么说.另有一个诗人也说:没有母亲便没有世界.可为什么中国古典诗歌中却很少关于母爱主题的诗呢?“孝”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史籍中,甚至有专门记录“孝友”的章节,这大概是外国历史书籍中没有的现象,因此,这就更显得奇怪.
女性文学的大胆尝试——评长篇小说《心动如水》
作者: 张贺琴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展示   纯文学   王海平   女性心理   爱情   丈夫   画意   陈丹燕   长篇小说   女性文学  
描述: 《心动如水》是陈丹燕的一部描写女性文化、女性心理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别具特色的纯文学作品。作者以诗情画意之笔对新时期女性文学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对纯真,美好,浪漫的爱情进行了新的探索。 小说着重写了女大学生谢莲的婚姻、爱情,及复杂的情感历程,在情人与丈夫的两难选择中,作品展示了新、旧道德观念的冲突。 作为纯文学作品,它的成功之处在于以清新明丽的色彩对作品中人物心态进行了细腻、深刻的描绘,多侧面地刻画了人物的思想性格,使作品以情感人,形成一种整体、独特的艺术美。
大陆新时期女作家的崛起和女性文学的发展
作者: 盛英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大陆   女性意识   女作家群   张洁   散文家   女性审美   女性文学   女性文化   人的自觉  
描述: 在改革开放、现代化浪潮席卷中国大陆的今天,女性文化浪潮方兴未艾。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大陆妇女报刊雨后春笋般涌现,妇女学术团体逐个组建,妇女学、妇女史、女性人类学、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等女性学科也形成了一个研究系统。新时期女作家群的崛起以及女性文学的发展,正是这股澎湃的女性文化浪潮最突出的部分,可谓绚烂夺目的浪头与浪花。 一 新时期女作家群同历史上女作家群相比,具有自己鲜明的两大特色: 第一,“五世同堂”、队伍壮观。比起“五四”来,新时期女作家不再是逐个逐个地从
女性意识的周延与定位:毕淑敏小说侧论
作者: 余峥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献祭   军人   毕淑敏小说   红地毯   “女性意识”   经历体验   “母亲”   女性文学   昆仑山   舐犊情深  
描述: 毕淑敏以充满阳刚气的《昆仑殇》登上文坛时,她作为女性的创作意识并不为人注意。随着她小说创作的累积,我们发现,毕淑敏小说的“女性意识”,不仅本真地存在,而且具有与女性文学大潮殊调的独特。在她不多而品位较高的小说中,这种本真而独特的“女性意识”无疑是一个强固的支撑点和有力的发散源。她善于以“女性意识”周延对象,又在对象化中完成“女性意识”的定位,从而使得这一“女性意识”既具有强劲的社会覆盖力,又葆有真切的生活确定性。 一、“女性意识”的周延 毕淑敏说:“我写过昆仑山皑皑的冰雪,我也写很琐碎很细微的家事。金戈铁
女性的风采和悲哀——简评张洁的《方舟》
作者: 邓映虹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揭示   事业   妇女   奋斗   张洁   解放   作品   女性文学   男人   小说  
描述: 过去我读过张洁的《方舟》,现在又重读,觉得这是女性文学中别具一格的作品,觉得这是一部使人回味、让人思索的小说。小说卷头标出醒目的警语:“你将格外地不幸,因为你是女人。“这就定下基调和所要揭示的内容。
当代德语妇女文学主题思想初探
作者: 黄克琴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发展轨迹   女作家   妇女文学   妇女解放运动   父权文化   德语   主题思想   作品   女性文学  
描述: 本文通过部分当代德语妇女文学作品的介绍和浅析,着重探讨德语国家当代妇女文学的发展轨迹以及这一时期妇女文学的主题思想。
从93年日本最新文学用语看当今日本文坛
作者: 孙树林   来源: 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商品化   作家   纯文学   日本文学   随笔   文坛   连载小说   女性文学   小说   推理小说  
描述: 文学,是时代之子。这个时代离我们愈近,其文学状态愈不清晰,愈难把握。回顾92年的日本文坛,可谓光怪陆离,五彩斑斓,似乎很难对其整体作出概括。为避免以偏概全,本文仅通过93年日本文学最新用语,去管窥一下当今日本文坛现状之一斑。 93年日本最新文学用语中,以下几则颇
略论丁玲“左联”时期的小说创作
作者: 蒋明玳   来源: 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小资产阶级   左联   小说创作   早期创作   丁玲   早期小说   作品   女性文学   辛亥革命  
描述: 丁玲“左联”时期的小说创作,是丁玲研究中一个薄弱环节。本文认为:丁玲这一时期的创作,是她由小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文学,进入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的转折阶段,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和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因此,通过对丁玲这一时期创作的研究,可以清晰地看到作家思想、艺术转变的轨迹,并能由此透视出30年代的左翼青年作家们小说创作的某些基本特征。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