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大陆】搜索到相关结果 16 条
-
大陆与台湾女性文学比较研究
-
作者:
王文兴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大陆
台湾
女性文学
-
描述:
由于两岸长期分离造成的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背景差异,两岸的女性文学写作的发展历程有所不同,但到80年代,两岸女性文学的创作从主题到人物设计出现了趋同之处,对两岸女性文学进行比较研究,既可以探究两岸文学有着中华文化的悠久传统的共性,又可分析两岸由于长期分离所造成的文学殊异性,从而达到更好的互相理解、互相交流,进而推动两岸文化互补和融合的历史进程。
-
革命·历史·电影:对陆、港两地电影中的辛亥革命之比较研究
-
作者:
李响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电影
大陆
香港
比较研究
辛亥革命
-
描述:
本文从比较大陆和香港地区电影中的辛亥革命为出发点,探讨了若干问题,本文由五部分组成。一,绪论,此部分说明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在不断丰富,陆港两地电影中的对此也有不同的表现,提出本文的目的是研究这种不同
-
传承与变异
-
作者:
夏冬兰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变异
阴柔风格
大陆
台湾
传承
-
描述: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祖国大陆文学崇尚慷慨雄壮、激越昂扬的阳刚美学风格,阴柔美学风格处于被抑制和遮蔽的状态,使文学审美形态的平衡性——刚柔并济遭到破坏。尽管在某些作家创作个性与自我气质的坚守
-
论海峡两岸乡土抗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
作者:
张畅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乡土抗日小说
大陆
台湾
知识分子形象
女性形象
农民形象
-
描述:
战时大陆和日据时期台湾的乡土抗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不同社会历史环境下两岸人民所共同遭遇的反侵略求自由的历史命运和生活图景,各具鲜明的特色。本文通过对农民、知识分子、女性这三种形象塑造的分析,力图呈现出两岸乡土抗日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不同特色。
-
情谊联两岸 携手共发展
-
作者:
孙立极
田平
来源:
人民日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大陆
研讨会
香港
交流合作
海峡两岸
女性研究
妇女发展
台湾大学
男性
-
描述:
情谊联两岸 携手共发展
-
灿烂之花迷人眼:新世纪以来大陆艺术电影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朱洁
来源:
电影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大陆
电影创作
《小城之春》
人眼
女性形象
艺术魅力
中国现代
-
描述: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女士说过:世界上若少了女性,就失去了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文学创作如是,电影创作亦如是。在中国电影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恰如一道至真、至善、至美的风景,散发出醇厚的艺术魅力。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默片《神女》塑造了一位
-
亦舒小说研究综述
-
作者:
李丽敏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君
研究者
女作家
大陆
亦舒小说
香港文坛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作品
女性形象
-
描述:
大部分研究者对香港女作家亦舒的评价大都将其和金庸、倪匡置于一处,将其言情小说与金庸的武侠小说、倪匡的科幻小说一起称为"香港文坛三大奇迹"。亦舒小说出现在大陆,这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有一定关系,20世纪80年代亦舒小说作为港台言情小说中的重要部分来到大陆,但直到90年代后期
-
白先勇研究在大陆:1979-2000
-
作者:
刘俊
来源:
华文文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成果
大陆
生命的悲剧意识
小说创作
《孽子》
《红楼梦》
现代文学
白先勇小说
女性形象
短篇小说
-
描述:
白先勇研究在大陆:1979-2000
-
《天边有群男子汉》──象诗一样美
-
作者:
王正
来源:
戏剧报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珊瑚礁
碰撞
太阳
大陆
祖国
爱情
天边
女性形象
剧作家
战士
-
描述:
这里是天边,金色的太阳很大,很亮,很热。这里是四周汪洋的弹丸之地,叫火岛。“这里没有树木,这里没有姑娘”,只有六个当兵的。我国土地辽阔,人口十亿,有谁会想到在那远离大陆、象针尖般大小的珊瑚礁上
-
黄埔军校同学会接待台湾妇女同心会参访团
-
作者:
郭兆祥
来源:
黄埔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妇联
台湾
大陆
同学会
理事长
黄埔军校
机场
妇女组织
同心
全国人大常委会
-
描述:
黄埔军校同学会接待台湾妇女同心会参访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