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解放】搜索到相关结果 57 条
-
解放与被解放的冲突:赵树理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建构
-
作者:
李琴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被解放
赵树理
解放
女性形象
-
描述:
20世纪40年代以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一举成名的赵树理,始终关注着受压迫待解放的农村妇女的生存状态。作品通过对其解放与被解放冲突的叙写,有力地表现了广大农村新旧女性的不同命运遭际,寄予了对于女性命运与处境的深切关怀,给后继者留下了对于女性真正的个性解放与精神解放的多重思考。
-
解放与被解放的冲突:赵树理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建构
-
作者:
李琴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被解放
赵树理
解放
女性形象
-
描述:
20世纪40年代以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一举成名的赵树理,始终关注着受压迫待解放的农村妇女的生存状态。作品通过对其解放与被解放冲突的叙写,有力地表现了广大农村新旧女性的不同命运遭际,寄予了对于女性命运与处境的深切关怀,给后继者留下了对于女性真正的个性解放与精神解放的多重思考。
-
解放与被解放的冲突:赵树理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建构
-
作者:
李琴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被解放
赵树理
解放
女性形象
-
描述:
20世纪40年代以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一举成名的赵树理,始终关注着受压迫待解放的农村妇女的生存状态。作品通过对其解放与被解放冲突的叙写,有力地表现了广大农村新旧女性的不同命运遭际,寄予了对于女性命运与处境的深切关怀,给后继者留下了对于女性真正的个性解放与精神解放的多重思考。
-
从鲁迅《伤逝》到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男女作家对女性形象及其命运的思考
-
作者:
彭博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独立
解放
女性形象
-
描述:
从"五四"以来,作家们纷纷投入到对女性形象的写作中来,他们塑造的女性形象大多都是追求自由、追求独立、追求自我个性。但是由于男性与女性作家的性别不同、生活境遇不同、创作背景不同等原因,造成了他们笔下的女性形象也带有着差异性。本文就以鲁迅的《伤逝》和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为例,来对比男女作家从不同视角看女性形象和其对命运的思考。
-
冲不出“围城”的女人:关于明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点滴思考
-
作者:
史岩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清小说
围城
妇女形象
解放
-
描述:
,而它们又确实制约着她们的行动。因此,妇女们要真正意义上实现解放,关键是彻底地摆脱那些"内化"的"紧箍咒"。
-
浅析民国女作家雷妍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曹洪辉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雷妍
爱情
解放
女性
-
描述:
雷妍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才女,她的文学创作以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通过各色女性人物的描写,表现了她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女性刚刚萌动的强烈的独立意识和与厄运抗争的不屈精神。
-
重新解读潘多拉之谜:贝娄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解析
-
作者:
郑丽
来源: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理论
解放
女性形象
潘多拉神话
-
描述:
形象,指出贝娄对女性形象的构建既是潘多拉神话的映射与隐喻,又反映了潘多拉从沉睡、苏醒到解放的整个过程。通过四部作
-
“翻身”与“翻心”:试论解放区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程娟娟
来源: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翻身
解放
解放区
女性
-
描述:
解放区作家所塑造的一系列翻身女性形象一反之前扭捏的女儿之态,她们英姿飒爽,健康开朗,在政权的支持下终于获得了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这是历史进程中的一大进步。不过,女性话语在强大的民族解放话语中被有意地
-
中韩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以1920-1930年代作品为中心
-
作者:
宋莲娉
来源:
才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解放
女性问题
女性形象
-
描述:
1920-1930年代,中韩两国都涌现出许多描写女性问题的作品,直视当时的社会问题。本论文通过对中韩两国小说中所出现的女性问题及女性形象的比较,试图找出其共同点和差异点,从而阐明当时文学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三言”爱情故事中的女性形象剖析
-
作者:
李芳
宋艳丽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言”
解放
女性形象
-
描述: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三言中的两性关系偏向于反封建之说,认为是对封建社会的挑战。其实,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女性要获得解放是难以实现的,原因有三:一是女性本身的糟蹋;二是男性的控制;三是创作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