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五四”以来女作家群的女性文学
作者: 李兴民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女作家群   五四新文学   女性文学  
描述: 本文从“五四”时期到新时期文学这一历史阶段,对女性文学的产生、发展、演变进行了探讨,从而勾画出一条耐人寻味的嬗变演进轨迹,即女性文学的性化——異化——回归和无性化.作者认为:女性文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之后,又回到她自身规律上,这不是一种偶然,是作家主体意识加强,文学摆脱政治的羁线回到自身规律的一种必然趋势.女作家大可不必为自己作品纤弱、柔美而不安,她是一种审美的表现层次,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她们完全可以自信乐观地走自己的路,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个性,这才是女性文学的归宿.
天地之宽与女性解放:延安女作家群述论
作者: 赵学勇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转型   延安   女作家群   女性话语形态  
描述: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民族存亡的时代巨变中,汇聚于延安的女作家构成了一个显在的创作群体。她们以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为目标,进行了艰难的精神转型,创作视野不断拓宽,走向了广阔的公共空间,以女性书写的特有方式参与新中国的文化设计与创构之中。在她们身上,表现出强烈的女性解放与社会革命融为一体的群体性特征,这使她们创造的女性话语具有了丰富性和多向性的内涵。延安女作家群开创了一种新的女性话语的表述空间,其话语形态富有鲜活的历史感、崇高感和使命感,对中国新文学特别是女性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日本战后女作家群体的形成及原因
作者: 郑宝香   俞贤淑   来源: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群   原因   女性文学  
描述: 战后,可以说是日本女作家辈出的鼎盛时期。女作家们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情感、笔触发表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反映了那个急剧变革的时代,为日本文学带来了一股清风。列举了战后女性文学中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并论述了女作家群体形成的原因。
论“五·四”女性文学创作
作者: 孙丽玲   来源: 曲靖师专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创作   认识价值   女作家群   “五四”女性文学   审美价值  
描述: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以“五四”女性文学的崛起为其标志,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不同于男性作家的创作特色:独立的女性意识;浓厚的自传色彩;强烈的主观抒情;阴柔的艺术风格,这种文学风貌对当代女性文学产生了重大、广泛的影响。本文对“五四”女作家群小说创作进行综合考察,整体地分析“五四”女性文学独特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当代佤族女作家群研究
作者: 胡莹莹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佤族   女性意识   民族书写   审美艺术   女作家群  
描述: 本文是对佤族女作家群进行的专题研讨。本文包括绪论、主体与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交代本文的写作意义。首先,从族别文学史、女性文学、社会现实等角度指明了本文对佤族女作家群的研究意义。其次,对学术界关于佤族女作家的研究进行了综合述评,特别注意到目前的研究仅限于对佤族女作家的个人研究,而女作家的群体研究却形同阙如。再次,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比如发生学、主题学、民族学、女性文学研究方法等。主体部分包括四章。第一章论述佤族女作家群的形成及背景。首先,分别介绍了董秀英、袁智中、布饶依露、伊蒙红木四位女作家的
“封锁”下的都市女性—沦陷时期上海女作家论
作者: 毛佩洁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都市   女作家群   封锁   女性文学   上海沦陷区  
描述: 本文以上海沦陷时期(194年12月一1945年8月)活跃于文坛的女作家群为论述对象,把此时女性写作的繁荣作为一种特殊时空下的文化现象,从战争/都市/性别角度加以考察。张爱玲的小说《封锁》以一种寓言性的方式,成为沦陷时期女性写作和女作家命运的象征。第一部分里,我首先探讨了上海沦陷时期日伪统治下的文化结构和话语空间。其次,我把沦陷区的女作家分成几种类型来论述,初步梳理了当时女性写作的基本情况,并且就两份女性刊物讨论了以女性为主导的媒体的意义。现代都市文明与女性文学无疑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第二部分仍然是从本文的
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消
作者: 乔玉钰   来源: 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女作家群   文学评论   明清时期   女性文学   顾太清   朱淑真  
描述: 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消
光大女性文学亮色
作者: 阎纯德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个人品格   女性文学批评   世俗人物   《情爱画廊》   双鱼星座   中国女性文学   女作家群   女性文学   亮色   20世纪20年代  
描述: 光大女性文学亮色
论茅盾和他的“时代女性”
作者: 陆文采   来源: 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女性”   美学理想   “五四”时期   茅盾   中国现代文学史   女作家群   《伤逝》   《三人行》  
描述: 在“五四”时期,写女性的从苦闷到觉醒然后又陷入苦闷,寻求人生的真谛,已成为作家们共同关心的主题。尤其是女作家更为突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了“五四”女作家群的小说。鲁迅《伤逝》的出现把这一主题引向了深化。到茅盾《蚀》的发表,新女性的形象从作家们一个又一个典型现象,发展为“时代女性”群的形象。嗣后,茅盾在短篇集《野蔷薇》、《宿莽》,中篇《路》、《三人行》、长篇《虹》里,续续着力塑造了“时代女性”的系列群象。也可以说,茅盾在他早期的
大陆新时期女作家的崛起和女性文学的发展
作者: 盛英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大陆   女性意识   女作家群   张洁   散文家   女性审美   女性文学   女性文化   人的自觉  
描述: 在改革开放、现代化浪潮席卷中国大陆的今天,女性文化浪潮方兴未艾。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大陆妇女报刊雨后春笋般涌现,妇女学术团体逐个组建,妇女学、妇女史、女性人类学、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等女性学科也形成了一个研究系统。新时期女作家群的崛起以及女性文学的发展,正是这股澎湃的女性文化浪潮最突出的部分,可谓绚烂夺目的浪头与浪花。 一 新时期女作家群同历史上女作家群相比,具有自己鲜明的两大特色: 第一,“五世同堂”、队伍壮观。比起“五四”来,新时期女作家不再是逐个逐个地从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