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搜索到相关结果 28 条
-
透过女权运动的发展历程探析索尔·贝娄不同创作时期的女性形象塑造
-
作者:
唐碧莲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索尔.贝娄
女权运动
玛德琳
女性形象
-
描述:
当代最负盛名的犹太作家索尔.贝娄塑造了三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女性形象:伊娃、玛德琳和明娜。贝娄在三个创作时期对这三个女性形象的不同塑造正是世界女权运动发展阶段的真实写照。
-
所谓伊人——从塑造女性形象的意象看莎士比亚戏剧和中国古典戏剧
-
作者:
刘昊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典戏剧
语言意象
女性形象
莎士比亚戏剧
-
描述:
以几部莎士比亚戏剧和中国古典戏剧中表现女性形象的意象为着眼点,分析意象的特征和它们在两种戏剧中的异同点。联系剧本的深层结构、相关社会背景,比较两种戏剧传统在表现感情题材时的不同侧重点和各自的审美特色。
-
颠覆经典 重述神话——解读H.D.诗中的古希腊神话女性形象
-
作者:
顾晓辉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H.D.
古希腊神话
颠覆与重述
经典
-
描述:
H.D.是现代神话改写的先驱者之一。她自小深受古希腊文学文化的熏陶,诗歌的题材和意象都是希腊的。更重要的是,她从女性作家的角度颠覆了被男权社会歪曲的古希腊神话,对当中的女性进行了重新解读,挖掘以往男性经典作品中没有被触及到的,关于女性的个人生活和内心生活的方方面面。她将那些被男性菲勒斯中心主义压抑的边缘化的女性推向了舞台中央,赋予她们自我言说的权力,发出边缘话语对主流话语、野史对正史的挑战。经由这种重述故事的巧妙构思,H.D.着重体现了女性主义的文化观与历史观,颠覆了父权制社会中男性文本的话语暴政。
-
美狄亚与窦氏——中西文学中复仇女性形象比较
-
作者:
杨晓莲
罗均丽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抗争
复仇女性
窦氏
美狄亚
-
描述:
古希腊悲剧家欧里庇得斯的著名悲剧人物美狄亚和中国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窦氏》中的窦氏是中西文学中的两位典型的复仇女性。通过对她们的比较,我们能够看到以她们为代表的中西复仇女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挖掘出中西方社会的文化背景、民族意识和社会意义,最后引发出对女性问题的再思索。
-
抗争——19世纪英国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董淑铭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
人格尊严
女性意识
觉醒
平等
抗争
-
描述:
自人类进入父权制社会以来 ,男尊女卑便成为一个世界性话题。各国的文学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都在竭力促成妇女的解放。由于历史的原因 ,19世纪的英伦三岛上 ,女性文学特别繁荣 ,出现了许多栩栩如生、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
-
华裔美国作家男性主体意识与女性主体意识的二元对立
-
作者:
杨洁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裔美国作家
男性主体意识
二元对立
女性主体意识
-
描述:
在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华裔的自我再现具有明显的性别分野。男性作家关怀的主要对象是男性,希望塑造华裔的阳刚之气来重新确立华裔男子的主体地位。女性作家则极力顺应女性主义的潮流,聚焦于女性主体的建构。然而,男性阳刚形象的树立往往是以牺牲女性形象为代价的,女性主体意识的构建又是以主流文化中“男性中心主义”为批判对象的。这样,在美国华裔作家中出现了男性主体意识与女性主体意识的二元对立。
-
威塞克斯的女人——论托马斯·哈代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张群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代
悲剧
女性
-
描述:
哈代在其小说 ,尤其是悲剧小说中塑造了大批角色各异、性格迥然的女性形象。结合哈代悲剧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们 ,论述其与女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其创作中的影响以及女性悲剧具有的深刻内涵 ,以便对哈代悲剧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
没有男人的女人——福竞纳短篇小说《曾有过这样一位女王》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韩启群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威康·福克纳
人道主义
《曾有过这样一位女王》
女性主义
-
描述: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曾有过这样一位女王》,着重指出福克纳在这一独具特色的短篇小说中,通过珍妮姑婆这一形象匠心独运地构建了一个男性父亲不在场的父权家庭,挑战了以男性为主体的社会模式,批判了父子相继的男性秩序和父系秩序;借助娜西萨这一受害者女性形象,提出了对美国南方妇道观的思考。福克纳在这一短篇的创作中,能够超越同时代的女性观点,有意识地避免男性作家作品中常见的男性崇拜和厌女意识,既体现了其在创作中的成就,也反映了他作为一名伟大作家的独特魅力。这一点很大程度上源于福克纳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创作理念。
-
从新视角再看海明威:《伊甸园》中的新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戴桂玉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颠倒游戏
社会性别角色
女性创作三步曲
权力与话语
-
描述:
本文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剖析《伊甸园》中女主角凯赛琳的模式建构,皆在阐明凯赛琳是一个具有新颖独特思想、反叛精神、不随流俗和勇于创造的新女性。
-
乔伊斯·卡洛尔·欧茨小说世界中的女性群像
-
作者:
单雪梅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意识
创作观
-
描述:
乔伊斯·卡洛尔·欧茨是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从事小说创作长达40年。她创作了30余部小说,奠定了在美国文坛的地位。欧茨的女性主义创作观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她同主流文化和女性亚文化圈子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