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文化】搜索到相关结果 59 条
-
现代女性的自我镜像:潘玉良自画像观后感
-
作者:
吴敏
来源:
美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镜像
自叙传
自画像
女性艺术
艺术创作
现代女性
女性形象
女性文化
自我影像
-
描述:
观察和研究中国现代文化,无论如何也绕不过性别文化的视角。当女性有机会走出深宅大院闺门绣房,接受新式教育,接触现实生活,用自己的眼睛观看世界,用自己的心胸体悟生命,女性的自我意识和艺术才华得以显现,女性走出被书写、被描绘、被拍摄的"客体"位置,这时候,现代女性的主体意识就开始了建构,现代意义上的女性文化就浮出了历史地表,人类文化也因此发生了质的变化。
-
论小说《好工作》对女权主义的解构
-
作者:
曾华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戴维·洛奇
男权社会
女权运动
女权主义思想
女权主义者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女性文化
小说
-
描述:
20世纪以来,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各种探讨女性意识、女性权利问题的著作极大丰富了人文科学领域。这一趋势不仅使女作家们更加关注性别,似乎也让男性作家开始重新审视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作为英国学院派作家,戴维·洛奇也在其作品中加重了对女性形象的刻画,而其小说《好工作》①正是这样一部作品。这部小说通过年轻的女讲师罗
-
浅论唐代美术中的女性文化
-
作者:
陈茜
刘新华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活
曲线造型
中晚唐
成武
女性地位
女性文化
墓室壁画
虢国夫人
美术作品
仕女画
-
描述:
唐代女性地位空前提高,伴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社会、生活、文化等多个方面显示出了不同以往的特征。正是因为唐代女性生活内容越发丰富,唐代女性文化充满自由和活力的艺术魅力,从而对唐代的美术产生了相应的影响。通过唐代杰出的美术作品,我们也可以窥见唐代女性文化的别开生面之处。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在唐代仕女画、墓室壁画、雕塑等美术作品中都得以体现。通过对仕女形象的观察分析,我们看到仕女的造型由初唐早期那种头大身细的稚气相貌,变为初唐后期的矫健匀称甚至高大的体态;进而转化成武周时期的修长体态和腰腹间富有扭动的曲线造型;再
-
李白对文化的创新与突破:从李白诗歌明月意象谈起
-
作者:
柯志芳
来源: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月意象
闺怨诗
李白诗歌
春江花月夜
创作
突破
女性文化
组合方式
意象群
创新
-
描述:
明月是李白诗歌中最重要的意象之一。据杨义统计,在李白1166首诗歌中,出现“月”字达503次。这些频繁出现的“明月”饱含着女性文化的光辉,以各种方式组成一幅幅奇幻飘逸的意象群,表现了诗人个性中温婉深长的一面。其中也潜隐着对文化的独特品味与创新。 “月”这一概念伴随着中国原始文化的诞生而出现,其真正走进诗人的视野并迅速成为重要的文学意象,则从《诗经》开始,而且它一出现,就带上鲜艳的女性色彩。《诗经·陈风·月出》唱道: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
-
重写女性:八、九十年代的性别写作与文化空间
-
作者:
戴锦华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寻根小说
性别秩序
八十年代
男权文化
新潮小说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女性文化
精英知识分子
-
描述:
重写女性:八、九十年代的性别写作与文化空间戴锦华Thisarticleanalyseshowwomenhavebeenportrayedinliteraryworkssincethe1980s:The“recurence”ofthefemalesex...
-
首都师大首次举办“女性文化论坛”
-
作者:
闽鹏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监测系统
妇女理论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学
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问题
女性文化
女性形象
教工活动中心
-
描述:
首都师大首次举办“女性文化论坛”
-
对大众传媒中女性文化与女性观的透视
-
作者:
赵彦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为人民服务
大众传播
女性观
女性角色
现实生活
大众传媒
女性文化
女性形象
女性社会地位
-
描述:
对大众传媒中女性文化与女性观的透视
-
文学批评有性别吗?:谈生活、文化与性别生成的关系
-
作者:
吕颖
来源:
朔方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批评
女性文学批评
性别文化意识
生活经历
性别构成
批评家
批评主体
女性文化
女性形象
性别角色
-
描述:
对于文学批评活动而言,批评的主体就是批评家。法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蒂博代在《六说文学批评》一书中,从广义上将批评主体概括为三类人,"公众的批评、专业的批评、大师的批评",①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批评主体主要是指专业的批
-
浅析张艺谋电影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汤爽
来源:
现代营销(学苑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五代导演
中国文化
大众文化
女性意识
电影创作
女性气质
张艺谋电影
女性形象
电影导演
女性文化
-
描述:
作为中国最知名的电影导演之一,张艺谋和他的电影,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标志,张艺谋电影的成功基于多种原因,而电影中有明显的女性意识,是成就张艺谋电影的重要因素之一。
-
从郭沫若笔下的女性形象看其女性文化观
-
作者:
张启莲
来源:
枣庄师专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
文学作品
塑造
现代文化
郭沫若
当代
时间顺序
女性形象
女性文化
现象
-
描述:
了解郭洙若的人都知道,在他的大量文学作品中,出现过一系列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充分体现了郭沫若的女性文化观。如果按时间顺序,把“五四”到当代郭沫若笔下的女性形象分阶段地加以分析研究,就会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作为现代文化巨星的郭洙若,其女性文化观原来是传统的而非现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