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213 条
-
女性,到底解放了多少:影视传媒中女性形象的文化透析
-
作者:
张华
来源:
当代电视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透析
文化品位
影视传媒
文化陷阱
女性形象
文化信号
-
描述:
女性,到底解放了多少:影视传媒中女性形象的文化透析
-
男人世界中的女性——论索尔·贝娄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张群
来源:
外国语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索尔·贝娄
犹太作家
文学评论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美国当代犹太作家索尔·贝娄一向以描写男性犹太知识分子而闻名.殊不知,在他塑造的男性世界中,我们也时常看到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但评论界对此重视不足,对她们的评论也有失公正.本文试图通过对贝娄小说中较有代表性的几位女性形象的分析、评论,说明贝娄笔下的女性形象与男性角色一样栩栩如生,令人难忘,以此弥补对索尔·贝娄研究的不足.
-
《聊斋志异》女性形象研究综述
-
作者:
颜莉莉
来源: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阶段
中国古代文言小说
女性观
《聊斋志异》
女性形象
婚恋观
研究领域
-
描述:
本文将历年来有关《聊斋志异》女性形象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并分析不同阶段的研究特点。
-
千红一窟无尽苍凉―张爱玲小说女性形象类型分析
-
作者:
韩蕊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类型
悲剧
文学评论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张爱玲的小说写了三个类型的女性形象,即为人女、为人妻和为人母。无论身处什么位置,她们都逃脱不了压抑、扭曲、驯服甚至变态的命运。透过这些女性苍凉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看到特定时代、特定阶层女性的共同悲剧,更可感悟到作家深刻以至尖刻文笔下内心的悲凉与无奈。
-
《金瓶梅》女性形象刻画艺术刍议
-
作者:
陈家桢
来源:
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瓶梅》
人物形象刻画
潘金莲形象
性格
女性形象
小说
李瓶儿形象
-
描述:
《金瓶梅》女性形象刻画艺术刍议
-
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个课题
-
作者:
叶雪梅
来源:
广东教育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研究性学习
语文教学
鲁迅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鲁迅先生是塑造女性形象的能手,他的笔下,祥林嫂、子君、爱姑等都栩栩如生,各具风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选有多篇鲁迅作品。为使鲁迅作品教学有趣而深入,本文试选择几个女性形象进行简要剖析,作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个课题供同行参考。 鲁迅从小就目睹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女性命运之凄惨,同情她们不幸的遭遇。他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中体验到了女性的悲哀和挣扎,也以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深刻的洞察看到造成她们身心悲剧的深层的文化根源。他用自己悲愤的笔触塑造了各种不同的妇女形
-
水中月、镜中花与其他——漫谈新时期军旅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雪汉清
来源: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传统
母爱母题
女儿
母亲
军旅文学
人文精神
女性形象
-
描述:
新时期军旅文学中有两类女性人物最为作家们喜爱 ,一类母亲类型的 :毫无自我意识 ,完全为军人奉献的女性 ,她们的价值体现在她们附着的军人价值上面 ,就像月亮反射太阳的光辉。另一类是女儿类型的女性 :天真 ,纯洁 ,需要来自军人男友的教导和保护 ,她们是享受阳光爱抚的花蕾。但是几乎没有完整意义上的女性———在心智上 ,事业上 ,个人价值观念上与男性比肩而立的女性 ,能够得到军旅作家的青睐。通常人们以为是传统文化和封建思想的影响所致。但是在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中 ,并没有母爱的母题 ,母爱主题是新文学运动以后的产
-
从女性形像塑造看老舍文化心理的传统走向
-
作者:
石兴泽
来源: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独裁者
传统观念
摩登女性
贤妻良母
女性形象
风尘女子
普通老太太
-
描述:
在北京大杂院里成长起来的现代作家老舍 ,虽然广受现代文化和文明影响 ,但其文化心理的许多方面都停留在传统层面上 ,在女性形象塑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他赞美贤妻良母 ,同情风尘女子 ,理解守旧的普通老太太 ,而对“家庭独裁者”和摩登的知识女性却表现出极大厌恶 ,无论情感倾向还是思想认同都缺乏明显的现代内容 ,都散发出浓厚的传统气息
-
披纱巾的少女
-
作者:
拉斐尔
来源:
新劳动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拉斐尔·桑蒂
意大利
绘画艺术
《披纱巾的少女》
女性形象
肖像画
-
描述:
这幅女子肖像,是拉斐尔最理想的女性形象,这个形象的特征可以在《西斯廷圣母》中的玛利亚那儿找到她的影子。画家在此运用极为丰富的绘画语言,充分发挥色彩表现力,从美丽的肤色到华贵服饰上的绵密衣褶都被细致入微地描绘出来。画中少女安祥而略含倩笑的脸庞,以及搂在胸前的那只右手,刻画得十分细腻。华贵的衣裙上的百褶纹,
-
为精神美照亮的聊斋女性
-
作者:
马瑞芳
来源:
东岳论丛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柏拉图式爱
近代文明气息
聊斋志异
美的追求者
女性形象
生命力的象征
-
描述:
描写女性优美的精神世界进而显示出独特的美 ,是《聊斋志异》女性形象的重要特质 ,也是小说家蒲松龄对中国小说的重要贡献。宦娘表现了男女之间柏拉图式的爱 ;阿绣既不是“第三者”也不是“双美共一夫”而是美的执着追求者 ;婴宁是生命力的象征和芳草美人的比喻 ;黄英表现出近代文明的气息和商品经济对传统思想的挑战。
<
1
2
3
...
7
8
9
...
20
21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