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披纱巾的少女
作者: 拉斐尔   来源: 新劳动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拉斐尔·桑蒂   意大利   绘画艺术   《披纱巾的少女》   女性形象   肖像画  
描述: 这幅女子肖像,是拉斐尔最理想的女性形象,这个形象的特征可以在《西斯廷圣母》中的玛利亚那儿找到她的影子。画家在此运用极为丰富的绘画语言,充分发挥色彩表现力,从美丽的肤色到华贵服饰上的绵密衣褶都被细致入微地描绘出来。画中少女安祥而略含倩笑的脸庞,以及搂在胸前的那只右手,刻画得十分细腻。华贵的衣裙上的百褶纹,
《蒙娜丽莎》之再悟
作者: 溯石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思想   人性   画法   《蒙娜丽莎》   人文精神   女性形象   肖像画  
描述: 言说不尽或无可言喻可能正是所有旷世经典的必备特征,静态无言的美丽少妇蒙娜丽莎与絮语不休的忧郁王子哈姆莱特同样深不可测,歧义纷呈,他们永远都会穿透遥远的时空,在那里璀璨而诡异地闪亮。艺术经典中的这类人物都是精彩而深奥的谜,他们身上暗含着种种隐喻,多义而模糊,宽泛而深邃,几乎使后人永远解读不尽,永难盖棺论定,最终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试论达·芬奇油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爱玲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女性美   米开朗基罗   蒙娜丽莎   文艺复兴时期   画面   作品   女性形象   肖像画   中世纪  
描述: 一、引言提到《蒙娜丽莎》,相信即使是对西方油画一知半解甚至不甚了了的人,也耳熟能详。这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塑造了一位上流社会的资产阶级的女性形象。也许连达·芬奇自己也没有想到,这幅小型油画作品竟创下
女神,女主人公和妻子
作者: 瓦勒列·斯特克尔   周功华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神   女主人公   美术学院   伦勃朗   意大利文艺复兴   作品   女性形象   美术馆   肖像画   女性肖像  
描述: 苏格兰国家美术馆馆长朱丽亚·罗伊德·威廉姆斯,近段时间正在推出一个有特色的女性图像展览,她把它称之为“同步性”。虽然艺术和时尚史学家安妮·贺兰德宣称:“天哪——怎么到处都是?”伦敦皇家美术学院的伊莎贝尔·卡利妮却惊奇地发现这股兴趣热潮来得还是太迟。
浅谈画家克里姆特作品中的符号
作者: 张弛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符号   具象   符号语言   象征符号   作品   符号化   女性形象   重要组成部分   潜意识   肖像画  
描述: 克里姆特是新艺术运动的主要画家、奥地利表现主义画家,维也纳分离派的创导者,奥地利象征主义和新艺术主义代表人物,是20世纪初奥地利首都文化圈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那赋予传奇色彩的生平、因素复杂的创作风格都是以他特有的符号语言诠释出来的。在这个符号化的视觉世界里,克里姆特成为主宰和上帝。各种有
形象的回归─—第43届科克兰绘画双年展
作者: 童焱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库尔贝   绘画风格   科克   艺术家   人物画   双年展   叙事性作品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肖像画  
描述: 形象的回归─—第43届科克兰绘画双年展[美]罗伯特·埃德尔曼童焱译最近的科克兰美国艺术双年展检验了美国的人物画。这次展览集形式探索、社会政治评论以及心理分析于一体,展示了美国人物画的全貌。在科克兰美术馆展出的第43届美国艺术双年展把人物画重新引向了艺...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