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莎士比亚戏剧女性形象的审美特征
作者: 刘岳峦   来源: 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形象   莎士比亚戏剧  
描述: 在莎士比亚戏剧恢宏的人物画廊里 ,有许多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纵览这些女性形象的思想意识、感情特征和言谈举止 ,我们会发现 ,她们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进步的理想道德观、爱情婚姻观、人的价值观 ,体现了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真、善、美”的一贯追求
情感真炽 柔婉幽微——论秦观的词风
作者: 钱爱华   来源: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秦观   女性形象  
描述: 秦观是北宋婉约词的代表作家。他的词描绘了不少女性形象,她们虽然大多为丫鬟歌妓,却不是水性扬花的女子。秦观对她们怀有真切的情感,表现了他的民主思想;他还能把这种情感与自己仕途的失意联系起来描写,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当代中国银幕中的女性形象与性观念
作者: 金润净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爱   道德伦理   中国   女性形象  
描述: 今天,中国电影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中国影片受到国际影坛的关注。这篇论文从当代中国电影创作主题——人,尤其是女性的角度出发,结合传统与现代电影艺术的理论和方法,在大量、细致的角色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中国电影女性主题的发生、发展,并试图以此对中国电影的走向世界作出预示。本文除前言、结语外,包括四部分内容,分见第一、二、三、四章。 第一章综述社会历史变革对女性形象变迁的影响,特别指出当代女性银幕形象不同于以往之处。 第二章具体分析了不同女性形象承载的不同历史文化内涵。第一节论述了影片
历史边缘的漂泊者:新时期以来男作家笔下女性形象的性别透视
作者: 章长城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男性中心   女性形象   男权制  
描述: 女性问题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关乎女性的问题,它关乎到两性如何在差异中寻求磨合与和谐的问题。没有女性的解放,人类的解放注定是一个永远的乌托邦或者说只是男人孤独而残缺的盛宴。鉴于男权主义文化在文学中的渗透是错综复杂,相互交错的,要鞭辟入里的剖析和和梳理大量的文本将是异乎寻常的艰难。本论文采取社会性别(gender)的研究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个案尝试着对新时期以来男作家笔下女性形象作性别透视,揭示其中的男权意识积淀。本论文除导言和结语外分为四章。导言部分主要对社会性别进行界定,并说明论题选择的现实和理论依据。第一章
渴望与追求:劳伦斯笔下典型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侯建军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回归自然   从倾斜到平衡   女性形象  
描述: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二十世纪杰出的英国小说家,被称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对两性关系的探索,更多的在于他对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思考.劳伦斯对于人性的思考是从女性的角度出发的.生活在妇女解放运动蓬勃开展的时代,同时自身的生活
清代英雄传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刘相雨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英雄   清代小说   女性形象   传奇小说  
描述: 清代英雄传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文革后报纸照片中女性地位的内容分析
作者: 徐沛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报纸照片   市场化   女性形象   内容分析  
描述: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文革以后中国报纸照片中女性形象的地位进行考察,共查阅了353份《中国青年报》上的3425张照片。使用软件SPSSIO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后得出结论:从文革以后到2001年底,中国报纸照片上的女性形象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显著程度上都说明其地位在下降。研究还试图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整理分析,说明中国女性地位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化所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冲击。 在笔者看来,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其研究的内容,更在于其研究的方法(形式)。希望此论文在中国视觉传播研究领域起到抛
汉晋女性观及文学中对女性的抒写
作者: 刘淑丽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晋代   女性观   汉代   女性形象  
描述: 汉晋女性观及文学中对女性的抒写
用花艺作品表现男性和女性形象的研究
作者: 郑外辰   来源: 女性与社会发展——第二届妇女发展国际研讨会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花艺作品   男性形象   女性形象  
描述: 纵观中外美术史,从古希腊到现代社会表现人体的作品数不胜数.其中用花艺去表现人体,笔者认为对探索花艺的表现方式,造形效果的多样性都很有必要.此项研究的目的在于用花艺作品来表现男女性形象,由此探索更多的表现人体的方法.研究内容如下:尽可能省略和简化男、女性形象,在此过程中,圆、三角形的变化与反复组成一定的形态,并通过构成方法,量感,质感及色彩方面的对比突出形态,形成统一感,表现变化与比例所带来的秩序与动感.本次研究还在进行文献调查的同时准备了花艺作品,力图通过作品以最简单的方式将男女性的形象特征概括地展示了出
“女性文学”的社会学分析
作者: 邓云   来源: 女性与社会发展——第二届妇女发展国际研讨会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社会学分析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描述: “女性文学”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且目前仍在演变之中的概念,且它与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变迁密切相关。我们在对它的丰富性、层次性和动态性进行理论上的疏理和认识的同时,一定要找到它与妇女社会学的结合点,否则我们的研究就有可能陷入某种偏颇:或是把它看成一个普通的文学品种的概念而不注意到中国妇女的特殊命运和心理历程对它的影响,那及研究对象时,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发生以偏概全和偷换概念的理论错位,如只用“现代女性观念说”去观照所有与女性有关的文学现象,尤其是文学史现象,就很有可能陷入“女性文学取消论”的误区;若只注重作家性
< 1 2 ... 20 21 2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