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枪炮与玫瑰(大纲)——谈战争片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张东   来源: 新中国电影六十年论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电影创作   军事题材   战争文化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对战争片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探讨。女人与战争的关系,诸如更多有关战争的命题一样,一直被军事学家和社会学家反复研究讨论。女人的命运因战争而改变,与此同时,一些战争的结局也因女人而变化。战争片中的女性在枪炮与玫瑰的经纬线中编织起一张覆盖战争文化的网,并且使战争电影变得多姿多彩。
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周夏   来源: 新中国电影六十年论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中国电影   电影创作   民族题材   女性形象  
描述: 少数民族电影是新中国开掘出来的新题材和新风尚,解放前在中国45年的电影史上仅出现过几部屈指可数的少数民族电影,解放后在新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召唤下,十七年的少数民族电影大放异彩,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女性形象不仅以她美丽明媚的女性特质满足了当时观众的娱乐和情感的需求,而且以她聪慧能干的积极表现极大鼓舞了当时观众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劳动热情,这一时期少数民族电影中的女性整体呈现出德才貌兼备的完美形象,反映了男权社会对女性高度理想化的集体想象;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少数民族电影随着社会语境的变化,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
女性身份的构建与本土文化身份的塑造:中国20世纪文学翻译中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邵毅   来源: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身份   身份   文学翻译   构建   女性形象  
描述: 文学翻译中女性形象身份的构建主要取决于主流意识形态,而这些女性形象对本土文化身份又起到了塑造作用。中国内地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文学翻译中的代表性女性形象就清晰地反映了这种互动关系。
从“十七年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女性形象看“红色经典”的命名
作者: 惠萍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   红色经典   命名   革命历史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本世纪初围绕红色经典的命名和改编,官方、商家、学界和民间角度各异、深浅不一地介入纷争,最终红色经典成为一个文化事件,而对红色经典作品的认识和评价是这次文化事件的核心问题。回到当时的语境里分析十七年革命历史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我们可以读出这些作品属于那个时代的经典味道。红色经典是关于革命历史的文学经典,它属于那个特殊时代,红色的限定和引号的使用是对这批作品经典地位审慎的诠释。红色经典仍会在文学史上占一席之地,成为一个专有名词,作为代表性的作品见证那个特殊年代的人生百态和时代风云。官方、商家、学者、民众等可
一位双性同体的绿色女士:《蓝色的海豚岛》的女性形象意义探微
作者: 关合凤   来源: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斯科特·奥台尔   卡拉娜   双性同体   蓝色的海豚岛   女性形象  
描述: 《蓝色的海豚岛》是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斯科特.奥台尔的儿童文学经典作品。本文试图以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解读作品中女主人公卡拉娜的形象,以期阐明奥台尔笔下的卡拉娜是一位刚健与柔美混合、威凛与妩媚并存的绿色女士,卡拉娜的成长过程可看作深层生态保护主义者提倡的人类社会变革的一个缩影。透过这一完美的女性形象,我们不难看出作家男女平等的思想倾向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想。
叛逆与自溺:南朝乐府民歌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谭伟良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溺   叛逆   民歌   南朝乐府   女性形象  
描述: 南朝乐府民歌女性形象是爱的化身。她们大胆热烈抒发自身的爱情体验,具有一定的叛逆性;同时又沉溺于爱的樊笼里不能自拔,表现为爱情角色的缺席、视角的褊狭和心理的依附。其性格的双重性反映了特定时代精神风貌。
《左传》中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汤太祥   来源: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左传       女性形象   另类  
描述: 以《左传》文本材料为出发点,对其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可分为善的形象、恶的形象和另类形象三类,并从《左传》文本中遴选若干典型加以分析。同时,从时代背景入手挖掘人物性格形成的深层原因并探讨作者对人物的不同态度。
爱的不安与无奈:解读渡边淳一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于艳琼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   渡边淳一   女性形象   婚恋观  
描述: 本文作者结合渡边淳一的婚恋观,来解读其三部作品——《爱如是》、《雁来红》与《失乐园》中的三位女主人公相似的命运。
从话轮转换角度解读曹禺戏剧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毛婷婷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轮转换模式   纵向比较   曹禺戏剧   女性形象   横向比较  
描述: 话轮作为会话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通常用于解释戏剧中的人物性格、人物关系、戏剧冲突以及情节发展。本文作者以话轮转换模式为理论框架,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戏剧家曹禺先生的代表作《雷雨》、《日出》及《原野》中的周繁漪、陈白露和花金子三个形象进行分析与比较,揭示话轮转换与人物性格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发展话轮转换模式在戏剧分析中的运用。
《你是一条河》中的三位女性形象浅析
作者: 贾玲俐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   寡母   《你是一条河》   女性形象   抗争  
描述: 分析《你是一条河》中辣辣、冬儿和艳春三位女性的性格特征及其作为女性的抗争。寡母辣辣勤勉、坦荡、坚韧,同时又平庸、自私、愚昧,其形象消解了传统文学中母亲形象的神圣性。冬儿对母亲的反叛,意味着她已具有明确的女性意识,显示出女性的自我存在成为活跃的主体。艳春执著于世俗的人生,体现了女性强烈的依附意识。
< 1 2 3 ... 39 40 41 ... 67 68 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