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21世纪军事题材电视剧人物形象研究
作者: 苏钊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军事题材   人物形象   电视剧  
描述: 进入21世纪后,军事题材电视剧连续热播,创造了收视率的新高,《亮剑》、《士兵突击》、《我是特种兵》、《雪豹》等优秀作品反复的重播,开创了此类题材电视剧的辉煌时代,军事剧与历史剧、言情剧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剧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这也引起了国内很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通过搜集到的材料可以看出,这些研究仍就停留在某一作品中的单一人物或某一时期出现的人物进行研究。研究21世纪军事题材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对军事剧发展的方向和题材选择的拓宽都有实际意义。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军事剧发展的现状和
枪炮与玫瑰(大纲)——谈战争片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张东   来源: 新中国电影六十年论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电影创作   军事题材   战争文化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对战争片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探讨。女人与战争的关系,诸如更多有关战争的命题一样,一直被军事学家和社会学家反复研究讨论。女人的命运因战争而改变,与此同时,一些战争的结局也因女人而变化。战争片中的女性在枪炮与玫瑰的经纬线中编织起一张覆盖战争文化的网,并且使战争电影变得多姿多彩。
女性形象的塑造与解读——中国电视剧女性形象塑造研讨会综述
作者: 刘原   来源: 当代电视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电视剧   曾庆瑞   女性题材   中国视协   女性形象塑造   电视艺术   军事题材   文艺评论   电视剧创作   文艺创作  
描述: 《专题研讨》以“中国电视剧女性形象塑造”、“电视与女性”等为话题,刊登了7篇较有质量的论稿,既表明我们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女性题材电视艺术作品的高度重视,亦作为本刊向“三·八”妇女节敬献的一份厚礼。当然,这些文章皆属一家之言,有些观点未必为大家所接受,但是,只要大家对此话题引起足够的重视,抑或能够有力地推动此方面工作的积极改进,我们也就深感欣慰了。文艺批评是文艺欣赏的深化和指南,同时,它也是文艺创作不可或缺的促进剂与滋补品。《新作品评》刊载了4篇电视剧新作评论文章,我们欢迎今后有更多高质量的电视文艺评论文章在
万绿丛中一点红——浅论军事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作者: 马继红   来源: 当代电视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剧中人物   万绿丛中一点红   吴琼花   电视艺术中心   野蛮女友   《红色娘子军》   军事题材   论军事   冷兵器时代   同名小说  
描述: 战争的主角历来属于铁血男儿。古往今来,无论是金戈铁马的冷兵器时代,还是枪林弹雨的两次世界大战,乃至当今风云变幻的现代化局部战争,在这漫漫的军事书
爱的痛苦与心的历程:《遥望查里拉》随想
作者: 贾磊磊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人公   生命的意义   爱情影片   “形而上学”   军人   叙事结构   辩证思维   军事题材   内心世界   女性形象  
描述: 爱的痛苦与心的历程:《遥望查里拉》随想
精品赏析:电视连续剧《突出重围》
作者: 暂无 来源: 电视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视连续剧   国家安全   军事题材   精品   自我超越   科技强军   女性形象   电视剧   军队   现代战争  
描述: 精品赏析:电视连续剧《突出重围》
大爱无疆——评电视连续剧《戈壁母亲》
作者: 康璐   来源: 军营文化天地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母亲形象   英雄   黄金时段   军事题材   戈壁滩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电视剧   十三年  
描述: 军事题材电视剧在近几年一直高产和热播,《历史的天空》里的姜大牙、《亮剑》中的李云龙等不少成功的人物形象已经成为当今观众心目中的英雄。而央视一套黄金时段近期推出的30集
瑕不掩瑜互为鉴——《高山下的花环》与《战争让女人走开》的漫比
作者: 吕律   来源: 电影新作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国主义   艺术作品   战争题材   军事题材   审美趣味   影片   军人家属   风格   女性形象   花环  
描述: 我宁可采用“分析”或“描述”的字眼,而不愿意说是“评价”,因为对《高山下的花环》和《战争让女人走开》这样成功的艺术品,简单地作出孰优孰劣的判断既不可能,也无必要。艺术作品间的千差万别绝不亚于大自然的丰富多采,即使在题材、风格、样式、审美趣味等诸因素上有着类似或相同的作品之间也仍然可以发现更多的差异和区别,人们顶多只能象欣赏两朵姿色各异的鲜花那样,从往返的观察、品味之中得到某种启示和领悟罢了。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