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青龙寺壁画艺术浅议
作者: 高炜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唇高度   贴近生活   赋色   青龙寺   鬼子母   现存状况   女性形象   表现力   壁画艺术   明王像  
描述: 青龍寺位於山西省稷山縣城西4公里的馬村,以其精美的古代壁畫而聞名遐邇。據《稷山縣志》和寺內碑文所載,此寺於唐代龍朔二年(662年),由工部尚書王政奉旨督卫建造。因歷代且毀且修,現存狀况基本為元代式樣,整個寺院佈局得體,殿宇雄偉,確係一座享譽三晋的馳名古剎。 根據寺內伽藍殿模栱眼壁內的畫工題記,可知寺內壁畫係元至正五年(1345年)所繪。壁畫集中於大殿和腰殿內,總面積達196.38平方米。 大殿東西兩壁繪佛教神像人物,
八十年代女作家的男性角色
作者: 郑春凤   来源: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男性话语   八十年代   女作家   女性意识   文学创作   张洁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性别角色  
描述: 在二十世纪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女作家一直在做着非此即彼的选择:要么是冯沅君式的对男人爱与庇护的寻求;要么是花木兰式的女扮男装.八十年代女作家的男性话语表述方式使女性文学徒有其名而无实际特色.牺牲女性意识的这种文学选择对女作家来说是一份丰富而无边的隐痛,而在创作中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去触及自己的隐痛,试图通过肉体和欲望的超越寻找自己话语讲述的权力,消解作为社会文化主体的男性话语.性别的怨恨与创痛成为弥漫于八十年代女性文学创作的一个主旋律。
她们依然是孱弱的:对中苏当代文学中妇女形象的思考
作者: 王挺   来源: 绍兴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妇女形象   “爱的哲学”   当代文学   人道主义   女性自我   中苏   女性形象   祖母绿   阿赫玛托娃  
描述: 妇女,她们为美而生,为爱而生,为人类的幸福、人类的未来而生。因而,妇女形象也就成了作家、评论家关注的焦点。在中国当代文坛上,一批关注妇女命运的作家塑造出了形象鲜明的女性典型──她们从历史深处走来,各种文化的大碰撞使她们的情感、意识获得了新的“涅槃”,前所未有的复杂、丰富生活冲开了她们激情的闸门,带着崭新的时代意识和自己的独有特色,她们正进行着自己的追求和选择。俄罗斯文学也历来有塑造光采照人的妇女形象的美学传统,从普希金的达吉亚娜到屠格涅夫的叶琳娜,托尔斯泰的安娜,涅克拉索夫的“十二月党人的妻子”,都不愧为
生命原欲中女性自我形象的重铸
作者: 陈娇华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王安忆   女性意识   女性自我   女性创作   原欲   女性自救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莎菲女士的日记》  
描述: 新时期女作家们的创作只有到了张洁的《方舟》,才开启了真正的女性性别意义上的创作起点,也标志着女性自我形象重铸的肇始。80年代的中后期文坛上,在女性文学的小说和诗歌等创作中,陌生的女欲体验和隐秘的情感意向如破闸的洪水漫溢整个文坛。这一切显示了女性文学创作的长足进展以及女性意识走向成熟发展的趋势。但这部分创作难免不出现性爱悲剧性的结局,难免不以过多地描述女性的性力和原欲而“屏蔽”了所有的外在的现实背景环境及各种社会性因素
舞在脚尖的艺术
作者: KarenWilkin   来源: 现代艺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德加   蜡笔画   芭蕾舞形象   雕刻作品   创作方法   艺术风格   舞蹈题材   女性形象   油画  
描述: 当我们看到德加大量的关于芭蕾的绘画作品,或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位19世纪的艺术大师为什么会对舞蹈的题材如此着迷?他孜孜不倦创作的芭蕾舞形象又告诉了我们什么?一个现代的芭蕾舞者相隔百年阐释了德加和他的舞在脚尖的艺术。
论丁玲的早期小说创作
作者: 蔡美琴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经历   矛盾性   早期创作   丁玲   无政府主义者   复杂性   个性解放   共产党领导人   女性形象   早期思想  
描述: 文章简述了丁玲早期的生活经历,认为“丁玲的早期生活是在寻找人生的光明之道”。她“较早地受到共产党领导人的教育,却也跟无政府主义者接触过。她对旧社会有不妥协的反叛情绪,却又不愿受纪律的约束,要自由地飞”。“她当时固执追求的是个性解放,坚持寻找的是个人奋斗道路。但由于屡次受挫,她对这条道路也开始产生怀疑,却又不知该往何处走。这就是丁玲早期思想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张爱玲对女性生存价值和地位的透视与探索
作者: 张曦   来源: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玫瑰与白玫瑰》   张爱玲   价值和地位   《霸王别姬》   “五四”女性文学   《倾城之恋》   价值系统   女性生存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文学  
描述: 张爱玲对女性生存价值和地位的透视与探索
京剧男旦漫议
作者: 魏冠儒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君   男旦   女角   舞台艺术   京剧艺术   唱腔   梅兰芳   漫议   女性形象   男演员  
描述: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戏曲舞台上曾一度女角色由男演员扮演,这些演员就称之为男旦。尤其在一些占老剧种中,涌现出了许多出类拔萃的男旦演员,如昆曲界的韩世昌、马祥麟,秦腔的李正敏,河北梆子的侯俊山、田际云,川剧的周慕莲,闽剧的郑奕奏,楚剧的沈云陔,老调的小莲花,五音戏的鲜樱桃等,他们为本剧种的舞台艺术做出了卓越贡献,这方面,京剧男旦演员之多、功勋之大
对女性命运的深情关注和执着探寻──论丁玲的女性小说
作者: 张兵娟   来源: 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在医院中》   女性小说   中国妇女   丁玲   女性命运   《我在霞村的时候》   《莎菲女士的日记》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对女性命运的深情关注和执着探寻──论丁玲的女性小说张兵娟在中国现代女作家群里,还没有谁能象丁玲那样,对那个时代中国妇女的命运与生活充满那么深情的关注,她几乎以毕生的创作实践,为彻底改革妇女受歧视受压迫的地位,为重新肯定女性“人”的价值,为发掘女性的精...
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史论
作者: 陈福郎   来源: 书城杂志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历史形成   中国女性文学   史论结合   作家作品   女性书写   系统考察   文化中心   女性形象   当代女性文学  
描述: 林丹娅的《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以其有别于父权制历史形成的男性文化中心的独特思维与视野,系统考察了女性文学的现象过程,研究了中国女性作家作品以及其书写行为的过程与意义,展现了女性精神史的种种形态,是一部以论带史、史中有论、史论结合的学术著作。
< 1 2 3 ... 1114 1115 1116 ... 1167 1168 11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