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谈《世说新语》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龚锦辉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说新语   女性形象  
描述: 一部封建史,就是女权斗争史。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女性形象一直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她们长期被男性压制,没有说话的权利,没有表达的自由,没有展示的空间,直至今日,男尊女卑现象还留有遗迹,然而却有一个相对独特的东汉至南朝时期,一些女性不仅才华横溢,而且还能主导着男人的世界,她们扮演着独具特色的美丽风貌。《世说新语》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窥其堂奥窗口。
简析李清照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张红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女性形象  
描述: 婉约词正宗李清照,其词作大胆而真实地表现生活,最突出的一点是能够直抒胸臆,写真情实感。她的作品字里行间包含着生动的形象,尤其是对女性形象的描绘,更是技高一筹,用白描的笔法,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女性形象。
浅析《十日谈》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高银伶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禁欲主义   女性形象  
描述: 卜伽丘的《十日谈》描绘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她们富于反抗精神,勇于追求爱情,但是她们更多的是被作为反对禁欲主义的欲的化身而出现的,但卜伽丘也并没有给她们反对父权制社会的合理性,而是肯定了女人服从于男人的地位。
试析考琳·麦卡洛小说《荆棘鸟》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健   尹丕安   张黎君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形象   考琳·麦卡洛《荆棘鸟》  
描述: 考琳·麦卡洛是澳大利亚当代著名作家,《荆棘鸟》是她构思了四年创作出来的优秀作品,这部小说以澳大利亚独特文化为背景,通过爱情和命运的主题,揭示了克里利家族三代女性的命运,表现了她们在传统女性命运面前的不满与反抗,以及自我意识觉醒和成长的心灵历程,充分展示出女性在痛苦中超越命运的精神美。
女性摄影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悲悯与茫然
作者: 邱路平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形象   女性摄影  
描述: 自摄影技术发明以来,以女性形象作为表现题材的作品在摄影史上从未间断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女性运动高涨,一些女摄影家的作品开始拥有自己的独立精神品格。随后的几十年间,女性主义思潮成为后现代主义重要的研究课题,女性摄影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理论力量。从摄影反映社会生活的角度来看,一些女性形象已经开始被揭露出狼狈、破碎等另一面的真实,同时,从一些形象中也可读到些微的悲悯与茫然。
叶梅小说中土家女性形象
作者: 陈璐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叶梅   女性形象  
描述: 叶梅在她的小说中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而在这些人物形象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那些巴山楚水间的女性。纵观这些女性,她们美丽、温柔但又敢爱敢恨,具坚韧、温柔、刚强于一体,且深受土家族文化的熏陶。因时代、环境、命运的影响,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山鬼”似的精灵、旧式的土家女、命运自觉的新女性。通过对她们心理、感情的开掘以及生存状态、命运变迁的反思,表现土家族女性由女性无意识到女性意识的自觉发展的嬗变过程。
中国媒介女性形象浅析
作者: 叶丹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媒介   女性形象  
描述: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塑造成的。”(波伏娃)现代大众媒介,就是在运用“男权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参照标准塑造女性的形象。许多电视、广告、等媒体不仅将女性自身作为描绘的重点,更倾向于把女性置于男性的审视之下。所谓大众媒介所传达出的大众意识,归根到底,不过是男权意识。女性形象在媒体中难以得到平等、公正、全面的展现。
裕固族《格萨尔》故事中女性形象的文化内涵
作者: 王军涛   来源: 现代妇女(理论前沿)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内涵   女性形象  
描述: 裕固族《格萨尔》故事虽然篇幅短小,但其信息量的外延却是异常绵亘源长的。本文以故事中的女性形象为角度,透析了她们及其形象在裕固民族文化中的内涵。
谢晋电影中女性形象浅论
作者: 杨玉婷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谢晋电影   女性形象  
描述: 谢晋之所以被大众喜欢,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塑造了很多女性的形象。通过她们的语言动作进行精神层面的刻画,折射出谢晋的道德理念和人文精神。本文将从谢晋电影中女性的时代命运、时代烙印和现实生活以及人性美等方面来剖析谢晋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民国时期褒扬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李宁   来源: 民国档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褒扬文本   女性形象  
描述: 褒扬制度是中国历代沿用的一种统治方式,该制度以褒扬文本为载体表达统治阶层的意识导向并实现对民众的行为规训。女性作为中国历代社会的重要规训对象,在褒扬文本中亦占据相当份额。民国时期,女性解放运动勃兴,但褒扬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却未发生显著变化。
< 1 2 3 4 ... 1167 1168 11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