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搜索到相关结果 136 条
-
中西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比较研究
-
作者:
刘桂莉
来源:
四川联合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菲勒斯中心
逻各斯中心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女性主义
-
描述:
从古至今,女性同男性一样也是一直存在的人类,她们占了世界人口的一半,却在历史里毫无地位可言,而衡量社会进步的天然尺度是妇女的解放,因而在最近二十年来理论界兴起的若干批评流派如解构主义、新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等中,女性主义批评影响越来越大,它以社会历史批评为本,容纳了心理学、人类学、生理学、现代美学等,借鉴了解构主义、阐释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等的批评方法,主张建立女性自身的价值标准与独特文化,指导人们用一种全新的眼光去审视文学的历史、现在和未来。|The thesis consist
-
拜厄特的小说《占有》中的身份冲突
-
作者:
邱春英
来源: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实现
《占有》
父权社会
拜厄特
身份冲突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女性解放运动促使女性开始思考父权社会中与女性生活相关的问题。拜厄特小说《占有》中三位女性人物的身份冲突,也即如何给自己身份定位的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处理与男性的关系。这种冲突一定程度地折射出妇女在争取自己权利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借助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进行文本解读,可以透视三种冲突的内在根源。
-
女性主义视角下战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永别了,武器》与《裸者与死者》为例
-
作者:
张千会
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化
美国战争小说
在场
缺席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战争是美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建国以来,这个仅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先后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平等经历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战争。对战争的深刻反思使许多杰出的美国小说家创作了一部又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优秀小说。在小说创作中,小说家通常把写作重心放在对参战主体(即男性士兵)的刻画上;文学批评家们通常集中研究的对象也是男性人物而非女性形象。 本文选取两位亲历战争的老兵海明威和诺曼·梅勒的两部代表作品——《永别了,武器》(1929)和《裸者与死者》(1948),应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深入剖析两部战争小说对
-
Distortion of Female Image-An Image Analysis of Madeleine in Herzog by Saul Bellow
-
作者:
冯运杰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赫索格》
形象扭曲
抗拒性阅读
索尔•
贝娄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美国著名犹太作家、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贝娄(Saul Bellow)的小说《赫索格》(Herzog)出版后成为当时的畅销书,创造了高级知识分子出版畅销小说的奇迹,受到了各种文化层次读者的一致好评。它幽默的笔调、自嘲的口吻、绵延的思想、繁杂的情节、国际性身份的人物与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得它让人不忍释卷。而在这之外,它又深刻地反映了20世纪初至60年代美国犹太人的现实生活,特别表现了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在美国文化社会的奋斗历程,揭示了夹在历史与现实、边缘与主流、物质与精神的矛盾之间的痛苦
-
《盲刺客》中父权制下的压迫和反抗
-
作者:
蔡梦艳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反抗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父权制社会
压迫
《盲刺客》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当代杰出的享有国际声誉的加拿大作家。作为加拿大的文学女王,她著作颇丰,题材各异,包括诗歌、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及文学评论。她的作品的主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环境意识,加拿大民族主义和女性主义。而她在女性主义方面的作品,主要是关于女性在身体和社会方面受压抑的状态的研究。她由此也被认为是一个女性主义作家。本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探索了阿特伍德的第十部小说《盲刺客》中的女性所遭到的性别压迫以及女性对性别歧视所做出的反抗。本文分三章。第一章探索了在父权社会下男性对女性的直接和有形的压迫。在父
-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本土化初探
-
作者:
宋永华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双性和谐
文本解读
躯体写作
批评实践
本土化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作为一种从西方引进的批评模式和流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本土化经历了一个由拒绝到认同到逐步发展的过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初入国门之时遭受了一定程度的质疑和冷遇,女性主义学者们对于这种全新的文艺理论保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之后随着对女性主义译介的深入,这种状况渐渐得以改观,这种外来理论逐步找到了与中国本土文学研究的某种契合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既借鉴西方女性主义理论方法,又立足于本土文学实践的基础上稳健扎实地发展起来。
论文首先论述了由于中西方文化语境的差异,产生于西方背景下的女性主义
-
女性主义翻译及其在中国语境下发展的可行性
-
作者:
陈洁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
权力话语
中国的语境
女性主义阅读与写作
改写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尽管加拿大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近年来逐渐成为中国译界讨论的热点之一,但该理论在国内却仍处于介绍讨论有余、本土研究不足的状态。鉴于中国的女性主义发展背景与现状,不少学者认为,女性主义翻译是西方女性主义激进的翻译观,不适合在中国的语境下发展。本研究则认为,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可以在中国的语境下得到发展。 笔者通过对女性主义翻译话语的形成和发展背景及其理论阐述的研究发现,女性主义翻译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中的运用,其实质是女性主义阅读与女性主义写作(改写)。该理论话语是为女性(女性主义)作品的
-
女性写作研究前景可观
-
作者:
雨人
来源:
北京日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性文学史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经验
女性文化研究
女性研究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研究前景
妇女研究
中国女性
-
描述:
女性写作研究前景可观
-
女性文学批评的本土化
-
作者:
屈雅君
来源:
文艺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性批评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主义运动
妇女文学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批评
社会身份
本土化
社会历史批评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女性文学批评的本土化
-
读《中国女性文学新探》
-
作者:
徐小斌
来源:
光明日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女性文学批评
西方传统文化
菲勒斯中心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批评
新探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家
皮格马利翁
-
描述:
读《中国女性文学新探》
<
1
2
3
...
9
10
11
...
12
13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