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伊里加蕾的女性主义解读《晃来晃去的人》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宁东   杨劲松   来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贝娄   《晃来晃去的人》   伊里加蕾   女性主义  
描述: 《晃来晃去的人》是美国著名犹太裔小说家索尔·贝娄的早期代表作。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伊里加蕾提出了女性被男性错误再现和女性话语权被男性压抑的观点,为更好地理解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提供了帮助。从伊里加蕾的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晃来晃去的人》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发现,约瑟夫的妻子艾娃和红颜知己吉蒂属于被错误再现的女性形象,艾娃被他丈夫看作他的补充和反映,吉蒂则被约瑟夫看作一个玩伴。这种女性形象源于男性中心主义的社会,这种女性形象加深了我们对二战期间美国女性地位的了解。这种女性形象表明“二战”期间女性享受更多的自由却仍然受男
从马德琳形象的刻画来看贝娄的女性观
作者: 苏天兰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赫索格》   女性观   歪曲   贝娄  
描述: 索尔·贝娄是20世纪美国文坛最负盛名的犹太作家,在美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并于197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由于受到传统犹太文化的影响,贝娄在《赫索格》一书中对马德琳进行了歪曲和改写,从而体现出作家贝娄也没能摆脱传统男性作家对女性形象刻画的圈子。本文就贝娄在其代表作《赫索格》中对马德琳的刻画而对贝娄本人的女性观进行了评述。
从马德琳形象的刻画来看贝娄的女性观
作者: 苏天兰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歪曲   贝娄   赫索格  
描述: 索尔•贝娄是20世纪美国文坛最负盛名的犹太作家,在美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并于197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由于受到传统犹太文化的影响,贝娄在《赫索格》一书中对马德琳进行了歪曲和改写,从而体现出作家贝娄也没能摆脱传统男性作家对女性形象刻画的圈子。本文就贝娄在其代表作《赫索格》中对马德琳的刻画而对贝娄本人的女性观进行了评述。
贝娄小说中知识分子夫妻之间的权力关系
作者: 刘文松   来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知识分子夫妻   权力关系   贝娄  
描述: 美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小说中知识分子夫妻之间的权力关系有三种模式:竞争、控制、平等;两种性质:压抑性和生产性。作者在小说中,对压抑性的权力关系作否定、贬抑的描绘;对生产性的权力关系作肯定、赞美的描述。贝娄的小说通过揭示男女知识分子之间的权力关系,突出了这些女性人物本身的知识品格和职业道路。
索尔·贝娄长篇小说中的女性人物探析
作者: 林芳芳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模式化形象   贝娄   女性形象   类型  
描述: 索尔·贝娄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机智的语言、幽默的天赋和非凡的想象力为他赢得大众读者和文学评论界的广泛赞誉。因其作品“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1976年,他被授予了诺贝尔文学奖,三次国家图书奖和一次普利策文学奖。美国小说家菲利普·罗思盛赞贝娄是美国现代小说历史上的两名巨人之一,他说:“20世纪美国文学的主干是由威廉·福克纳和索尔·贝娄这两位小说家建立起来的。”索尔·贝娄是一个对美国表面的物质繁荣下的知识分子精神危机的眼光独到的观察者,他的所有作品都在重复着一个主题,即当代美国知识
弱势男强势女——贝娄作品中的性别身份
作者: 曹艳艳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赫索格》   贝娄   《洪堡的礼物》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性别身份  
描述: 索尔·贝娄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文坛中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在《赫索格》、《洪堡的礼物》和《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三部代表作中塑造的男性形象与女性形象颠覆了传统的男强女弱的性别身份建构模式,一方面,男主人公被塑造成受制于专横妻子的弱者形象,另一方面,男主人公的妻子被塑造成强者形象。
解放潘多拉
作者: 郑丽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性关系   贝娄   人物形象   小说   女性  
描述: 本论文主要运用波利·杨—艾森卓的性别与欲望理论,通过对潘多拉神话进行后现代主义和女权主义的分析,解读索尔·贝娄创作高峰期的四部作品:《雨王亨德森》(1959)、《赫索格》(1964)、《洪堡的礼物》(1975)和《更多的人死于心碎》(1987)中的女性形象... >> 详细
解放潘多拉 贝娄四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和两性关系研究
作者: 郑丽   来源: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2005   贝娄   英文   S.   1915   文学研究   小说  
描述: 解放潘多拉:贝娄四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和两性关系研究》系北京外国语大学2007年博士文库系列丛书之一,主要通过对潘多拉神话后现代主义和女权主义的分析,解读美国著名小说家贝娄创作高峰期的四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和两性关系。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199页,大约200,000字。全书选题新颖,观点鲜明,理论准确,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特别是采用一种全新的文学研究方法,对贝娄作品的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对于热爱美国文学特别是对贝娄作品有一定研究的读者,本书将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异性的想像
作者: 钱丽娟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辛格   男性想像   马拉默德   贝娄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纵观20世纪下半叶的美国犹太小说史,其中女性意识由弱而强,由次而主。这种变化为本文关于犹太小说的性别研究提供了依据与意义。本文以辛格、马拉默德和贝娄三位具有代表性的美国犹太作家为例,结合他们文本中的主要女性角色,以阐明他们在注重刻画男性形象的同时也善于塑造女性角色,并力图对这些作品蕴涵的“男性的想像”进行合理的分析与客观的评论。同时,结合文本,运用“女性主义”相关理论评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的地位经历了这么一个历程,即由传统社会的牺牲者到理想生活的追求者再到女性主义的实践者。通过展示小说中男女两
Distortion of Female Image-An Image Analysis of Madeleine in Herzog by Saul Bellow
作者: 冯运杰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赫索格》   形象扭曲   抗拒性阅读   索尔•   贝娄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美国著名犹太作家、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贝娄(Saul Bellow)的小说《赫索格》(Herzog)出版后成为当时的畅销书,创造了高级知识分子出版畅销小说的奇迹,受到了各种文化层次读者的一致好评。它幽默的笔调、自嘲的口吻、绵延的思想、繁杂的情节、国际性身份的人物与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得它让人不忍释卷。而在这之外,它又深刻地反映了20世纪初至60年代美国犹太人的现实生活,特别表现了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在美国文化社会的奋斗历程,揭示了夹在历史与现实、边缘与主流、物质与精神的矛盾之间的痛苦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