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塔吉雅娜形象塑造的男性期待
作者: 许琳琳   王小明   阿丽提那依·木合塔尔   来源: 理论观察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母   塔吉雅娜   男性期待   婚姻   天使  
描述: 塔吉雅娜的形象塑造经历了三个阶段:天使少女,成熟贵妇,完美圣母,而每个阶段的女性形象都是男性在男权文化中心下以自己的精神导向和心灵需求塑造而成。
恶魔与天使—《蝴蝶梦》中吕蓓卡和“我”的人物形象分析
作者: 张树光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蝴蝶梦》   恶魔   “我”   天使   吕蓓卡  
描述: ”代表男权社会下传统的女性形象,吕蓓卡则拥有叛逆的思想。“我”是故事的女主人公,是整个故事发生的亲历者与讲述者,整篇故事是善良如天使般的“我”讲述了心如恶魔的吕蓓卡。本文将通过对“我”与吕蓓卡的人物形象分析,来揭示出男权社会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
从恶魔、天使到理想女性——论《面纱》中主人公凯蒂女性意识的觉醒
作者: 刘露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完美女性   恶魔   《面纱》   天使   女性主义  
描述: 《面纱》是英国作家毛姆重要的长篇小说之一。本文采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方法,对该作品中的主人公凯蒂个人历程的三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恶魔”“天使”及“完美女性”形象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凯蒂形象的变化,论述她作为女性的主体意识是如何一步步摆脱男性主义的桎梏,开始觉醒。
论周大新小说中的男权意识
作者: 王颖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传承   周大新   妖妇   男权意识   天使  
描述: 作为男性作家的周大新,男权意识在他的小说中有着不可低估的力量。论文通过对作家笔下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的研究和男性形象的阐释及作家本人文化心理传承的分析,揭示出周大新根深蒂固的男权意识。这种男权意识是中国社会的传统,具有普遍性和共通性。
天使与魔鬼: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角度看海丝特和查泰莱夫人
作者: 朱雪艳   容新芳   来源: 大学英语(学术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字》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魔鬼   天使  
描述: 的人物查泰莱夫人康妮。男性作家的笔下,女人不是被描写为温柔、美丽、顺从的"天使"形象,就是被描写为淫荡、风骚、心狠手辣的"魔鬼"形象,海丝特与查泰莱夫人无疑成为他们笔下的"天使"与"魔鬼"。作者主要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对比分析海丝特和查泰莱夫人如何成为"天使"和"魔鬼"。
评电影《毕业生》中女性角色塑造的失真性
作者: 谷晓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中心意识   父权社会   他者   性对象   天使  
描述: 从男性中心意识出发,电影《毕业生》中的女性形象被塑造成为供观众窥视的性对象,失语的摆设,和隐忍克制的“天使”。在这一过程中,女性被物化成为父权社会中男人居主导地位的“他者”,始终处于受支配和从属的地位,而无法确立真实的自我身份。本文根据女性主义理论,来探讨《毕业生》中女性角色塑造的失真性。
男权话语规训下的“他者”形象
作者: 田右英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画皮》   他者   魔鬼   天使  
描述: 2008版电影《画皮》中的女性,呈现的是男权话语规训下的“他者”形象。主要的女性被分割成对立的“天使”与“魔鬼”两极。在形式上表现为小唯的“画皮”身体,佩蓉的疯癫、夏冰的易装。这些女性形象体现了男权话语对女性身体的规训以及女性自我的分裂。
阿瑟·密勒《推销员之死》中天使与魔鬼的妇女形象
作者: 高俊利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瑟·密勒   妇女形象批评   推销员之死   魔鬼   天使  
描述: 妇女形象批评家指出,传统文学作品中男性作家笔下的妇女形象往往呈两种极端形式:不是"天使"就是"魔鬼"。他们是以男性的臆造来认识和再现女性的形象,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妇女形象均反映了男性对女性的偏见、惧怕、压迫和不公。阿瑟·密勒在他的名剧《推销员之死》中所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正落入这一窠臼。
天使”的沦落与拯救:试谈三篇“反思文学”的女性形象
作者: 廖建斌   来源: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思文学   愤怒   圣洁   女性形象   天使  
描述: 本文对 80年代初期“反思文学”的代表作品《波动》、《晚霞消失的时候》和《公开的情书》三部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梳理分析 ,以“再反思”的角度切入人物思想意识内核 ,既赞扬了肖凌清醒的反抗精神 ,又批判了她的偏激和片面 ;既肯定了真真的正直、真诚 ,又批评了她的矫情和犹豫不决 ;既对南珊的善良、纯洁寄予了充分的同情和理解 ,又对她经受苦难后近乎宗教情绪的宽容、冷漠和茫然表示了震惊 ,从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当人性和尊严被野蛮无情地毁坏之后 ,如何“修复”被扭曲的人性更值得“反思者”反思
天使与恶魔——世界神话中的女性解读
作者: 赵渭绒   来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   恶魔   男权   天使   女性  
描述: 女性是神话中独具魅力的形象。将神话女性形象加以归纳,可分为恶魔型和天使型两大类。但无论是哪种类型,从文化根源来看,都是男权文化根据自己需要以想象的手段创造出来的虚伪形象,是对女性形象的歪曲。
< 1 2 3 ... 5 6 7 8 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