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圣母】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
俄国文学作品中的“圣母”式女性形象
-
作者:
姜雪红
来源: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母
宗教
俄国文学
女性
-
描述:
推崇圣母玛利亚的东正教是俄国的国教,对俄国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圣母情结在俄国宗教的重要性以及对俄国代表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揭示了达吉亚娜、安娜、丽莎,索尼娅等圣母式女性
-
浅析《大卫·科波菲尔》中独特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张静
来源:
科教文汇(中旬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母
《大卫·科波菲尔》
天使
女性形象
-
描述:
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他塑造出了众多栩栩如生、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在他的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塑造了两类突出的女性形象朵拉和艾妮斯,和辟果提和贝西姨婆。本文着重分析了这两类独特的艺术形象的特点。
-
拯救世界的圣母:《安娜·卡列尼娜》中杜丽的形象分析
-
作者:
王利方
来源:
东京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母
托尔斯泰
杜丽
-
描述:
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塑造了一个圣洁的女性形象——杜丽,她以内心的真诚、善良、美好审视着这个世界。这都源自于一种升华的爱——智慧,在人们心目中契合于圣母形象,比较全面的展示了作家所追求的“单个人的内心的宗教道德的完美”,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
拯救男性灵魂的圣母:论贾平凹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程敏华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母
女性意识
贾平凹
-
描述:
贾平凹小说中塑造了多种不同的女性形象,其中的一类就是以拯救男性灵魂的圣母形象而出现的。对这类女性的刻画,尽管作者力图体现女性存在的价值,但依然是从男权角度来关照的。本文选取几个典型形象来探讨这个话题。
-
“圣母”与“菩萨”:从原型出发看中西文学中的宗教型女性
-
作者:
李静
来源:
黑河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母
宗教形象
菩萨
男性中心主义
-
描述:
基于"圣母"与"菩萨"这两个中西方女神的原型,来透视中西方文学中的宗教型女性形象,她们虽然表面被置于崇高神圣的位置,实际上仍然是男性基于自身性别立场创造出来的她者/客体,是一批异化了的文化符号。探寻追踪她们的神性光辉背后的男性中心主义霸权话语的运作。
-
从“圣母”到独立新女性的破茧成蝶——论《到灯塔去》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刘
珊
来源:
现代语文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母
独立
拉姆齐夫人
莉莉·布里斯科
新女性
-
描述:
在《到灯塔去》中,伍尔芙塑造了两位个性迥异的女性形象。拉姆齐夫人善良、温柔、慈祥,她是维多利亚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女性,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圣母式女性。莉莉·布里斯科勇敢、独立、有个性,是独立新女性
-
从“圣母”到独立新女性的破茧成蝶——论《到灯塔去》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刘珊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母
独立
拉姆齐夫人
莉莉·布里斯科
新女性
-
描述:
在《到灯塔去》中,伍尔芙塑造了两位个性迥异的女性形象。拉姆齐夫人善良、温柔、慈祥,她是维多利亚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女性,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圣母式女性。莉莉·布里斯科勇敢、独立、有个性,是独立新女性
-
试论新时期男性视野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母
男权
圣洁女性
恶之花
臆想
-
描述:
新时期以来,父权意识仍然深深的影响了中国的一大批作家,男性也很自觉的站在了主体的地位当中,用自己特有的“话语权力”对自己笔下的女性进行了影像式的的想象,他们自觉的凭借个人喜好定义女性的贤淑温婉或红颜祸水。
-
塔吉雅娜形象塑造的男性期待
-
作者:
许琳琳
王小明
阿丽提那依·木合塔尔
来源:
理论观察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母
塔吉雅娜
男性期待
婚姻
天使
-
描述:
塔吉雅娜的形象塑造经历了三个阶段:天使少女,成熟贵妇,完美圣母,而每个阶段的女性形象都是男性在男权文化中心下以自己的精神导向和心灵需求塑造而成。
-
圣母? 烈女?:朗费罗诗歌在中国的流变研究
-
作者:
柳士军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母
主体
流传变异
烈女
他者
-
描述:
东西方文化和文明的交融不会是完全的准确、客观。19世纪美国诗人朗费罗的诗歌《伊凡吉琳》中女性形象流传到中国就发生了改变:伊凡吉琳本是一个"圣母"形象,富有博爱、平和、圣洁等"女神化"的光辉,而在吴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