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人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52 条
-
女人·权力·人性——评小说《玉米》
-
作者:
柴国华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米》
《哺乳期的女人》
人性
权力
毕飞宇
小说
女性人物
《青衣》
-
描述:
女人·权力·人性——评小说《玉米》
-
《〈左传〉女性研究》读后
-
作者:
孟庆麟
来源:
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左传
女性作家
作者
许穆夫人
人性
表述方式
中国文学史
夏姬
女性研究
秋文化
-
描述:
在出书蔚成风气的文化氛围中,能读到集作家与学者于一身的高方博士的《〈左传》女性研究》(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版,以下简称《研究》)是一件快意的事,这本书有个性、有分量、有才情。我们推想喜欢春秋文化或想了解春秋文化的人读过这本书在掩卷沉思之余,一定会说:"这是值得
-
《宠儿》与《玫瑰门》之比较分析
-
作者:
彭韵华
周建华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文学
反抗
女主人公
人性
塞丝
托妮·莫里森
社会势力
美国黑人历史
玫瑰
长篇小说
-
描述:
的笔调以及时空的交错和意识流叙事手法频繁运用使这两部小说在形式上极为相似.所以,本文将以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人性的
-
被侮辱与被损害者人性的光辉:玛斯洛娃与玛格丽特形象的比较
-
作者:
胡阳语
来源:
新语文学习(教师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域特色
生活
玛格丽特
形象
人性
茶花女
世界文学
列夫·托尔斯泰
侮辱
风尘女子
-
描述:
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不少女性凭借美丽的外形、鲜明的个性以及时代、地域特色而熠熠生辉,引人注目。这中间,有两位受尽侮辱与迫害的风尘女子更因其身上闪烁的人性光辉而被读者交口称赞,她们就是俄国大文豪列夫
-
女人,女权主义,女性文学
-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血
人性
台湾
男女平等
女权主义理论
人文主义思潮
家庭
女性文学
现代女作家
理性
-
描述:
我付出三年心血写就的《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于1993年底付梓出版。次年春天,带了几本我的“娜位”去美国做外婆,给女儿带孩子并料理六口之家的一日三餐,忙得不亦乐乎。“娜拉”们被我束之高阁,似乎渐渐被遗忘了。然而我知道自己心灵深处的某一个角落是留给她们
-
女人流动的气息
-
作者:
张曼菱
来源:
文学自由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力度
舞台
人性
主动
气息
历史
流动
浪漫
女人
创造
-
描述:
有的女作者将“女性文学”变成了“低俗妇科”,这足女性观与文学观的误区。
-
试论台湾女性文学的悲剧性品格
-
作者:
刘红林
秦家琪
来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义学
琼瑶
女性人生
悲剧性
女性悲剧
现代派
情爱文学
小说
台湾女性文学
-
描述:
的角度,用女性的视野和艺术笔触,表现妇女的人生追求与生活命运的文学,是时代、社会变革在台湾女性心灵上的投影、折射,也是对于台湾女性审美人性的展现和演变的记录。这种文学具有悲剧性的特质与艺术表征,并有
-
自省 自警 自审 ——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流向之三
-
作者:
任一鸣
来源:
艺术广角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元
人性
年代
自审
自省
中国女性文学
深化
时代内容
流向
反省
-
描述:
大潮中女性人生的反省自警,对女性人性深层的开掘与自审,则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具有鲜明时代内容的流向之一,也是80年代“女性认识你自己”命题的延展与深化。
-
台湾女性文学中的母性审视
-
作者:
王列耀
来源:
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形象
母亲神话
美学风格
女作家
人性
廖辉英
传统文学
表现方式
台湾女性文学
高度重视
-
描述:
台湾女作家的创作中,一个原本面貌与性格都比较单纯的角色——母亲受到高度重视。(1)出现异样的母亲类型与多样化的母性。50年代初,台湾女作家创造的母亲形象与母性内涵较单纯。60年代前后开始变化,出现
-
四十年前的月亮——张爱玲《传奇》对现代女性文学的贡献
-
作者:
李缨
来源:
零陵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奇》
张爱玲
人性
女性意识
四十年代
婚姻
作品
现代女性文学
七巧
女性传统
-
描述:
“……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青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的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象朵云轩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望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这是张爱玲《金琐记》中一段著名的话.张爱玲是我国现代文学上一位独具风格的女作家,崛起于上海成为孤岛,沦陷已成定局后的上海文坛,其作品宛如未经清扫的战争废墟上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