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性别盲点到性别误区?我国大众文化中的女性形象外观论析
作者: 代迅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大众文化   性别盲点   性别误区   女性形象外观  
描述: 在以文艺为中心的大众文化中 ,现代中国妇女的形象外观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历史变化过程。激进时代的性别压抑体现为大规模的男女混装实践 ,男女性别差异消失在阶级对立之中。当今的商业化潮流使男女性别差异凸显 ,妇女形象成为男性欲望化了的对象 ,带有明显的性歧视色彩。在妇女形象外观嬗变的背后 ,居于主流地位的男权话语起着明显的支配作用。
论男权话语下唐代婚恋传奇文的叙事策略
作者: 陈妙丹   来源: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叙事策略   唐代   反讽   婚恋传奇文  
描述: 通过对文本进行新批评式的解读,将唐代婚恋传奇文分为现世婚恋、人神遇合与遭遇灵怪三种故事类型,并进一步揭示其所彰显的故事模式。认为唐婚恋传奇文的作者往往在文本的语境中介入了反讽,并且通过一系列叙事策略对女性形象进行规范、颠覆甚至扭曲。这使得唐代婚恋传奇文似乎表现出了对女性情感遭遇的关怀和同情,但实际文本的叙事却依然掌控在男权话语中。
花开花落:论中国现代女性解放叙事的社会想象
作者: 宋剑华   来源: 学术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思想启蒙   社会想象   臣服与皈依   女性解放  
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的女性叙事.从其一开始便“听将令”而盲从于男权话语的思想启蒙:它先是追求婚恋自由,接下来主张职业女性,再后来又倡导革命女性。新女性形象几乎完全是按照男权意志的主观想象,去随意调整自己必须去承担的社会角色,最终都只是以消泯自身性别的“解放”要求,去无条件地臣服于男权话语的政治诉求。因此,中国现代文学的女性叙事,虽然反映了女性解放的心灵呐喊,同时也揭示了她们自觉皈依的思想矛盾,这种奇特现象无疑寓意着众多耐人寻味的复杂因素。
垂死挣扎的贵妇——由《贵妇失宠》浅析茨威格男权话语倾向与女性意识复苏的矛盾性
作者: 张龙珍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贵妇   茨威格   矛盾性   女性意识  
描述: 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茨威格的小说被译介中国以来,就以其细腻的心理描写,真实的女性形象而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而在对其女性形象的研究中,大多倾向于“陌生女人”和“C太太”等角色,而《贵妇失宠》中的德·普里夫人却几乎呈现缺席状态.因此,本文试图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对德·普里夫人进行解读,由这一女性形象挖掘深藏在茨威格无意识中的男性话语与女性意识之间的矛盾性,并进一步探究这一矛盾性的成因.
男权话语的产物:《三国演义》女性形象论
作者: 周晓琳   来源: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价值   男权话语   为他取向   家长权威   男性眼光  
描述: 由于题材的特殊要求 ,《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处于配角的位置。罗贯中基于男性中心主义的立场 ,使用男权话语去描写女性形象 ,赋予笔下女性形象以工具的作用。小说中的美女、烈女、良母等形象系列 ,成为最能体现作家创作意愿的文化符号
论曹禺的男权话语:从曹禺对愫方与思懿的态度谈起
作者: 陈惠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愫方   《北京人》   曹禺   思懿  
描述: 曹禺的剧作中不乏对特定年代的女性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及同情。但因其童年的家庭体验及所受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剧作中又不时地流露出他对传统伦理观念的一定程度上的认同,男权思想浸润在字里行间,明显地建构了他的男权话语。本文着重从他的《北京人》对愫方与思懿两个女性形象的不同塑造来探讨他的男权话语。
缺席的女性与女性的缺席——从性别批判视角看唐五代词
作者: 罗燕萍   来源: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词体   填词   女性   异化  
描述: 唐五代词中描写的女性形象以“男子而作闺音”的文学传统与唐五代特定的历史文化为背景,并有男性心理期待隐藏其后,从中体现出的两性心理的异化尤其是对女性的异化,成为词体本身独特的文化意义。
男权话语规训下的“他者”形象
作者: 田右英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画皮》   他者   魔鬼   天使  
描述: 2008版电影《画皮》中的女性,呈现的是男权话语规训下的“他者”形象。主要的女性被分割成对立的“天使”与“魔鬼”两极。在形式上表现为小唯的“画皮”身体,佩蓉的疯癫、夏冰的易装。这些女性形象体现了男权话语对女性身体的规训以及女性自我的分裂。
女性话语的力量:《同命人审案》的女性主义文体学分析
作者: 张平   来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及物性选择   女性话语   交流风格   隐喻  
描述: 苏珊·格拉斯佩尔的短篇小说《同命人审案》(AJuryofHerPeers)是研究女性话语的典范文本。本文研究聚焦于《同命人审案》中女性话语的力量,研究角度为女性主义文体学,从隐喻、对话交流风格和及物性选择三个方面阐述这个文本隐含的语言、性别和权力的关系。本文论证苏珊格拉斯佩尔通过隐喻的创造性书写,女性风格的对话交流,机智地运用及物性系统,揭示了女性话语的力量。她颠覆了男权话语对女性的束缚和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她指出女性话语的力量最终来自于女性反抗父权制社会的共同经历,这一共同经历使女性之间能够相互理解、相互
矛盾作品中的传统女性——对男权话语的反叛与沿袭
作者: 余铮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沿袭   反叛   茅盾   传统女性  
描述: 茅盾在创作中成功地塑造了以静女士、方太太等为代表的具有传统美质的女性形象。他在对传统女性形象的描写中,对女性的态度是微妙的,一方面对女性的爱怜,对她们的命运的关心,希望为她们找到一条适合的生存之路;另一方面传统的男权文化价值观念在他心底的深深积淀,使他无法跨越这历史因袭的巨大障碍。因此,他在作品中不时的陷入矛盾的境地,一面去凭借现代意识去消解一些男权观念,一面又显示了他的传统男权意识。
< 1 2 3 4 5 6 ... 7 8 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