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男权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118 条
-
简·德万尼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刘浩波
来源:
短篇小说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女权主义思想
德万
女性主体意识
形象分析
玛丽
种族关系
道德败坏
性压抑
男权主义
-
描述:
一、引言20世纪初的澳大利亚是父权制观念主导的男权社会,男性具有权威地位,而女性则被边缘化,只具有"他者"的身份,缺失作为"人"的存在。男性为控制女性而创造出一种"理想女性"文本形象,即女性除了甘愿接受社会赋予她们的家庭职责,又需保持不现实的贞洁、禁欲的状态,以自己的人生换取对"爱"的守候。由此出现在男性作者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大都表现为对立的两极,即"天使"与"魔鬼"。
-
论《辛白林》中伊幕琴的新女性形象
-
作者:
赵昱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波塞
男主人公
软弱性
白林
新女性形象
传统封建
顽强不屈
喜剧作品
摩斯
男权主义
-
描述:
《辛白林》是莎士比亚后期的喜剧作品,主要描写了不列颠国王辛白林以及他的女儿和青梅竹马的恋人波塞摩斯私订终身的故事,女儿与其青梅竹马的波塞摩斯所发生的私订终身,使得辛白林恼羞成怒,将波塞摩斯放逐到遥远的罗马。遭放逐的波塞摩斯深信,妻子绝对会对他忠贞,但在波塞摩斯的朋友埃契摩斯的哄骗下,他对伊幕琴产生了怀疑。但伊幕琴聪明伶俐,一一化解了埃契摩斯所有的骗局,证明了自己的贞洁。在《辛白林》中女
-
解读西方男权主义视角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军
高雪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女主人公
美国作家
妇女形象
女性主义批评
解读
西方
女性形象
视角
男权主义
-
描述:
一、男权视角下的女性形象及其溯源在西方传统文学创作中,多数女性形象是由男作家塑造和表现的,女性在作品中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男性作家赋予的,女性成为被描述的对象、审美的客体或男性某种情感的载体。女性形象在男性笔下形成了两个极端:要么是复杂、丑陋、刁钻、
-
对《十日谈》中女性形象的深层解读
-
作者:
蒋智敏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薄伽丘
十日谈
女性角色
解读
中世纪文学
爱情故事
中世纪晚期
女性形象
西方文学史
男权主义
-
描述: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描绘了非常多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的审美韵味在中世纪文学长廊乃至西方文学史中都无与伦比。《十日谈》中的女性形象大都年轻、美丽,纯洁且富有独立反抗精神和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读者在品读这部文学著作时,都能体会到当中那种清新醉人的情感。而中世纪晚
-
生态主义视角下的女性形象刻画
-
作者:
崔玉琢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补锅
愤怒的葡萄
斯坦贝克
人鼠之间
乔德
胡安娜
底层人物
诺贝尔文学奖
生态主义
男权主义
-
描述:
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约翰·斯坦贝克是美国著名的文学家之一,其作品大多通过对自然事物及社会底层人物的刻画来批判社会现实。斯坦贝克善于用幽默的语言和简单明了的词句来创作文字,在他的一生当中总共创作了多部短篇小说和17部长篇小说,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多产的作家。斯坦贝克热爱从大自然中收集素材进行文学创作,并且习惯于将女性形象作为大自然中各种事物的隐喻,其作品多以当时
-
从《紫色》中黑人女性形象探析沃克的“妇女主义”
-
作者:
蒋会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主义
黑人女作家
经济独立
《紫色》
黑人女性
黑人小说
威廉·福克纳
黑人男性
男权主义
马丁·路德·金
-
描述: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男性无论在权势、地位还是思想、政治等领域,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他们制定法律、统治国家、维持秩序,甚至发动战争。女人永远处于被支配地位,即使在历史上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在历史舞台上也只是优雅的点缀或者惊鸿一瞥、灵光一现。男人往往与权力、金钱
-
弥漫着美好幻境的沉重:解读尤金·奥尼尔《天边外》中女性形象
-
作者:
胡晖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个女人
自主独立
尤金·奥尼尔
天边外
女性爱情
露丝
早期作品
一个女性
英美文学
男权主义
-
描述:
露丝是美国作家尤金·奥尼尔早期作品《天边外》中的女主人公。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在文学界颇有争议。究竟是柔情有加还是飞扬跋扈,是依附男人还是自主独立,许多人处于有所感知而又似是而非的理解状态。作家为我们创设出这样一个女主人公,其实是作家创作意识的一个独特呈现,也是作品风格特色的呈现。对尤金·奥尼尔《天边外》作品的研究,对我们研究英美文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主人公露丝具有的女性爱情意识在美国作家中,以描写女性为主的作品很多,《天边外》即是其中之一。尤金·奥尼尔的作品中的主人公露丝既温柔可爱,又摆脱不了对男人的依
-
反抗与顺从:《都柏林人》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蔡文君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边缘地位
娜拉
生活背景
乔伊斯
加布里埃尔
形象解读
埃米
《都柏林人》
都柏林人
男权主义
-
描述:
詹姆斯·乔伊斯的《都柏林人》是一部能够被普通民众所能接受并理解的作品,作品中所关注的是爱尔兰从1904年到1910年间女性的生活状态,其中更深层次地挖掘了在那个特殊年代里女性生活中的疾苦。詹姆斯·乔伊斯对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及无望的生活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在《都柏林人》的故事中,我们所看到的更多的是爱尔兰
-
“文革”时期宣传画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映象
-
作者:
吕力
李昌菊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宣传
市场经济体制
大发展
男女平等
中国海
宣传画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文革
男权主义
-
描述: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代替了市场经济体制,随之,商业海报也暂时退出了中国海报设计的历史,政治宣传画作为"宣传和教育人民,揭露和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得到极大发展,成为大众传播的最主流媒介。经过17年的发展,至"文革"时
-
电影《花木兰》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高洋
窦克林
来源:
青年记者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电影
大众媒介
传统故事
叙事结构
女性自我
社会主体
女性形象
花木兰
男权主义
-
描述:
电影<花木兰>以中国传统故事中的花木兰为原型,讲述了一个传奇女子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英勇善战保卫国家的故事.这部电影以花木兰这个女性形象为整部电影的重心,将其作为独立的社会主体,并对其心理情感和社会生活状况做了深层次、多样化的呈现.
<
1
2
3
...
5
6
7
...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