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台湾文学中的“新女性”角色设计
作者: 朱双一   来源: 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设计   女主角   妇女解放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化   “新女性”   长篇小说   传统女性   台湾文学   男权主义  
描述: 寻求妇女解放之途,不仅需要“破”——揭露、批判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打破数千年来妇女头上的枷锁,而且需要“立”——造就有别于旧传统的女性人格,树立新的女性形象.这种“新女性”的角色设计,至少可有如下三种类型:
台湾新生代女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甦   来源: 华文文学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湾文坛   八十年代   油麻菜籽   社会体验   社会价值观念   女权运动   廖辉英   曾心仪   情意结   男权主义  
描述: 新生代女作家指的是国民党撤离大陆以后,出生于台湾的一批中青年女作家。 八十年代,新生代女作家驰聘台湾文坛。她们全方位地介入生活,不仅关注自身,而且关注社会。从个性中心到女权运动,从内感世界到外部风云,从价值尺度到审美取向,她们都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念和创造,表现了自己独立的存在和价值。她们为我们所展示的千姿百态的女性形象,是注入了一种新的社会价值观念,一种新的社会体验
新女性主义和台湾女性文学
作者: 何笑梅   来源: 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女性受教育程度   女主人公   女作家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文学   社会地位   女性形象   台湾女性文学   男权主义  
描述: (一) 70年代初,经济的起飞和社会的转型,为台湾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新女性运动的兴起创造了客观的社会环境。而当时西方激进的女权运动,尤其是1970年美国爆发的大规模妇女解放运动,也对台湾妇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台湾新女性主义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说过:“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致路德维希·库格曼》)。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台湾,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和就业率的提高,妇女获得了
美貌的女人与俗套的艺术——对当代小说女性形象塑造的一个批判
作者: 李运转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村小说   深层结构   文化心理   审美情趣   女性形象塑造   小说作品   内心世界   当代小说   中国古典文学   男权主义  
描述: 开篇便应说明,拙文止在探究女性形象的外貌刻划问题。换言之,它将不涉及所论女性形象的内心世界或曰“内貌”。而谈外貌,又主指人物的“静态肖像”即长相也。人物的言谈举止等动态性外在形态表现亦就旁置不顾。这样的肢解和割裂,对于本是完整艺术人物的女性形象来说,自是极片面的分析。然而,拙文进行的恰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事情。正因为在女性形象的“静态肖像”描绘的这点上,当代众多小说作品显露了它们充满俗气的套式化,而于此背后,又潜伏着一些聚含深层结构的文化心理与审美情趣的问题。也正是鉴此,我才决意来“亵凟”一下这些“美
文人情诗的男权文化特色
作者: 袁韵   来源: 青年思想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价值取向   女性美   南朝文人情诗   男权社会   男权文化   文化传统   爱情   男尊女卑   女性形象   男权主义  
描述: 从独尊儒术的现代到程朱理学的宋代一千多年中,儒家思想占据着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儒家的男尊女卑观念作为支配两性关系的核心观念,成为整个封建伦理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以这一观念为核心形成的男权文化传统,渗透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情感方式、审美意识、道德价值取向的各个方面。在男权主义的统治和奴役下,女性的自主权利和自我意志被抹煞和剥夺,人格和尊严遭
论《西游记》中的性别歧视
作者: 周亮   来源: 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系氏族社会   男性作家   男权社会   性别歧视   男人们   《西游记》   男权思想   猪八戒   女性形象   男权主义  
描述: 论《西游记》中的性别歧视
评西方女权主义戏剧理论的解构和建构实践
作者: 张冲   来源: 戏剧杂志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戏剧史   男权中心   西方女权主义   戏剧理论   女性问题   戏剧创作   女性形象   解构和建构   男权主义  
描述: 评西方女权主义戏剧理论的解构和建构实践张冲女权主义作为一种争取女性自由平等解放的政治社会思潮,在西方已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时期,而将女权主义用于文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则起于本世纪七十年代中期。1975年创立的(符号)杂志(),后来成为主要的女权主义文...
《威尼斯商人》中女主人公鲍西娅性格的双重解读
作者: 王成霞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威尼斯商人》   女性思想   自我意识   资产阶级社会   女性人物形象   女权主义   巴萨尼   女性主义   鲍西娅   男权主义  
描述: 在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威尼斯商人》中,相对成功地塑造出鲍西娅这一女性人物形象。这个被视为资产阶级社会中的人文主义理想化身的女性人物鲍西娅,是一位拥有自我意识的新女性。站在女性主义的角度看,鲍西娅具有觉醒的一面,但这是不完全的觉醒,可以说她具有双重的人物性格特点。本文拟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鲍西娅的双重人物性格特点,进而揭示出她所处的时代中的女性思想及其社会地位
从女性视角解读《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
作者: 段瑞芳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定阶级   女性视角   爱米丽   悲剧人生   南方传统   威廉·福克纳   多里斯   格里尔   女性主义   男权主义  
描述: 威廉·福克纳的作品《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深刻地刻画出了一名充满着悲剧色彩的女性人物。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追寻致使其悲剧人生产生的根源,可以看出男权主义和特定阶级的控制与压迫则是其悲剧命运产生的主要因素。同时,本文也通过对女主人公的深入剖析和研究,对作品所展示的女性自我的建构与救赎进行了分析阐述。以期通过本文的浅析能够为广大研究威廉·福克纳作品的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的女性视角解读
作者: 李杰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鲍西   女性视角   女性主义解读   《威尼斯商人》   女性主义者   行动自由   一个女性   男性社会   男权主义  
描述: 引言善于构造女性是莎士比亚戏剧的特点,在其众多的戏剧中,构造了许许多多经典的女性人物,她们在莎士比亚的笔下被诠释得栩栩如生,在故事情节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致使她们在读者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读者茶余饭后的议论话题。解读莎士比亚女性主义的高潮发生在1980年以后,很多专业的解读人员对莎士比亚是如何从男性的角度将女性主义解读得如此到位,以及如何看待女性
< 1 2 3 ... 9 10 11 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