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析《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以田小娥、白灵为例
作者: 白永斌   来源: 参花(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孝文   白嘉   白灵   男耕女织   徐先生   《白鹿原》   选择者   子霖   男权主义   求说  
描述: 一、田小娥对封建礼教的抗争田小娥本来是一个大户家的女儿,对幸福生活也充满着期望,但是在封建礼教的眼里,田小娥是烂女人、坏女人,其自身力量的局限性以及封建礼教的残忍逼迫使她一步步沉沦,逐渐走向灭亡。从郭武举厢房中偷偷的初体验,到自"家"窑洞中的男耕女织、酣畅淋漓,经过种种困难,黑娃与小娥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这时,小娥感受到了家的幸福。但是小娥忘记了残暴的封建礼教是不允许这样的感情存在的,在封建礼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性形象的探析
作者: 杨雪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菲茨杰拉德   矛盾心理   迷惘的一代   保守态度   爵士时代   司各特   盖茨比   男性世界   女权主义运动   男权主义  
描述: 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描绘出多个“厌女型”女性。作者以男权主义的视角通过对女性的妖魔化,边缘化和理想化歪曲女性的真实形象,反映出作者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对女性的矛盾心理,以及对当时女权主义运动的保守态度。《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出版于1925年,是美国作家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所写的一部以20世纪20年代的
哈罗德·品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创作思想研究
作者: 韩松晓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品特   文学贡献   社会环境   哈罗德   人物形象塑造   早期作品   诺贝尔文学奖   创作思想   男权主义   戏剧作品  
描述: 2005年文学领域的最高荣誉——诺贝尔文学奖被哈罗德·品特摘得,评选者高度评价哈罗德·品特成功改变了20世纪戏剧舞台的面貌,肯定了品特的文学贡献及影响力。哈罗德·品特处在一个男权主义统治、女权主义崛起、政权主义色彩浓厚的创作背景之下,因而在不同时期哈罗德·品特的戏剧作品都传达着不同的创作思想。由于受到社会环境与思想环境的影响,哈罗德·品特的剧作创作总是会在有意无意间流露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思想与情感,尤其是在女性人物形
从“两个空间”解读苏童《另一种妇女生活》
作者: 裴梦瑶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   性格弱点   苏童   妇女生活   解读   女权主义观点   女性形象   男权主义  
描述: 在苏童《另一种妇女生活》中,男权主义的压制并不表现得十分明显,而书中的女性形象却依旧是市井的、善妒的、自私的、阴暗的,可见苏童在小说的创作中有着反对“被男权迫害而心理扭曲”的女权主义观点,而更多地揭示女性天生所具有的性格弱点。苏童通过简素芬从代表着封建保守的“楼上”世界“下楼”到了代表着市井社会的“酱店”这两个空间的转换,
海明威的女性审美意识解析
作者: 杨军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凯瑟琳   评价   性格   作品   海明威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男性   男权主义   短篇小说  
描述: 对于海明威作品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一些研究学者的评价是过于偏激。似乎他在每一部作品中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都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而没有从综合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行为的夸张给人以一种性格鲜明的感觉,可是,这些女人心理的肤浅却令人怀疑海明威塑造的女性是否太过于单薄。与这些女性形象相
在沉默中建构两性世界
作者: 刘亚波   来源: 青年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两性世界   建构   拉姆齐夫人   十九世纪   传统女性   评价标准   女性形象   男性   男权主义  
描述: 十九世纪是以男权主义为中心的时期,其中对女性形象的构筑成了人们非常关注的,尤其是女权主义者。然而,在男权为中心的话语体系中,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对莫泊桑小说的解读
作者: 郭歌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生态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视角   莫泊桑   解读   小说主人公   工业文明   女性形象   生态革命   男权主义  
描述: 莫泊桑,法国19世纪的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其第一部长篇小说《一生》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充满悲剧色彩的女性形象——约娜。在这部小说中,他以独特的眼光认识到工业文明时期自然与女性之间的密切关系,通过对小说主人公一约娜这样一位法国贵族女性的一生悲惨的命运进行叙述,通过对其人生不同阶段所扮演的不同角色的描绘,向人们娓娓道来
韩国古典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分析
作者: 王国勇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分析   仙女红袋   古典小说   韩国   女性角色   形象塑造   文学著作   真正意义   女性形象   男权主义  
描述: 在韩国古典著作中,对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大都是不客观的,女人的社会地位要比男人低很多,因此大部分著作中的女性角色都是被极端的男权主义所扭曲,不能代表古代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形象。尤其是在16世纪八九十年代,女性形象在韩国古文著作中被轻视的现象非常严重,而且通常是以卑微的、堕落的、消极的形象出现,仅仅起到一种陪衬男性角色的作用,
“05最酷超女”形象分析
作者: 张骋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社会   审美观   菲勒斯中心主义   女权主义理论   二元对立   挑战   女性形象   主导地位   男性   男权主义  
描述: 轰轰烈烈的05“超女”舞台比拼在万众瞩目和一片争议声中早已尘埃落定,但“超级女生”带来的巨大余波并未随着比拼的落幕而烟消云散。在超女热浪的席卷下,我们当代社会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超女现象。“超女现象”不是一个简单的娱乐和经济现象,其影响远远地超出了它的本身,对中国当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文化生态都将产生强大的震撼作用。 05“超女现象”最深层涵义的一层是指,李宇春这种中性化甚至更带男性化的酷帅的女性形象彻底PK掉了传统意义上的温柔美眉和乖乖女。而这种超女现象体现的最深层、最本质的内涵就是,带女权含义的审美
刍议《驯悍记》中的莎士比亚对凯瑟琳娜内心的描写
作者: 孙萍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凯瑟琳   男主人公   反叛者   文学作品   女权主义   男权思想   心理描写   驯悍记   女权意识   男权主义  
描述: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女权主义潮流对文学界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不少作家都把目标投向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描写,莎士比亚作品的女性形象自然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驯悍记》并不是莎士比亚最杰出的作品,但它的问世代表着莎士比亚的
< 1 2 3 ... 6 7 8 ... 10 11 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