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解读约翰·斯坦贝克笔下的生态主义女性形象
作者: 李彩花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斯坦贝克   女性形象   生态主义  
描述: 约翰·斯坦贝克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史上影响力巨大的作家之一,他以独特的创作手法和极具同情心的文字于196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其文学作品的成就曾对西部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斯坦贝克的作品大多以当时的时代特征为背景来反映社会现实,他一生都在进行创作,其作品在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目前国内外对于斯坦贝克文学作品的研究主要以其作品的美学角度为主,而对于其作品中的生态主义女性形象的研究明显要少于对其艺术性的研究,故本文试图通过对斯坦贝克作品的重新解读来探讨其作品中表现出的生态主义女性形象。
生态女性主义哲学观在斯坦贝克作品中的体现
作者: 杨艳春   来源: 校园英语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斯坦贝克   女性形象  
描述: 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权主义和生态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由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弗朗西斯娃·德奥伯尼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然而而直到90年代才扩大影响为世人所瞩目。本文采用了添加法和整合法分析斯坦贝克在其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论约翰·斯坦贝克小说中的女性世界
作者: 陈俊松   来源: 世界文学评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   斯坦贝克   美国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在不少批评家看来,斯坦贝克的小说几乎都是男人的世界,他是一个典型的厌女作家。从女性批评的视角,对斯坦贝克的主要作品进行解读,我们不难发现其实他对女性怀有一种爱恨交织的矛盾情怀。在小说中,他既沿袭了男性作家将女性类型化的传统,刻画了不少"圣母与妓女"或"天使与魔鬼"式的极端面孔,又满怀关切地再现了那些真实可信、个性鲜明的女性。斯坦贝克的小说揭示了大萧条背景下女性的生存逻辑。
讴歌生命——破解《愤怒的葡萄》的深层意蕴
作者: 张介明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愤怒的葡萄》   人性   斯坦贝克   象征性  
描述: 为美国现代作家斯坦贝克带来荣誉和声望的长篇小说《愤怒的葡萄》,同样具有文学名著多义性和丰富性的本质特征。它不但真实地记录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而且通过作品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刻划,探索了人类的生存欲望、相互依存、生命的生生不息等永恒而又深邃的人性内涵,尤其是对母亲及其女儿这样的女性形象的象征性的、匠心独具的描述,使小说的人道主义思想越显光彩,使作者艺术上的机智不可小觑。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愤怒的葡萄》和谐思想刍议
作者: 赵慧   余斌   周丽敏   来源: 吕梁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愤怒的葡萄》   生态女性主义   斯坦贝克   和谐  
描述: 约翰·斯坦贝克的杰作《愤怒的葡萄》刻画了两位典型的女性人物:乔德妈和罗撒香。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可以发现,作品塑造的乔德妈和罗撒香形象,揭示出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生态观,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约翰·斯坦贝克女性观流变探析
作者: 蔡荣寿   来源: 外国语文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斯坦贝克   流变   原因   女性主义  
描述: 过去半个多世纪的斯坦贝克研究表明,学术界对斯坦贝克的评价存在极大的分歧,有人认为他像海明威一样,作品很少写女性人物,有人却认为他是女权主义的维护者。斯坦贝克塑造了诸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女性角色,其中《人鼠之间》中的柯莱妻子、《菊》中的伊莉莎、《愤怒的葡萄》中的乔德妈和罗莎夏等都是美国女性的特殊代表,这些人物的一言一行反映了斯坦贝克的女性观。结合其家庭背景、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等来解释其女性观的建立、发展与变化,从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斯坦贝克其人其作。
对邪恶的认知与超越:《伊甸之东》主题研究
作者: 刘晓琴   来源: 人民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伊甸之东》   斯坦贝克   邪恶  
描述: 《伊甸之东》是斯坦贝克最为雄心勃勃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他想要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阐释传统的善恶主题。他要表达的观点是:邪恶是我们每个人身上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但是我们有能力选择善从而超越我们自身的恶。 善恶观念是文学中一个永恒的主题,由于其源远流长,邪恶的形象不断的出现久而久之成为一种可以作为文学原型的东西。 本论文中的邪恶观念属于道德的范畴,而非宗教的范畴。它是指当事人由于故意或者过失的行为给他人造成生理的或心理的伤害。 为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斯坦贝克在这篇小说中塑造了一个被评论家斥之为“不可信”的女
斯坦贝克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全新诠释
作者: 李烨   来源: 新余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愤怒的葡萄》   《人鼠之间》   斯坦贝克   女权主义   女性形象  
描述: 斯坦贝克成功塑造了一批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如《愤怒的葡萄》中的乔德妈和罗莎香、《人鼠之间》中科里的妻子等,这些女性形象不仅是美国女性的发展史,也体现出斯坦贝克女性观的变化,斯坦贝克对女性态度的转变是由漠视转为怜悯,进而转变为尊重,他对女性未来的发展感到焦虑的同时又表现出对未来的希望。
从一位农妇的追求中看女性文学:解读斯坦贝克小说《菊花》
作者: 陈骋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国文学   追求   斯坦贝克   小说   《菊花》  
描述: 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的《菊花》,通过平淡的对话和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女主人公伊莉莎的生存状态。本文从环境、人物、象征手法等方面解读女主人公,展示女主人公渴望追求自由的生活的心路历程。
西部女性自由路的探寻
作者: 时胜楠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社会   《伊甸之东》   斯坦贝克   女性话语   自由之路  
描述: 约翰·斯坦贝克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同时也是最受争议的一位小说家。在他一生中,斯坦贝克创作颇丰、风格多变,其中有16部小说,6部记实性作品,5部短篇故事集。他的小说受到了来自读者以及批评家极大的关注。斯坦贝克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伊甸之东》是作者晚年的作品,这个时候的斯坦贝克已经被很多人认为创作力衰竭,这部小说也因评论家众口不一而不被看好。但是对于作者本人来说,这是他倾注了所有积累的创作技巧和创作精力而完成的,也是其他作品所不能超越的。《伊甸之东》主题宏大,学术界主要是从其主题、写作手法以及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