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新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40 条
-
怒放的生命——芗剧现代戏《生命》谈略
-
作者:
方李珍
来源:
福建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性主义
新女性形象
爱情至上
革命历史题材
女性题材
个性解放
戏曲创作
戏剧创作
人物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当下女性题材的戏曲创作(尤其是许多整理改编传统剧目为求新意),多赋予剧中的女主人公以“个性解放、爱情至上”的信条,突显其女性意识的觉醒,但往往抽空或剔除了其责任与道义的担当和承载,个性主义远远凌驾于人性主义之上,使得刻意、着力塑造的新女性形象流于轻忽、空洞,而沦为虚伪的个性主义或女性主义。(或者说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个
-
浅析《卖花女》中伊莉莎新女性思想的升华
-
作者:
逄勃
来源:
参花(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尊自爱
卖花女
萧伯纳
女性思想
接触过程
新女性形象
自我认知
金斯
女权意识
语言学教授
-
描述:
在《卖花女》中,萧伯纳将伊莉莎塑造成了一个追求独立、平等、自尊自爱的新女性形象,并且在伊莉莎与息金斯等人的接触过程中,她在自我认知上也得到了升华,最终成为了一个新女性的形象。在萧伯纳的笔下,《卖花女》主人公伊莉莎从一个卑微粗俗的伦敦街头卖花女,在经过语言学教授息金斯的语言改造之后,成为了一名语言优美,举止优雅的女士,并在这个过程中伊莉莎在自我认知上也得到了升华,最终成为了一个独立、追求平等的新女性形象。实际上,在伊莉莎
-
《良友》和《生活周刊》:民国都市“新女性”
-
作者:
贾佳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国
都市
阅读趣味
新女性形象
《生活周刊》
商业杂志
《良友》
市民群体
-
描述:
20世纪30年代,是现代期刊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商业杂志的短暂繁荣应和着市民群体的阅读趣味,迅速构建起都市新女性矛盾纠结的媒体形象。她们追求经济独立、恋爱自由,却在职场中饱受传统婚恋道德的困扰,《生活周刊》的信箱开创了以公共平台为新女性支招、解惑的独特局面。而在以《良友》为首的都市画报倡导的摩登生活方式中,新女性的家庭生活成为公共议题,充实着市民读者对新女性形象的文化想象。这一时期,新女性的影像从闺房中的私人珍藏,一跃为杂志上的大众情人,记录了市民趣味对新女性形象鉴赏的历史。
-
邋遢公主变身记
-
作者:
董晓璇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单亲家庭
女主角
外在形象
中国传统
新女性形象
儿童读物
独立自主
教育理念
社会角色
学龄前儿童
-
描述:
绘本是欧美国家学龄前儿童的主要读物,其历史可上溯至19世纪。2000年以来,随着以几米作品为代表的成人绘本在大陆地区的流行,儿童绘本发展加快。特别是近几年,市面上可见的儿童绘本达到千余种,20余家出版社涉足这一领域。在当当网2010年度少儿图书畅销榜的前五位中,绘本类图书占据四席。消费者观念的更新、出版规模的扩大、图书质量的提高三个因素正在形成良性循环,儿童绘本的市场需求正在不断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引进版的儿童绘本中出现了与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不一样的女孩和成年女性形象。这些人物在外在形象、气质特
-
冲出“围城”的叛逆者:比较高淑英与白灵的艺术形象
-
作者:
胡琳琳
来源:
山海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激流三部曲
白嘉
包办婚姻
女性思想
叛逆者
白灵
陈忠实
《白鹿原》
新女性形象
艺术形象
-
描述:
高淑英、白灵分别是巴金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和陈忠实小说《白鹿原》中的两位女性形象,本文从这两位女性的家庭环境出发,对她们的反抗历程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探讨女性意识的觉醒对传统家庭中女性思想和命运的影响,以便读者对文本内容有一个更好的理解。一、围城中的彷徨者—高淑英高淑英生活在高家大院里,在这里,单纯的淑英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期盼着未来的美好生活。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淑英的思想开始成熟,加上家里发生的一连串
-
从作家视角看女性意识的体现:以鲁迅和杨沫作品为例
-
作者:
乐泽川
来源:
新课程研究(下旬)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巨变
子君
涓生
新女性形象
家族社会
《伤逝》
余永泽
林道静
《青春之歌》
杨沫
-
描述:
在女性作家的作品中,女性意识的主题往往显得鲜明而耐人寻味。作为一名女性作家,杨沫经历了由旧中国到新中国这样一个时代巨变,在她的观念和经历中,对中国女性由家族社会的弱势地位、摆脱男性附属品逐渐走向个性独立的过程,体验得非常深刻,而她的这种深刻体验赋予了《青春之歌》中新时期女性形象林道静极大的魅力。了解了林道静,我不禁想起了鲁迅《伤逝》中的子君,他们作为中国动荡时期觉悟的新女性,为了摆脱家庭的羁绊、
-
电影里的电影人
-
作者:
刘志宏
来源:
家庭影院技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际交往
电影
聚焦
情绪影响
平行发展
新女性形象
社会压力
人生
情感纠葛
旧中国
-
描述:
《阮玲玉》电影里的电影人形象并不少见,不过大多是虚构的,下面就让我们缩小范围,聚焦一些真实的人物吧。《阮玲玉》讲述了旧中国著名影星阮玲玉的凄惨人生,包括她转变戏路取得巨大成功、受抗日情绪影响拍摄进步电影、演绎新女性形象、不堪社会压力留下著名遗言"人言可畏"自杀等重要历程,与演艺人生平行发展的是她与生命中的几个男人张达民、唐季珊、蔡楚生的情感纠葛以及她与同时代演员、导演的人际交往,从戏里戏外全方位地展现其形象。
-
悲而不伤 哀而不怨:在苔丝的悲惨命运中透析其女性魅力
-
作者:
刘博
来源:
飞天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代
叛逆精神
传统价值取向
新女性形象
道德习俗
世俗
苔丝
真实反映
西方社会
道德标准
-
描述:
哈代的小说塑造了一群不同于传统价值取向和世俗道德标准的新女性形象。通过从社会、历史、政治、法律、宗教、道德习俗等各方面对这些新女性形象进行评述和塑造,这些形象的塑造也是19世纪以来英国和整个西方社会人们精神与思想上所经历的种种动荡与危机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是作家
-
论哈代小说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
作者:
郭孟媛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资产阶级
自然界
新女性形象
苔丝
主要表现
自由发展
女性主义思想
资本主义制度
哈代小说
-
描述:
生态女性主义主要表现为反对男性对女性的支配,提倡女性的自由发展。哈代通过对主人公苔丝生活的各个方面详尽的描写,将资本主义制度向农村逐步渗透过程中的种种现象反映出来,通过这种方式来揭露维多利亚时代资产阶级的伦理、道德、宗教以及婚姻等方面的重大社会问题,表现出作者对受侮辱人们特别是女性的真实的同情与关心。同时,作者通过作品将在男权社会中不断抗争的新女性形象展现出来,体现出强烈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
从娜拉到圣女贞德——试论现代欧洲戏剧中的新女性形象
-
作者:
李玉花
来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世军
萧伯纳
海尔茂
外国文学
妇女解放
《玩偶之家》
新女性形象
斯特林堡
贞德
易卜生戏剧
-
描述: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世界妇女解放蓬勃发展的时期,欧洲的戏剧舞台顺应了这一潮流,塑造了一系列崭新的女性形象。易卜生的名剧《玩偶之家》首次提出女性要与男性享有平等地位的要求,标志着新女性形象的确立。随后尽管瑞典剧作家斯特林堡和英国剧作家王尔德在《父亲》、《朱丽小姐》与《理想的丈夫》等剧中塑造了一些“反”新女性形象,但新女性形象并没有中止发展。终于在戏剧大师萧伯纳的《巴巴拉少校》、《圣女贞德》等剧作中,女性解放的主题表达得更加酣畅淋漓
<
1
2
3
...
9
10
11
...
12
13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