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似火朝霞烧长夜——重读巴金的《寒夜》
作者: 康鑫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意义   曾树生   汪文宣   巴金   内心世界   新女性   家庭   女性解放   现代女性   女性形象  
描述: 在巴老逝世不久,重读他的经典之作《寒夜》,当我的神经再一次被女主人公曾树生的生活、命运触动时,我惊喜地发现巴老是少有的一位真正尊重女性、关怀女性的作家,因此,我更因热爱女性的巴金而感动。对于《寒夜》女主人公曾树生的评价历来是存在分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认为她是自私的,动摇的小资产阶级女性;二是认为她和汪文宣一样是遭黑暗社会迫害以致沉沦的小知识分子;三是认为她是害了别人的受害者。笔者认为以上观点都过于片面。巴金曾对《寒夜》中的主要人物说过这样的话:“……主要人物,我会同情。但是我也批评了他们每一个人
阶级差异下的爱情悲剧:曼斯菲尔德小说《鸽子先生和鸽子太太》主题探析
作者: 叶逸潇   来源: 剑南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雷吉   曼斯菲尔德   爱情悲剧   中产阶级家庭   女性解放   时代女性   蜚声文坛   安妮   社会问题   令人  
描述: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生于新西兰,被誉为100多年来新西兰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蜚声文坛的一位短篇小说风格大家。曼斯菲尔德以其独有的细腻和敏感刻画了女性的生存状况和心路历程,塑造了许多令人称道的经典新时代女性形象,对女性解放这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文学的解救之道。1921年发表的
女性视角解读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
作者: 马江涛   王晓丹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女性视角   夏洛蒂·勃朗特   反抗意识   罗切斯特   一所   家庭地位   英国工业革命   悲惨生活   女性解放  
描述: 英国工业革命在19世纪得到了飞速发展,民族文化也受到科技和民主思想进步的影响。此时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女作家活跃在英国文坛上,她们创作的作品都站在独特的女性角度进行描写,也成功地塑造出诸多具有反抗意识的女性形象,而夏洛蒂·勃朗特就是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出生的家庭地位低下,父亲是一位贫穷的牧师,自幼母亲便离世,并且在她8岁的时候和姐妹们被父亲送到一所慈善学院,在学校的悲惨生活成为她创作的动力,继而创作
丁玲小说的女性意识
作者: 张静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色彩   爱情理想   女性小说   莎菲   女性意识   男权中心   丁玲   女性自我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描述: 丁玲以其鲜明的女性主义色彩引起世人的注意。她心理和思想上的成长轨迹,更揭露出在封建意识笼罩下女性解放的艰难。丁玲把几千年来沉积于女性心中对男人的仰视变为俯视的心态历程,做了深层次的透视,从而树起了女性主义的旗帜。
《白鹿原》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程东霞   来源: 芜湖师专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解放   陈忠实   《白鹿原》   中国   文学评论   长篇小说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描述: 小说《白鹿原》中塑造了三类不同的女性形象,通过对她们不同命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几千年女性走过的曲折道路,同时也验证了女性解放必须与社会解放融合在一起,方能取得成功。
叛逆者的自赎与毁灭──李劼人小说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刘晓林   来源: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死水微澜》   蔡大嫂   《金瓶梅》   叛逆者   自然主义文学   法国文学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潘金莲   李劼人小说  
描述: 叛逆者的自赎与毁灭──李劼人小说女性形象分析
叶圣陶小说中的女性命运
作者: 张琦   来源: 学语文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生活   遗腹子   他生物   社会身份   女性命运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知识女性   小说   叶圣陶  
描述: 一、命运之探问"人"之所以有别于自然界其他生物正是源于人的社会性,这就要求人的存在首先要有一个社会身份。叶圣陶小说在将话题引向对"女性命运"思考前,先将聚光灯对准了"人"的认识上。纵观叶圣陶小说,我们很容易发现其中的女
蒂斯代尔诗歌中春天意象的隐喻
作者: 张荣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热爱大自然   生态女性主义   女诗人   人类与自然   女性解放   自然意象   战争   女性形象   人与自然  
描述: 莎拉·蒂斯代尔,美国二十世纪初著名的抒情女诗人。她的诗集《恋歌》曾赢得哥伦比亚大学诗协会奖(普利策诗歌奖的前身)。她的诗歌具有古典的抒情特色,感情真挚、语言精致、极富感染力。她擅长通过简单的意象把深沉的感情体验溶入到一种朦胧的意象氛围之中,表达得简练而深刻。她的诗歌大多短小清新,朴实无华,但细细品味,却又充满了哲理性。女诗人认真探索人类与自然和男女两性的真正含义,这些诗歌主题都与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不谋而合,本文拟从蒂斯代尔诗歌的春天意象着手,探讨她诗歌中的女性生态主义意识。
“卡门”新论
作者: 史曙华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资本主义文明   “美”   父权文化   “恶”   《卡门》   女性解放   男性社会   梅里美   女性形象   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  
描述: 十九世纪法国作家梅里美以其不多的创作而蜚声文坛,尤其是他的代表作《卡门》更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一百多年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作品魅力并没有因此褪色,究其原因,评论界一般认为:“卡门”是恶的化身,梅里美通过“卡门”这个形象的塑造,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虚伪文明。确实,梅里美
女性,到底解放了多少——影视传媒中女性形象的文化透析
作者: 张华   来源: 艺术广角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透析   男女平等   影视   男性中心文化   大众传媒   女性解放   当代女性   女性形象   性别差异   电视剧  
描述: 引言随着社会体制的变迁,商业文化的涌流,都市化进程的加快,性别与性别关系空前复杂化,社会性别活题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当代女性似乎比“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那个时代的女性有着更为灵活、更为多样的选择,而事实上女性所遭遇的现实
< 1 2 3 ... 14 15 16 ... 20 21 2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