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台湾女性文学史》在厦门首发
作者: 舒坦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史   21世纪   台湾文学研究   中国大陆   中国文学史   厦门   女性文学研究   文学史叙述  
描述: 文学史叙述,在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中尚属首例,填补了中国文学史与女性文学史的空白。自20世纪20年代起至今,中国大陆女性文学史的研究工作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但台湾女性文学史至今仍鲜有人涉足,这既意味着台湾
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一个历史轮廓
作者: 贺桂梅   来源: 新华文摘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女性文学批评   80年代   轮廓   中国大陆   现实针对性   历史   文化阐释  
描述: 一 问题的提出和说明 本文尝试对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性文学批评的发展脉络和理论资源做出一种描述和清理。这一工作的现实针对性在于,到1990年代中期.女性文学批评和研究中频繁出现“困境
特别的声音——对海外大陆女作家的文本透析
作者: 宋瑜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扶桑》   女作家   中国大陆   女性主义文学   文本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查建英   第三世界  
描述: 特别的声音——对海外大陆女作家的文本透析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大陆的传播
作者: 林树明   来源: 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中国大陆   妇女文学   中国妇女   西方女权主义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写作   文学史   女性文学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80年代初传入中国大陆,其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1983年左右为萌发期;1989年左右为繁荣期;1995年左右为再度繁荣期。各个时期都出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学术观念、学术方法,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成果。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可能成为21世纪主要批评流派之一,中国大陆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仍任重而道远
近年马华女性文学的几个特征
作者: 张亚萍   来源: 华侨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外华人   马来西亚华人   女性作家   女作家   中国大陆   马华文学   马来族   民族文化   华人妇女   女性文学  
描述: 本文主要以八十年代以来的马来西亚华人女性作家群为研究对象,从她们所处的文化背景、具有的文化特色、特殊的创作环境以及作品的内容、艺术风格等几方面初步探讨马华女性文学的基本特征。
性别教育为什么成为必须
作者: 苏文菁   来源: 政协天地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论坛   中国大陆   地区教育   高等院校   女性学   主要表现   性别教育   性别比例   性别意识   当代女大学生  
描述: 在台北举办的"推动性别教育、建立两性平权"无疑是第三次海峡妇女论坛的核心。作为该次论坛的主题发言人,除了在论坛上介绍福建省以及大陆地区教育的发展以及性别比例外,我与台湾、香港、澳门的姐妹还探讨了中国不同区域性别教育的基本
开创女性文学新天地——作家专家评“金蜘蛛丛书”
作者: 中伟   来源: 出版广角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文文学   丛书   女性作家   蜘蛛   海外华文   女作家   中国大陆   教育出版社   河北   中华文化  
描述: 河北教育出版社继“红罂粟丛书”和“蓝袜子丛书”以后,又推出一套台、港、澳及海外华文女性作品丛书。这些女作家将她们在不同社会形态中的闻见感思,流露于笔端,以文字智慧的经纬,编织自我与外部世界的精网——在一种活生生的再创造中,寻找比生命形式更持久的东西。目前,河北教育出版社就该书的出版在北京举行座谈会,众多作家、专家不仅多方面评论了这套书的价值和意义,还盛赞了河北教育出版社对文学事业所作出的贡献。
在签证大厅里
作者: 杜虹   华舫   来源: 公民导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女性作家   纽约市   中文   中国大陆   文化交流   写作   签证   女性文学   交流活动  
描述: 今年五月,美国纽约市的中文杂志《彼岸》发表了我从网上投去的一篇文章,据责任编辑告知,我是第一个在该刊上发表文章的中国大陆作家,因此他们作为重点作者介绍,同时刊登了照片和简历。初冬,从大洋彼岸发来一纸
“女性社会学”走进大学课堂
作者: 韩晓露   来源: 观察与思考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社会学   社会性别   中国大陆   研究生课程   大学生   高校   大学课堂   社会学研究   学生需求   社会课程  
描述: 假若“女性社会学”走进大学课堂,情景将是怎样? 曾经有人亲眼目睹大学生听有关女性与社会课程的场景:在上海某著名高校,当学生们得知将有女性学专家在此开设女性与社会课程的时候,大爆冷门,原本计划200人的听课课堂居然挤满了1000个学生。其中,男生占了近三分之一。有很多挤不进课堂的学生们只能站在走廊上听,有不少学生在走廊上站着从开始听到结束。现如今,开设有
试论澳门过渡期的散文创作
作者: 丘峰   汪义生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澳门文学   女性作家   校园文学   中国大陆   散文创作   文学创作   散文集   澳门散文   过渡期   澳门女性散文  
描述: 澳门散文创作的繁荣发展,有赖于实力强劲的本土作家和离岸作家的辛勤耕耘。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校园文学、女性文学和本土都市文学三大板块。在这中西文化交汇之地的澳门散文创作的主题追求上,除了反映当代颇具特色的澳门的社会生活和人情世态外,还表现出强烈的文化寻根的民族意识。中华民族文化的强大凝聚力像磁场似地吸引着澳门作家,使澳门散文在母体文化培育下表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由于澳门作家在平静的社会中生活,使他们的创作心境也极为平静,澳门散文总体上表现出平和闲静的艺术风格,犹如品茗谈心,抒发情怀,波澜不兴,但却极有艺
< 1 2 3 4
Rss订阅